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挥导弹部队 首次击落敌高空侦察机

他指挥导弹部队 首次击落敌高空侦察机
2024年07月04日 15:49 河北青年报

美丽的白洋淀碧波万顷,荷香扑鼻。当年,不屈的白洋淀儿女前仆后继,为革命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河北安新籍开国少将刘光裕就是其中之一。

刘光裕16岁走上革命道路,身经百战曾在多兵种任职,1953年调任防空军部队。1959年10月,他冷静指挥导弹部队,首次击落国民党RB-57D高空侦察机。一架由其女儿刘雁平珍藏的望远镜,“讲述”了这次战斗背后的故事。

文物名片

河北安新籍开国少将刘光裕的望远镜,现存于其女刘雁平家中,系其生前在北京军区防空军(该军种于1957年并入空军)、空军任职时使用。

刘光裕用过的望远镜

文物·故事

该望远镜是于20世纪50年代配发

这架望远镜整体呈黑色,重480.5克,长12厘米,最大宽度为26.5厘米,配有棕褐色皮带。

望远镜的物镜、目镜直径分别为4厘米、3.3厘米。其中,左侧物镜镜筒偏左位置,标有“CARL ZEISS”“JENA”字样,前者是望远镜的品牌名卡尔蔡司,后者则是其产地原民主德国的耶拿;偏右位置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一”标志。右侧物镜镜筒上则标有该望远镜的型号“DELTRENTIS”以及“8×30”“1/6000”参数。

20世纪50年代,我军装备较之前大为改善,当时从原民主德国的卡尔蔡司公司订购了多批军用望远镜,供部队指挥员使用。因打有“八一”标志,这类望远镜又俗称为“八一蔡”。刘光裕所用的这架望远镜,就是其中之一。

时隔数十年,这架望远镜的镜盒已不知所踪,皮带褪色,镜筒外皮也略有磨损,不过整体保存完好,还很好使用。

讲述·幕后

1953年调任防空军负责导弹部队

刘光裕1916年5月生于安新县白洋淀边东涝淀村的贫农家庭,曾读过高小和简易师范,还在村里当了几年的教员。

自1932年在安新加入“反帝大同盟”走了革命道路开始,到1953年调任北京军区防空军副参谋长,二十余年间,刘光裕身经百战,军旅生涯堪称传奇。“父亲带雁翎队在白洋淀打过鬼子,做过骑兵师政委和步兵师师长,又和防空军打过交道,可以说实现了天上、地下、水里的全覆盖。”刘雁平告诉记者。

在自述文章中,刘光裕也曾写道,1953年来到防空部队后,自感科技知识缺乏,工作业务上“样样不会”。不过,面对困难他并不畏惧,当时刘光裕曾填词表明心迹:“既明方针政策,又管住房三餐。人言参谋多事烦,吾却任其劳怨。”表示会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干出成绩。他认真学习了八种教材,新的业务很快上手。

1956年12月,在刘光裕等人的主持下,北京军区的防空战役演习成功举行。演习结束后,又由他牵头负责拍摄了军教影片。干部和战士大受启发,防空部队的战术思想有了很大进步。

1959年1月到6月,国民党空军依仗其先进的RB-57D高空侦察机,先后17次窜扰大陆进行侦察。这种飞机升限可达19800米,当时我军的高射炮和歼击机都够不到这个高度。敌机多次来到京津地区上空侦察,严重威胁着国防安全。后来,随着我军装备有苏制萨姆2型地对空导弹的空军地对空导弹营的成立,才终于有了克敌法宝。

刘光裕少将戎装像

刘雁平说:“父亲在北京军区空军时,主要负责地面部队,包括地对空的导弹部队。”1959年9月下旬,在国庆十周年庆典之际,四个地对空导弹营部署在北京周边,准备打击可能来犯的敌机。10月6日,敌机没来,但刘光裕等人没有丝毫懈怠。他指示只要有敌机入窜,在有导弹发射条件的情况下,一定要果断坚决消灭之。

打下敌机后受到空军司令员表扬

10月7日是个大晴天,万里无云,能见度极高。刘光裕意识到,敌机很可能来犯。他要求四个地对空导弹营在清晨6点进入阵地,做好武器的功能检查,进行例行的战斗准备工作。

上午9时41分,福建沿海的雷达显示,一架敌机正在向大陆飞来,判断是敌人的RB-57D高空侦察机。敌机凭借飞行的高度优势,不顾我军歼击机的拦截,沿津浦铁路直线北窜。

11时15分,在敌机距北京480公里时,地对空导弹二营进入一等战备状态。15分钟后,二营的目标指示雷达发现敌机,高度19000米,距离380公里。得知消息的刘光裕当机立断,命令二营打下敌机。

二营营长岳振华头脑冷静,在敌机距离100公里时下令3枚导弹做好接电准备。距离70公里时,导弹架举起,随制导天线雷达转动。12时04分,3枚导弹腾空而起,全部命中敌机,空中发出了三声闷响。刘光裕举起望远镜循声望去,带着黑烟的飞机从空中坠落。最终,飞机残骸落在通县东南的河西务村(今属天津市武清区)的庄稼地里,敌机飞行员王英钦当场毙命。

此战开我军以地对空导弹击落敌高空侦察机之先河,充分体现了刘光裕的指挥艺术。时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对刘光裕进行了点名表扬。

刘雁平说:“我们过去对他在空军的故事并不了解。后来听他和他的老战友讲起,才知道原来父亲还有这样的战斗功绩,我们为此感到自豪。”

刘光裕后来担任过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等职,并于1964年获少将军衔,这架望远镜伴随他的左右,成了工作上的好“伙伴”。1985年,刘光裕离休,望远镜才被收起来,成了家中藏品。刘雁平告诉记者,几年前,她去剧院看戏时还用过这架望远镜。

精神·传承

以其故事教育后辈 感受中国军人英勇精神

记录有刘光裕战斗事迹的书籍

在子女们的记忆中,刘光裕既是严父也是慈父。刘雁平说:“父亲经常跟我们讲做人做事的道理,我们小时候都很怕他。等长大后,一些点滴小事逐渐拉近了我们和父亲的距离。”

“有一段时间,我们兄妹几个都在外地,不能和父亲团聚,患有腰间盘突出的他就拄着拐杖,到邮局排队给我们寄东西。每逢过年,我们都能收到北京寄来的木盒子,里面有花生蘸、高粱饴和鸭梨、苹果,那是父亲对我们的牵挂。”

“父亲很博学,也是我的良师益友。我时常和他探讨哲学、诗词和历史问题,我后来写诗填词和学书作画都是受他的影响。”

刘雁平细心保留着父亲的工作手稿和书信,十多年前,又收藏了这架望远镜。

她说:“父亲的望远镜体现了中国军人英勇果敢、保卫领空安全的战斗精神,我深深地敬仰并爱戴着我的父亲。我时常会以他的革命故事教育子女,让他们以此为榜样,继续传承和发扬红色家风。”

■文/本报记者寇拴民 实习记者郭会哲

■供图/刘雁平

■本文原刊于《河北青年报》“红色文物·燕赵记忆”专题第86期,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提供相关革命文物、革命英烈新闻线索,可致电15100124253。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