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如何为自己定制“个人养老投资规划”?

一文读懂!如何为自己定制“个人养老投资规划”?
2022年11月18日 17:58 广发基金

投资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更何况是要用代表着我们下半生幸福的养老金去投,这显然值得我们慎重考虑。

之前的内容里,我们对养老的必要性、个人养老金制度以及现有的一些养老产品进行了介绍,但困扰大家的,可能还是操作层面的问题——到底应该怎么去规划养老呢。

所以这期内容,小广想通过一个案例跟大家探讨一下,到底如何化繁为简,做好养老资金规划。

01

设定目标投资金额

我们在第一期内容《我们的“第二人生”,需要多少钱?》中提到,当前我国的养老金替代率是比较低的,如果希望在退休之后依然能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则需要通过个人养老金等方式进行适当地补充,而这部分的金额就是我们的目标养老投资金额。

我们可以使用“退休后需要的总资金”减去“由国家提供的基本养老金支持”,得出个人还需要为自己准备的养老生活储备。

不妨请出老朋友小A来为我们做亲身示范。

小A现年35岁,性别男,目前年收入处于社会平均水平,税前约8.8万元,实际到手约7万左右。

预计30年后(即65岁)退休,假设其寿命为85岁。随着医疗等条件的改善,人均寿命有逐年提高的趋势,或许未来的人大部分能达到这个寿命。

数据来源:Wind,2021年规模以上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1). 计算需要的养老金

按照小A的情况,20年的退休生活,在满足衣食住行、医疗、护理等较为基本的需求下,养老总支出大约为161万元,这已经是笔不小的数字。

当然,这里只是参考了部分市场价格得出的粗略估计,不同的地区、服务品质的价格也会有所不同,不同人的消费结构也不一样。这里只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跟算例参考,不代表必须按照这些数据进行养老规划。

注1:退休后单项支出总数 = 每年支出 × 20

注2:通胀调整养老总支出=每年养老总支出×[(1+年均通胀率)^退休后生存年限-1]/年均通胀率

注3:以上各类支出金额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测算可依照个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但众所周知,工资与物价一般是随着时间上涨的,就好像如今的1000元能买到的东西是远不如20年、30年前买到的多。要知道,几十年前很多人的梦想还是成为万元户呢。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和计算,这里我们参考往年的CPI,将工资年化增长率与通胀率假设为3%进行计算。

考虑到小A才35岁,离退休还有较长的一段距离,在考虑通胀的情况下,到退休时应该准备的资金预计约为391万元。这就是我们需要给自己准备的总金额。

计算公式:通胀调整目标金额=初始目标金额×(1+通胀率)^距离退休所剩年限

2. 测算社保可领养老金与需补充的养老金

根据人社部的数据推算,2020年由基本养老保险提供的养老金均值为3349.8元假设养老金的增长能与未来的收入增长率(3%)保持一致。可以大至估算出小A在退休时点(2052年),每月的基本养老金水平为8626元。

计算公式:退休时养老金水平=初始养老金水平×(1+养老金增长率)^距离退休所剩年限。(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

别看8千多元好像不少,就如我们前面说的,这笔钱20、30年后的购买力很难和现在对比。

图:2011~2020年社保养老金

数据来源:Wind,单位:元

如果后续养老金再投资收益率与通胀率相同,那么剩余20年养老金在退休时点上的价值就很好计算了,我们使用退休当年养老金乘上20即可,即为207万元。

最后,只要将前面计算的需准备的养老金总额与可领取的社保养老金总额相减,就能得到在退休时,还需要为自己准备补充的养老金目标金额

02

制定投资方案

在考虑通胀的情况下,小A的基本养老计划可能需要391万,减去207万元的社保养老金收入,还有184万的差额。

对于一般家庭来说,退休前可能都处在上有老下有小,或许还有房贷、车贷的情况,而在退休后又没有了工资收入,彼时需要拿出这样一笔钱着实不容易。这也就体现出提前规划个人养老金的理财的重要性。

好在,随着个人养老金相关优惠政策的推行落地,一方面帮助个人养老金投资的参与者,获得了税收递延的系列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专门为养老基金而增设的Y份额,还能享受到免收销售服务费,减少管理费、托管费等福利政策,机构还可以选择免收申购费等销售费用。

我们不妨试着用当下收入的一定比例,来为将来的退休生活做好储备。越早规划,或许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今后养老的压力。

投资方案简单来讲,无非就是“何时投”、“投多少”、“投什么”的问题。

1. 何时投、投多少?

对于养老投资而言,可能大多数人会比较看重账户的稳健增值。如果选择投资于养老基金,相比于找准时机“一步到位”,每月定投或许会是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为什么这么说呢?小广觉得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缓解短期的资金压力。一方面,一次性投入过大容易导致一些流动性问题,而分批投入则能降低这种风险;另一方面,按照规定,个人养老金的每年12000元的税延优惠是可以平摊至每个月扣除的,即每个月也可以享受到1000元的税延优惠。

 二是平滑波动。定投可以通过高纪律性的投入,按住自己“追涨杀跌”的手,减少因为短期操作造成的账户波动,更有利于实现养老金的长期稳健增值。

 三是降低择时风险。养老投资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过程,我们相信长期投资的力量,但是如果真的不小心“梭哈”在了牛市最高点,比如2007年6000多点时进场,那么即便过了15年,账户依然会亏着50%左右。而分批投入,则能大大减少此类风险。比如同样是2007年高位进场,通过每月定投,15年至少是实现了回本的目标。

图:过去15年月定投及一次性投资

上证指数的收益率变化

数据来源:iFind,收益率单位:%,统计日期为2007.11.1~2022.10.31.

相关计算公式:

第(N+1)期本金及收益 = 第N期本金及收益×[1+第(N+1)期指数涨跌幅]+ 第(N+1)期投入金额

定投总收益率=[(期末本金+期末收益)/累计本金投入-1]×100%

一次性投资总收益率=(期末余额/期初本金-1)×100%

风险提示:以上仅为定投模拟测算结果,不代表真实投资收益,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图:不同收益率下达到目标投资金额所需投资额

风险提示:以上仅为模拟测算结果,仅供参考,不代表真实投资,投资需谨慎。

计算公式:

每期投入金额=  (目标金额×要求回报率)/(〖(1+要求回报率)〗^期数-1)

我们常常会提到四笔钱的概念,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印象。其中,关于人生保障的钱一般建议的投入比例是10%,按照小A的收入来看,大约就是700~800元,对应的要求回报率在10%左右。要想达到这个年化回报,在投资初期,权益配置比例较高的养老FOF基金或许会是较合适的选择。

等到年岁见长,收入逐渐增多的同时,房贷车贷、子女教育等花销也逐步告一段落,这时就可以加大养老投资的金额,并且增配稳健类的产品,从而降低账户面临的风险,提升对未来养老生活的信心。

2. 养老产品如何选择?

前面提到了,最近不少养老基金都新设了Y份额,这可能会让一些朋友感到不解。“ABCDE份额我已经搞不清楚了,怎么又多了个Y份额?”

其实,Y份额是针对个人养老金业务特地开设的一类份额,只能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进行购买;而在运作上与A份额还是基本一致的,但费率上会给予一些优惠,以给大家的养老投资减负。

根据相关规定,个人养老金基金的单设份额类别不得收取销售服务费,可以豁免申购限制和申购费等销售费用(法定应当收取并计入基金资产的费用除外),同时,可以对管理费和托管费实施一定的费率优惠。

根据东吴证券的统计,目前已公布的37 只 Y 类基金,算数平均管理费率为 0.33%(A 类份额为 0.74%),算数平均托管费率为 0.073%(A 类份额为 0.169%),整体费率接近五成。

可以说,Y份额的加入,也让养老目标基金在养老层面上相对于其他基金更具优势了。

写到这里,面向小A的较为简略的养老规划也就做完了,不知道对大家是否有帮助呢?

当然,为了尽可能方便大家理解,上述的计算过程存在很多不精准的地方,比如对于工资的增长率、未来可领取养老金的估计等,大家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打造更贴合自身实际的养老方案。

在此,小广这里也补充了一些简单的测算,希望能给不同年龄的朋友提供一点小小的启发。

风险提示:以上仅为模拟测算结果,仅供参考,不代表真实投资,投资需谨慎。

从这张表,我们能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越是临近退休,为了满足基础的养老生活,需要投入的金额是较大的。55岁的人所需投入的金额,是25岁时投入金额的数倍,这也体验出越早规划,越是相对轻松的优势。

同时,由于投资复利的效应,越是拉长投资周期,一方面平滑了股市的短期波动,另一方面也让不同收益率下的资金获得了不同的回报。

因此,离退休时间较为遥远,选择股票占比相对较高的养老基金产品相对更有利一些,而越是临近退休,选择股票占比相对适中或更低的产品,会更符合需求。

或许,我们无法对抗时间,终有一天会老去,但如何老去的选择权却在我们手中,不如现在就行动起来,一起为优雅、体面的“第二人生”努力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