新华社西安1月16日电 题:出门就上班,开车去茶园 瞅瞅老汪的新生活
新华社记者沈虹冰、陈晨、王泽昊
时隔5年再见汪显平,这位众人口中的老汪健谈了,爱笑了,神态里多了几分自信。
老汪其实不老,今年也才52岁。只是过去日子苦,半辈子都住在山上,烈日风霜雕刻了容颜,人便显得老成些。
“没想到咱们又见面了!外面冷,快来家里坐坐。”他热情地招呼着记者。
老汪的家在大巴山深处的陕西省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青山为幕,河流环绕,这座易地搬迁社区生活了1300多户群众。
一别5年,这里的人气更足了。广场上,跳操的婶子们刚刚拉开架势,操场上,打球的孩子们玩得热火朝天。一排排白墙黛瓦的居民楼前,多了许多辆群众的私家车。
“喏,那辆汽车是我家新买的,十几万!”老汪顺手一指,嘴角上扬。
进入他家,一阵暖意渐渐驱散大伙儿身上的寒气。记者一眼扫去,阳台上几盆绿植点缀,立式空调、茶饮机、彩色氛围灯,新增的物件无声诉说着生活中的变化。
5年过去,老汪的儿子汪鑫已从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顺利入职杭州一家大型企业。“山里走出来的娃,赶上了好时代。”老汪自豪又感慨。
感慨中有不易。
43岁之前,老汪和妻儿住在老县镇万福山村。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一家人靠“挂”在山坡上的十几亩薄田过活。为了讨生活,老汪曾外出务工,但日子却难见起色。
在曾经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老汪是彼时许多困难群众的缩影。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得益于易地移民搬迁政策,老汪一家告别深山。
“2015年儿子考上大学,第二年我们又搬进了新家,日子眼瞅着上了正轨。”老汪的思绪飘回过往。
后来,在当地政府帮扶下,老汪找到了一份在家门口供电所上班的工作,每月工资三千元,妻子胡德莲也在锦屏社区做起保洁员。老家的地同样没闲着,响应号召变成了茶园。
好政策接踵而至,卸下了老汪肩上的重担,也打开了许多搬迁户迈向新生活的大门。
为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当地因地制宜发展起以毛绒玩具制造、电子元器件加工为主的社区工厂。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老汪家楼下的那家毛绒玩具工厂,几年间规模不断扩大,从小门面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标准化车间。正是春节前的订单旺季,数十名工人紧锣密鼓工作,造型各异的玩具最终将销往国外。
“像我们邻家的陈云,夫妻俩都在厂里上班,一个月加起来能挣四五千元呢。”胡德莲说,现在锦屏社区有5家社区工厂,农民变身上班族,两口子成了双职工,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平常。
有了稳定收入,搬迁群众的精神生活愈发丰富。“这两年,社区妇女兴起了跳广场舞,还自掏腰包请专业老师来教课。”胡德莲说,她现在一有空就去跳,跳得还不赖!
生活井井有条,老汪也重拾业余爱好。他把家中一个阳台改造成工作间,添置了万用表、真空泵等工具。“年轻时就想做电工,现在终于有时间系统学习了。”他咧嘴一笑,指了指桌上的笔记本电脑,“很多相关知识都是从网上自学来的。”
“咱老汪现在可忙了。除了上班、学习,还要经管老家的茶园。开着车回去种地,这日子,过去敢想?”夫妻俩一唱一和,眉眼间写满温馨。
进入腊月,两口子为迎接儿子回家忙前忙后。“正大扫除呢,还要备年货!”老汪说,他和妻子已盘算好,开春后要开车,去杭州看看儿子的新生活。
相比5年前,老汪身后的客厅墙面上多了一幅画,绣着“家和万事兴”。(完)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