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步伐加速 12个方面任务彰显改革力度

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步伐加速 12个方面任务彰显改革力度
2019年09月17日 09:14 金融界网站

本文源自: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出炉。证监会日前召开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工作座谈会,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12个方面重点任务,深刻阐述了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战略意义、全局意义和现实意义,释放出资本市场改革将全面深化的积极信号。

资本市场“深改12条”内容不仅包括发挥科创板的试验田作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补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短板,还包括中介机构能力建设、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提高违法成本、加强投资者保护等诸多方面。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12项改革清单紧盯中国资本市场的短板、弱项和要害,抓住了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并给出了思路清晰、对策有效的改革举措,这是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与制度创新。

资本市场改革举措频出

自2018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后,今年上半年,资本市场改革举措频出,各项目标均有的放矢。本次“深改12条”主要指向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法制保障、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吸引长期资金入市等几个方面,目的是真正实现优胜劣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当前,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改革落地,为其他市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是科创板设立之初就担负的重要使命之一。“深改12条”将“充分发挥科创板的试验田作用”放在第一条,提出坚守科创板定位,优化审核与注册衔接机制,保持改革定力。总结推广科创板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稳步实施注册制,完善市场基础制度。

分拆上市试点是科创板制度推广到A股其他板块的最新案例。证监会8月下旬就《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公开征求意见,开展A股上市公司分拆在境内上市试点,填补了境内分拆上市规则的空白。

如果说科创板注册制改革是“增量改革引领”,那么完善上市公司重组、再融资、分拆上市和退市制度的改革就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存量调整优化”。“深改12条”提出,要切实把好上市公司“入口”和“出口”两道关,通过退市制度、并购重组制度实现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中信建投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玉龙认为,通过更加市场化的机制来实现上市公司治理,对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更长久、更有效。

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推进创业板改革,加快新三板改革,选择若干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成为补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短板的重要内容。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如果注册制运行良好,注册制有望推广到其他板块,从而完善资本市场制度,促进整个经济效率的提高。创业板改革的重点,是向科创板借鉴、落实注册制。新三板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新三板改革重点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合理的升降级通道,完善新三板转板制度和市场内部分层。这些有利于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改善市场效率。

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成趋势

资本市场是一个高度依赖中介机构的市场。董登新认为,我国券商大多“靠天吃饭”,业务高度同质化。每逢“牛市”,大小券商都会赚得盆满钵满,员工奖金也会水涨船高;但每逢“熊市”则无米下炊,券商尤其中小券商业绩拦腰折半,员工奖金与工资一起跳水。究其原因,是我国券商业务单一,且高度同质化,缺乏特色,很难形成差异化经营风格。

“深改12条”提出,狠抓中介机构能力建设。加快建设高质量投资银行,完善差异化监管举措,支持优质券商创新提质,鼓励中小券商特色化精品化发展。推动公募机构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推进行业文化建设。

而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推进,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加大对中介机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是未来的趋势。本次座谈会提出,加快推动《证券法》《刑法》修改,大幅提高欺诈发行、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和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等违法行为的违法成本。用好用足现有法律制度,坚持严格执法,提升监管威慑力。

在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深改12条”要求,强化证券基金经营机构长期业绩导向,推进公募基金管理人分类监管。推动放宽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和范围。推动公募基金纳入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金投资范围。

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认为,推动公募基金纳入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金投资范围,这一政策一旦落实,有望导致公募基金进一步扩容。更多长线资金持续入市,将逐步改善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较大提升A股市场的稳定性。

光大证券分析师谢超认为,市场化的新股发行和退市制度,有利于抑制炒壳卖壳等不正常的投资风气;增强投资者保护、加大法治供给,有助于解决大股东造假成本低;收益巨大和资本市场其他违法违规问题,增强投资者信心,吸引增量资金入市。而长期资金入市和制度完善,有利于推动市场风格更加回归基本面。

扩大市场开放程度可期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展明显。A股纳入国际知名指数比例大幅提升,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限制取消,多家国际知名财富管理机构登记成为外商独资私募基金管理人,“沪伦通”顺利启动,中日ETF互通产品也正陆续落地。

“深改12条”提出,抓紧落实已公布的对外开放举措,维护开放环境下的金融安全。今年6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曾在陆家嘴论坛上列出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9项政策措施。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盘和林认为,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能够活跃我国资本市场参与、促进金融资源互联互通,对国内银行、保险、券商、基金、信用评级等多个领域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有效提升我国金融领域不同行业竞争层次,推动国内金融服务和经营理念的国际化发展,提高资本流动的国际可比性和参考性。

9月1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取消QFII、RQFII投资额度限制,同时取消RQFII试点国家和地区限制。这是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程的又一项重要举措,今后,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进行境内股票投资的便利性将进一步提升。

分析人士认为,资本市场改革需要整体谋划,扩大开放意味着要提高金融系统的适配性。从趋势来看,开放进程提速明确,改革力度也必然会随着增加。持续改善市场准入条件是赢得国际机构投资者支持的首要因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