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耗资22亿日均卖票不足20张,大庸古城能否“冷”醒盲目追风的人?

评论丨耗资22亿日均卖票不足20张,大庸古城能否“冷”醒盲目追风的人?
2024年10月18日 18:43 成都商报

大庸古城发展到现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初决策过于随意盲目,而随意的根由或与“投资的钱反正不是自己的”有关

张家界大庸古城最近“出圈”了,不是因为它有多“火”,而是源于一组“冷清”的数字:从动工建设至今8年,累计投资超22亿元;运营3年多,累计亏损已超5亿元;今年上半年仅2300人购票,日均购票人数不足20人。

“耗资22亿日均卖票不足20张”,这是大庸古城的“笑点”,更是大庸古城的“痛点”。张家界市古称大庸,有着2200多年的建城史。作为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当地本想围绕着“大庸”这个历史IP,寄望大庸古城带动旅游经济效益,没想到其反倒给上市公司张家界带来了沉重的财务“包袱”。

↑大庸古城东大门

大庸古城的建设确实是张家界“努力”的结果。据报道,当时地方上考虑到许多游客在张家界只观光不留宿,旅游经济效益白白流出。打造大庸古城可以全面加快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白天游客爬山逛景,晚上回老城区买买吃吃、看看演出。美好的初心毋庸置疑,但如果没有慎重的调研决策,再多的“努力”也是一种莽撞,“许不了前世,更慰不了今生”。

有分析认为,大庸古城可能是想效仿凤凰古城。但不得不说,后者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沈从文的《边城》更是让其闻名遐迩,相较之下,大庸古城并不具备这些文化特色:张家界文旅业最大的特色在于山水资源,城区历史文化并不足以支撑其新建一座古城。

在大庸古城建设之初,当地一定是感受到了“古镇建设”的风口:那些年“旅游兴镇”的口号喊得正响,“人造古镇”遍地开花,新建或改造古城、古镇,几乎被视为城市文旅布局的必备环节。但不得不指出的是,一些古城、古镇建设,从布景到业态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水泥基地木头外壳的沿街建筑、毫无生活痕迹的仿古住宅,街边店铺多为花茶店、烤鱿鱼、臭豆腐……若是没有与特色文化、自然资源相契合,这样同质化的仿古商业街区,对于游客来说实在难言有什么吸引力我所在的城市周边也有类似“旅游小镇”,刚开业时人潮涌动,但短短两年时间就已从“风口坠落。前几天再去这个小镇闲逛,几乎所有的民宿都闭门歇业,很多店铺门上都贴着转让启事。那个时候你会想,“人”,才是最美的风景啊。

从“风口”坠落,对于商户而言,损失的是自己的时间和财力,但对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来说,损失却不能这样简单计算。大庸古城发展到现在成为“僵尸古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初决策过于随意盲目,而随意的根由或与“投资的钱反正不是自己的”有关。

大庸古城目前走上了破产重整的道路,重整不成或将面临破产。网友戏称,这是第一座重整或破产的古城,“生时无鸣,死时响亮”,好歹也博取了个“第一”的称号。只是不知道,当初做此修建决策的那些人,是否会担负一些责任?耗费巨资却惨淡收尾,惟愿大庸古城这血淋淋的教训能为其他古城、古镇的建设起到一丁点借鉴作用,这也算是它存在的一个价值了吧。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陈方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