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如果你有兴趣翻一翻,近20年来中国500强企业的名录,就会对中国企业的成长史深有感触。
从早期资源要素驱动的企业,到劳动力资源驱动的鞋帽服饰如李宁、安踏,到后续资本要素驱动如房企万科、碧桂园等,再到本世纪初技术要素推动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企业崛起,中国企业界有一本自己的《史记》。
这些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他们是市场发展趋势的风向标。如果将当下企业增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放在这个大框架下探究,我们就会发现:互联网、电子商务对于传统行业的“再造”,“互联网+”重构商业的逻辑,已然进入成熟期,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破壁效应”,已经初步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然后呢?
如果说,资源、资本、互联网技术对各个行业的推动和改造,是典型的“供给侧结构改革”,依靠出口模式实现增长,也同样激发供给侧的动能,那么,接下来,无论是市场环境的变化还是企业自身的发展,都必然转向那个拥有无限潜力、更可持续,但也是最需要企业精细化经营的领域:消费。
这对市场上那些“新萌芽”的企业而言,甚至是“不得不”的选择。互联网行业已从“烈火烹油”的高速增长期进入成熟期,几十年前巴菲特所言的——今天的投资者不是从昨天的增长中获利的,几乎所有的产业迭代都非“旧土重建”,而是“新地迁移”——这个阶段已经过去。对于今天的新生代企业来讲,很多产业都已经进入成熟期,“巨头环伺”、“红海竞争”几乎是多数行业的竞争现状。
如果按照既有的产业、品类思维,对于“新萌芽”的企业而言,甚至没有一块完整的“新地”可供“伸头”。而事实是,还有大量的企业在涌现,第一财经杂志和生活方式社区小红书共同打造的《生活的出口,生意的入口:2024企业种草实录》,就集结了当下那些获得消费者青睐、且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企业。
如果说,上一代商业故事,多是建立在既有资源、资本、人口红利、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快速积累财富的“水大鱼大”时代,那么新一代商业故事,更像是“从红海里撕出蓝海的时代”。竞争越发激烈,但增长并非无迹可寻,大量真实存在的消费需求,仿佛散落在市场中的“碎金”,新一代企业必须放弃“随手捡钱”的幻想,而是练就一身“披沙拣金”的洞察力、韧性和耐力。翻开这本专刊,你会发现:新的商业生机正在孕育,新的商业故事正在上演。
本文从《2024企业种草实录》中,提炼出新商业故事中浮现出的五大关键词,它们,或许正是新一批企业的成长密钥。
「在商言商」之前,先融入生活
当新一代消费者主导权上升,并拥有接近无限的商品选择权时,用户逐渐相信“物为人所用,人不为物所累”。商品是为人向往的美好生活服务的,成为一种普遍的消费心理。过去,商业的目的似乎是让人拥有更多的东西,但现在,企业更需要回答,如何帮助消费者拥有更好的生活。
就像如今家家户户都有洗衣机、电视、电冰箱,那是不是意味着大家电行业就趋于饱和、再无增加机会?但如果从“人”的视角、放到现实生活的场景中去看,这些行业其实还有许多尚未被满足的需求。比如,衣服洗完皱皱巴巴,能不能洗烘之后,再加一个熨烫的功能,让人直接丝滑穿出门?又比如,能不能给洗衣机加一个杀菌的功能,这样当衣服混洗后,即便是敏感肌人群也能放心穿?小天鹅的“小乌梅”洗烘套装正是抓住了这两点用户在生活中场景和需求,成功将客单价上万元的洗衣机,在小红书破圈种草给了“穿搭人群”和“养生人群”,“种草”前后两个人群的渗透率均提升200%左右。
将“人”视为“生活者”而非“消费者”,理解真实生活而非“贩卖商品”,将商业与生活组合在一起,既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关键,也是商业、企业找回内驱力的新路径。
这种理念运用在企业经营层面,也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比如,米家每年平均要上新上百个SPU,如果按照“贩卖商品”的逻辑,即便品牌费时费力推广每一个产品,最后在用户心智中留下的印象可能也是“一盘散沙”。米家巧妙地抓“生活方式”这一关键词,在上百个SPU之外,看到了用户内心“追求智能家居生活”的底层需求,进而用“米家的一平方”作为品牌心智,实现了数百个SPU规模化高效种草。
「刚性需求」之外,激发「弹性需求」
当下,社会整体已经进入“物质丰饶时代”,消费者在衣食住行领域的刚性需求已得到普遍满足,企业的商机,反而更多来自上一代消费者所认为的“可有可无”的“弹性需求”。而新一代消费者也“用脚投票”,表达了自己很看重能带来情绪价值的“弹性需求”。小红书与尼尔森的消费心理调研显示,连续三年以来,“愉悦自我”都是影响用户消费决策的重要因子。
比如,香氛类产品并非“刚需”,却能以“嗅觉”为通道,让用户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宋朝香氛就从“小众香”、“东方香”这个细分领域出发,将宋代的“闻香”文化与现代的香氛产业相结合,打造了“春雨清茶”、“清秋桂子”这些备受年轻人喜欢的香氛产品。
在这种背景下,企业想要挖掘商机,也要从原来“满足需求”的角度,转变为用美好的生活场景、内容等“激发需求”。New Balance品牌旗下有一款运动鞋1906R,之所以能逆转“平销期”的生意困局,就是将这款运动鞋放进热门的“citywalk”场景中,让复古风格、脚感舒适的运动鞋成为年轻人的“遛弯搭子”,进而破圈变成爆款“网红鞋”。
如果按照传统的“满足需求”的逻辑,很多企业必然陷入生意困境,比如,“墨镜”这个品类,如果沿着“防紫外线”的刚性需求“种草”,用户只需要购买一副眼镜,而且过了夏天就再无销量可言;但如果是从“时尚配饰”的思路出发,你会发现,博主能将不同风格的穿搭与不同款式的墨镜搭配,激发出更丰富、多层次的消费需求。韩国小众品牌Fakeme就是使用这一思路,成功把墨镜打造成全年畅销的“时尚利器”,销售额从百万猛蹿至千万级。
讲速度、讲宽度之前,先做“深度”
新市场快速发展的初期,企业往往习惯不断追求更大的市场份额,通过快速推新品、频繁推爆款、大量占渠道、买高价流量等手法,实现“饱和攻击”,以扩大顾客数量,这是典型的“以速度换空间”。
精油护肤品牌“阿芙精油”的创始团队在复盘小红书“种草”经验时坦言:品牌几乎踩遍了所有“增长的坑”,比如快速推新SKU,高峰期甚至推出了超1000个SKU,通过与各种IP合作,搞流量、推爆款。但这种“借助快速推新品抢占市场”的战术,很快就遭到了“反噬”——每个新品的生命周期非常短暂不说,品牌在用户心智中标签也非常“模糊”,品牌不禁反思:如果下一秒关门,会有用户为之惋惜吗?
即便品牌不主动“求变”,当下的市场环境,这种“增量思维”也难以为继。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如何服务好“一小撮人”,把需求挖得足够深、足够细,“以深度换空间”,在用户心中占有一席之地,才是长久之计。当阿芙精油意识到这一点时,更主动地去挖用户护肤背后的需求,比如,用户既要抗老、保湿,也不希望在护肤过程中出现“干纹”,随后很快识别了“以油养肤”、“情绪护肤”等热门趋势,通过小红书站内闭环实现了千万级GMV。
最重要的是,这种“深度”的洞察力和产品力,是同类品短时间内难以模仿和企及的,能够帮企业快速从行业中脱颖而出。比如,母婴赛道的品类、产品“多如牛毛”,光是选一款奶瓶,就能让奶爸奶妈们晕头转向。在这种极卷的环境中,母婴品牌世喜抓住核心人群最“痛”的典型现象,比如新生儿出生两周到3个月内,因为“肠胀气”引发的“二月闹”现象,并为此研发了一款有底部回气设计的“防胀气奶瓶”,仅仅是理解透、服务好“新生儿父母”这个群体,世喜就在一个月内就售出了超2万个新生儿奶瓶。
但,怎么才能精准且深入地挖掘用户需求?相比各种书面的研究报告,线上生活方式社区的“搜索栏”就成了品牌了解消费者的“第一现场”。
如何让铲屎官在选择猫粮的时候,能关注到这样一款乳鸽添加、营养丰富猫咪又爱吃的猫粮,蓝氏运用小红书搜索工具,结合“猫粮”相关的上下游搜索词,找到推动“铲屎官”消费决策的关键词。“铲屎官”当然不会直说想要什么猫粮,但他们会主动搜索如“猫粮推荐性价比高”、“双11猫粮囤货”“好吃的猫粮推荐”等,“铲屎官”们既关注宠物的口味,也会考虑宠物粮的质价比,蓝氏根据需求针对性地给到用户解决方法,最终,蓝氏在全域销量位居同类品牌 TOP1。
跳出产品同质化竞争,以“服务思维”破局
100年前,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未来社会,消费会从有用性转向有益性”,这似乎是工业化时代大量生产商品的必然走向:当满足“有用性”的商品趋于饱和,那些能带来“有益性”的一次深度体验、一种美好感受、一项周到的服务,反而变成了“稀缺品”。甚至可以说,在商品很容易被“替代”的环境下,消费的感受比商品的实际功能更重要。
比如,专做境外定制游的皇包车,核心是通过给“亲子出行”、“家庭出行”等提供一种“足够舒适”的出行体验,与用户建立信任关系,进而带动有效线索、业绩的可持续增长。
而且,从商业角度看,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实物“商品”更趋于标准化、同质化,而“服务”的需求弹性更高,更难以“标准化”,优质的服务因为“稀缺”,反而能获得更高溢价。拥有这种优势的企业,不仅竞争壁垒更高,其商业模式也更健康、更具备可持续性。
像芈重山老火锅所处的餐饮赛道,安踏所在的运动服饰赛道,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火锅这个品类,想要做到颠覆式创新的难度极大,所以它们都选择在服务上,下足功夫:芈重山老火锅,顺应新一代消费者“打卡美食,也要出片”的需求,推出“九宫格双人餐”,吸引用户进店打卡;安踏更是发动了线下7000多家门店的销售,化身线上KOS,分享安踏的产品和故事,在小红书私域群聊中跟用户深度沟通,拓宽了导购获客渠道,快速提升了导购个人的业绩增长态势。
这种“服务思维”应用在产品研发和用户沟通层面,甚至会助力一个“行业新手”直接跳级到“赛道销量的TOP1”。就像出身酒店业的“亚朵星球”,本来是“家纺睡眠行业的新手”,但为了让用户有更好的深睡体验,从0到1,从用户需求打造“亚朵星球深睡枕PRO”“亚朵星球深睡夏凉被”,跳出传统的品类思维,让用户借助产品,真正拥有一段“睡得着、睡得香”的深睡体验。
在线上与线下之间,做一道“连线题”
只有线下渠道的品牌,遭遇销量“瓶颈”时,怎么办?其实,仔细观察新一代消费者的行为路径,就会找到答案。比如,他们“种草”一杯奶茶,不会是走过路过、随机遇到一家门店走进去,更有可能是在线上被互联网闺蜜“炫奶茶”的内容击中了;再如,他们在线上被“种草”一款奢品钻戒后,决定十一出境时,顺便在某国机场免税店购买,购买后,又会在线上积极分享自己的佩戴体验,“种草”给其它用户。
对新一代消费者而言,互联网世界与真实生活的世界,不是两个次元,而是一个“闭环”,是典型的“O2O2O2O”,是线上、线下彻底打通的闭环。这帮品牌打开了全新的视野:不要割裂线上、线下去做商业决策,而是重视每一个用户种草、下单的环节,抓住那些决策的关键环节,把产品和服务做深做细。
同样是售卖标准化的奢品,以线下渠道为主的奢侈品旅游零售商迪斐世(DFS),没有把思维和行动局限在线下,而是遵循上述“闭环思维”,在线上邀请“产品专家”KOS分享奢品,尤其是通过KOS后台咨询、小红书群聊等,让用户提前通过线上沟通,获悉奢品是否有货、价格等关键信息,提前预定热门单品,进而提前锁定,未来用户进店后的销售业绩。
除了“线上种草-线下进店下单-线上打卡”的模式,像茶饮品牌“爷爷不泡茶”还邀请小红书用户,参与DIY新品奶茶的UGC活动,“众口难调的奶茶,就让众口来调”,让新品茶饮一上市,就变成品牌多款茶饮产品里的销量TOP1。
结语
很多人都意识到,过去那种大企业、大赛道、大品类的时代正在过去,一种更关注精细需求、更走心、“小而美”的商业生态正在崛起。这些新商业故事之所以能生根、发芽,其背后是万千用户对于美好生活无止境的追求。
翻开《生活的出口,生意的入口》这本专刊,你会发现,那些在小红书快速崛起的品牌,一旦发现了“用户需求的夹缝”,能够快速抓住这种机会,撕开口子,用极度精细的经营手法,拆解用户需求、精心打磨产品,从来迎来企业生意的“螺旋式”增长。
当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意愿,与大量新生代企业的增长业绩,建立起顺畅的“因果关系”,我们会发现:理解变动不居的消费变化,已经成为解决当下企业增长难题的那一把密钥。且这种“增长”是长期、可持续的,因为“真实的人的需求”是动态、多层次、生长态的,它不像资源、资本等稀缺品,只能维持企业某一阶段的增长。
期待有更多优质企业,从优良的“需求土壤”中长出来,从一个个萌芽,长成参天大树。
如何将生活里「人的可能性」,变为生意里「量的确定性」?
预约2025小红书WILL商业大会,解锁更多小红书商业实践↓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