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读海德格尔的农民工出版译作后:还未摆脱经济压力,仍会感到惶恐

在场|读海德格尔的农民工出版译作后:还未摆脱经济压力,仍会感到惶恐
2024年07月26日 18:41 成都商报
红星新闻记者丨李毅达 摄影报道

编辑丨何先锋 责编丨邓旆光

从外表来看,你不会觉得陈直是一名“农民工”。 

干净的白色T恤、合身的牛仔裤、黑色边框的眼镜,有点凌乱但还算得上整洁的短发,除了脚上总是穿着的一双灰色拖鞋之外,他背着包走在校园里,就像一名最普通的学生。 

但命运没有安排。2010年前后,从杭州一所高校因不擅长数学挂科被劝退后,陈直辗转过很多地方,江浙、北京,还有呆得最久的广东。在这些大城市里,他打螺丝、做玩具、分拣快递,站12个小时之后回去住10个人的集体宿舍。在妻子和儿子到来之前,陪着他的,是海德格尔和很多晦涩难明的哲学思想。

两年多以前,陈直在豆瓣上发了帖,这像一块陨石砸在了他平静的生活湖泊,激荡起了难以想象的涟漪。在那个帖子里面,他提到自己是个农民工,翻译了一本《海德格尔导论》,想求助网友看能否出版……

以思想晦涩著称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和农民工陈直的名字摆到一起,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冲击力,猛烈地袭向每一个阅读这个故事的人。舆论场先是激烈地争论着农民工需不需要阅读海德格尔,随后又转向更私密的角落,抨击着陈直对妻子和家庭的“不负责”。最后,一切又回归了平静。 

直到两个月前,彼时帖子里提到的《海德格尔导论》正式出版了,陈直在忐忑中又一次被卷入了舆论的漩涡中心。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他有了一份还算平稳的工作和一个实打实的成绩,但陈直仍然恐惧着舆论的压力,以及那个始终困住他,让他焦虑、担忧的经济问题。

01

“两年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了”

2022年之后,陈直离开了他熟悉的南方沿海,也离开了工厂,和妻子一起来到石家庄,3岁的儿子和母亲仍然生活在江西老家。

石家庄一所高职院校给陈直提供了一份工作,在期刊编辑部做一些和文字相关的工作。和南方相比,这里的冬天干燥、冰冷,他用了一段时间才适应过来。

▲陈直在家中

学校给他提供了居所,一栋看上去年纪很大的三层小楼,楼道里布满了纠缠着的各类电线。房间也不大,一间作他和妻子的卧室,另一间稍小的是书房,打印出来的论文、拆了封的哲学书,被摆成堆,摞着放在床上,并不大的桌子上摆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本摊开的研究海德格尔的书籍,书页间密密麻麻地用黑红色笔划下痕迹。

陈直用平静来形容这两年的生活,每天早上8点起来上班,下午5点下班,周末到学校的图书馆里阅读。与过去动辄每天要进行十几个小时的体力劳动相比,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都要好上许多。这里可以坐着工作,有可以任他堆满哲学书籍的独立居所,以及双休日和寒暑假,生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这几年,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我认为对我来说更重要的事情,在哲学上也获得了一些进步,有了更多的理解。”

最近,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曾给他带来巨大关注度的那本《海德格尔导论》正式出版了。从2021年底出版社和他敲定翻译合同,到2024年5月译作出版,中间花了将近3年半的时间。但陈直坦言,书的出版给他带来的激动和兴奋“并不强烈”。

和当初发帖时相比,陈直对这本书的期待变得很不一样了,当时他期待借此获得更多的东西,却朝向了另外的一些方向。

同时,他也开始担忧书中出现的错误会招来谩骂。“我感觉我是比较忐忑的,我担心书里有很多错误,别人就会说你水平太差了,你不适合干这个。”

但在这本书的编辑陈凌云看来,虽然译作在细节上肯定免不了有瑕疵,但在基本理解层面是靠谱的,翻译也不错,很适合对海德格尔感兴趣的普通哲学爱好者。

这之外,陈直心里觉得有必要去配合着书的上市做一些宣发工作,比如在书店参加线下的签售活动和交流会,以及接受媒体的采访,表达一些自己的想法。这也的确对书的销量有着直观的影响,陈凌云说,这本书一出来,很快就加印了。因为译者的关系,与普通的导论性著作相比,的确卖得更快些。

但由于长期缺乏“社会性活动”,加上自身不善言谈的性格,陈直并不适应于这些活动。

▲陈直(左二)参加新书分享活动。图据单向街书店

6月9日那天,陈直在杭州的一家书店进行了一次新书分享会,与他对谈的是三位在哲学界地位颇高的知名教授,台下坐满了观众。虽然后来他说从那次互动中收获良多,包括“更具身性地接近了哲学”,也学到了很多自己一个人无法获得的知识,但坐在台上,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接受着观众们的注视,还是会让他有些无所适从。

陈直不知道怎么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害怕被聚焦,担心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别人以不同的方式去理解。甚至在活动前几天,他就提前在社交平台上发了动态,对自己可能会出现的表现不佳表达歉意,并说“绝无对任何人的不敬之意”。

而这些敏感和担忧,甚至是逐渐形成的讨好型人格,或许与他曾经经受过的那些争议和谩骂有关。

02

“希望儿子能比我更好地成长”

最近,陈直接受了一次视频访谈,但这条访谈下面的一些评论让他难以接受,也开始后悔让妻子出镜。

他在朋友圈中转发了这个访谈,并且写道,“我注意到评论区中有对我妻子的一些不太好或否定性的评论,我认为她是一个很好的人(对很多人都很好),不应该受到这样的评价。”

自从被大众熟知的那天起,争议就一直伴随着陈直。他在接受采访时说过的一些“不合时宜”的话,比如对相亲结婚的态度,再比如他说“不太会和妻子孩子打交道”。于是,就有网友指责他不关心妻儿,“不务正业、逃避现实”,“如果这样,不应该结婚生子”。 

那段时间,陈直很绝望。面对铺天盖地的骂声,他只想让这件事尽快平息,让大家忘记他的存在。直到现在,他依然会恐惧于那些难受承受的言论,并想尽办法去规避被指责的风险。 

对于被指责最多的家庭责任,陈直说:“我觉得我的家庭生活还是比较和谐的,虽然在很多人看来我们比较贫困,有人可能会觉得我(读哲学)不负责任,妻子和母亲会对我有很多怨言、有很多指责,但其实并不会。” 

▲陈直在阅读的书籍

儿子的长大也让陈直对家庭生活多了一点新的认识,“我妈妈和妻子都比较喜欢小孩子,我之前不大喜欢,但是我最近发现小孩也是很可爱的。” 

采访间隙,在江西老家的母亲给陈直打来视频电话,通话中,他的儿子吵着要和爸爸说话,和儿子视频时候的陈直就像每一个普通的父亲一样,逗弄着屏幕那一边的孩子,嘴边的微笑也一直没下去过。

陈直自己的童年并不幸福,充斥着暴力、贫穷和辱骂,在此前接受的采访中,他时常会讲到那个经常骂他、贬低他的父亲,但现在已经一个字也不愿意提起。 

陈直坦言,他的确是一个比较冷漠的人,在情感上比较弱,但他还是会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虽然对他来说,这个责任更多的来自经济方面,“其他方面我觉得我没办法担负起更多的责任,但至少我希望他能比我更好地成长。” 

03

“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是他的禀赋”

在争议之外,更多的赞美与钦佩被投向了陈直。

很多学生发来私信,诉说着从他身上得到的鼓励;哲学系的教授在课堂上讲述着陈直的故事;媒体把他称为“工厂里的海德格尔”……

面对这些褒奖,陈直表现得很冷静,他知道或许是“农民工”与“海德格尔”这两个词语背后存在的巨大反差,引起人们的猎奇心理。但他还是认为,不止于此。“我觉得人们在内心深处还是认可我的这种行为,就是说每个人都能做一些超越实用性和切实目的的事情。” 

几乎是当代最著名的哲学家齐泽克也在书中盛赞陈直,把他称之为“奇迹”,“今天,我们应该说:让一百个陈直研究哲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摆脱我们不幸困境的出路。” 

但陈直自己,似乎还没有摆脱他生活中的困境,特别是经济上的。

走红之前,他过着贫苦的生活,在沿海地区做日结工,在物流中转站分拣快递,在富士康的流水线上劳作,常常一天站十几个小时,勉强温饱。 即便现在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但工资不算高,年底合同到期,能否续签还是未知数。靠哲学或是翻译赚钱似乎是一条路,但也并不能让他彻底摆脱经济的压力。

▲陈直家中的书架

出于自身的性格原因,陈直不喜欢和别人交往,也不习惯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就算没有哲学,他也觉得自己没有赚很多钱的能力。经济问题始终是一个让他焦虑、担忧的问题,他感到自己始终困于其中,无法走出来。 

在走向哲学的经历中,由于物质条件的艰苦,陈直受到过很多的挫折和绝望,他形容自己是“有些被动地坚持自己的信念”,“有人说我不面对现实”。他说,因为除了坚持信念之外,他没有办法做更多的东西。

所以,陈直觉得自己的这些经历并不是“励志故事”,但哲学至少给他提供了一个暂时跳脱出困境的途径,给了他一个改变精神生活和精神状态的机会。 

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是陈直给陈凌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他说,陈直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这种追求的诚实,让他感到敬佩。“像我们这样的人,不好意思说自己有精神生活的追求,我们会犬儒地消解和保护自己。但陈直不会,这是他的禀赋。”

—END—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