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村小”变身“扶贫车间”

“闲置村小”变身“扶贫车间”
2019年04月23日 23:29 金融界网站

本文源自:新华社

新华社成都4月23日电题:“闲置村小”变身“扶贫车间”

新华社记者 周相吉

记者日前在四川南充市农村发现,一些“闲置村小”摇身一变,成了助推村民脱贫致富的“扶贫车间”。

在南充市嘉陵区一立镇塘湾村的村口,一排白墙青瓦的平房格外显眼。当地村民说,这是原来的“村小”,房屋面积有400平方米。多年前,村里孩子们都在这里上学。后来,随着城乡教育资源的整合,孩子们不用在村里上学,这些房屋也就闲置了起来。

这排房屋的门口,挂着一个“一立镇塘湾村服装车间”的牌子。当地村干部说,这是一个“扶贫车间”。房间内,几十位村民在用缝纫机处理布料。他们中有年轻小伙子,也有中年妇女。塘湾村村民王国清双手拿着一块黑色布料,紧贴白色桌面,顺着缝纫机的针头熟练地滑过。王国清说,儿媳都在外面打工,自己带着孙子在这里上班,每个月有1800元的工资。

一立镇党委书记吴鹏说,塘湾村“就业扶贫车间”建于2017年5月,采取“公司+村委会+贫困户”的运行模式。南充一家纺织企业出资金技术,村委会出土地房屋,贫困户出劳力。塘湾村“闲置村小”因此变身为“扶贫车间”。近2年来,该企业已投资60万元,生产的服装也受到市场欢迎。吴鹏说,这个“扶贫车间”已招用当地贫困村民13人,年人均增收达到2万元以上。

在塘湾村投资“扶贫车间”的企业负责人任慧琼说,公司已在南充市农村建立4个服装加工车间,解决近300名村民就业。

南充市嘉陵区相关负责人说,“闲置村小”得到综合利用,直接原因在于当地推出的“就业精准扶贫”模式。该模式以企业下乡、车间到村、岗位到人、奖补到位的方式把“就业扶贫车间”建在了群众家门口,实现了贫困村民既能就近务工挣钱,又能照顾老人小孩的愿望。同时,也降低了企业招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用工难。

“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盘活了‘闲置村小’,让闲置资源变成了资产或资本。”吴鹏说。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李润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