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3
导读:无论是“小”是“大”,最终助推发展的力量都来自深层次改革。国际贸易领域如此,其他更广领域也是如此。
作者 | 一财评论员
12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下称“义乌综合改革方案”)的函发布。文件指出,支持义乌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我国转变贸易发展方式、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探索经验,为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更大贡献。
提起义乌,人们往往首先会想到小商品,但义乌的“小”被赋予了新的“大”改革内涵。国务院办公厅对“义乌综合改革方案”批复函中明确:支持义乌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完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推动进口贸易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功能、推动完善跨境电商规则等方面先行先试,着力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加强内外贸一体化标准建设等。
同时明确,要及时巩固应用改革成果,总结提炼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条件成熟的形成制度规范并复制推广,对未达预期的举措适时调整完善。
“义乌综合改革方案”作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被批复,蕴藏着两个方面的重要含义,一是国家对小商品制造和出口的高度重视,二是希望国际贸易综合改革使强者恒强,并将成功经验向全国推广。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制造国和销售国。小商品连接着供给侧和需求侧,关系着全国海量中小微企业,并且与劳动密集型产业息息相关,也就是与就业息息相关。义乌一地就关联着全国210万家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3200万名产业工人就业。一地如此,可瞰全国。
小商品产业具有种类丰富、日常生活不可缺少、流通高效等特点。今年1至10月,义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2077.4亿元,同比增长22.5%,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这也充分说明,无论外贸总体形势如何复杂、如何变幻、如何受到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冲击,小商品在消费等诸多领域的地位都不可或缺,并且会呈现逐年增长态势。这是大趋势,没有人能改变得了。
我国在这一领域具有强大优势,这一优势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注重产业转型、积极发展高端产品出口的同时,对这些“针头线脑”的“小物件”也要愈加重视,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选项。
基于“抓小”逐步壮大,这是义乌发展的成功经验。在全球经济波动和不确定性加剧的时期,义乌出口的高增长,与其本身的商品结构有关——以劳密产品、机电产品占据出口的主导地位,在此基础上,义乌还推动智能照明及显示、光伏、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集聚,这让当地汽车零配件等相关出口也呈现出增长态势。
同时,近年来,义乌按照“畅通大通道、建设大枢纽、形成大集散、发展大贸易、做强大产业”的建设思路,系统布局“走出去”“引进来”国际物流产业体系,逐步实现了加快打造全球国际物流产业集群示范高地方面的跃升。
这种能级的跃升,来自持续不断地深化改革。早在2011年3月,国务院就批复了《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义乌成为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2019年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又印发《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框架方案》,同年11月,《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条例》经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于2020年起施行。
这次“义乌综合改革方案”与2011年版相比,改革从“试点”变成了“深化”,由此可以清晰看到改革的进程。
深化改革需要与时俱进。义乌首创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就为小商品出口提供了简便高效的制度,已在全国39个城市复制推广;围绕打造与世界小商品之都相匹配的贸易金融中心,义乌还曾提出建设贸易金融改革的先行窗口、金融双向开放的国际窗口、金融营商环境的最优窗口、产融合作提升的示范窗口、数字金融创新的标杆窗口“五个窗口”。
总之,心注其“小”,其实不“小”。无论是“小”是“大”,最终助推发展的力量都来自深层次改革。国际贸易领域如此,其他更广领域也是如此。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