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改革成效初显?多重亮点支撑后市表现

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改革成效初显?多重亮点支撑后市表现
2021年06月21日 21:25 金融界网站

本文源自:格隆汇

  依稀记得价头鼻祖格雷厄姆说过这样一句话,“市场就像一只钟摆,永远在短命的乐观(使股票过于昂贵)和不合理的悲观(使股票过于廉价)之间摆动。聪明的投资者则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向乐观主义者卖出股票,并从悲观主义者手中买进股票。”

  近期,市场就有多位分析人士强调,在政策提振、业务持续复苏、新业务价值增速回暖等预期下,下半年保险股有望走出估值修复行情。其中,寿险改革驱动下人力质态改善预期强、布局康养产业不断推进保险产品创新的头部险企更值得关注。

1、股价“惨淡”,转型阵痛不改长期价值

  不可否认的是,今年来市场对龙头险企平安的悲观情绪是大于乐观情绪的。这一方面源于公司处在转型阵痛期,寿险改革,新业务价值下降,未来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仍然还存有不确定性。而另一方面,像投资华夏幸福导致的“滑铁卢”,权益投资收益预期降低等对年内盈利的压制,也都给市场笼罩了一层阴霾。

  但放眼整个保险行业而言,各大险企业务增长乏力,这背后实际上与疫情环境下,收入不确定性等带来的对消费者需求的抑制作用不无关系,与此同时去年热卖的百万医疗险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重疾险的空间。不过展望未来,随着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因素消除,以及消费者在充分的市场教育后更关注到长期险重等利好因素支撑,后续整个行业增速也将有望迎来拐点。

  此前国内最新人口数据出炉,人口老龄化问题正在变得越发严峻,考虑到“未富先老”的实际国情,单纯依靠社保等远远难以缓解沉重的医疗压力,由此,这也为保险行业尤其是健康险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由上来看,保险行业的前景不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仍然颇具看头,从这点来说,行业龙头企业的日子终究不会太难过。

  就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而言,公司推动寿险改革这背后实际上也与人口的发展趋势亦息息相关。过去在粗放的拼人力的模式下,平安取得了快速的增长,但随着代理人红利消失,尤其是新生代客群需求的变化,为传统保险企业的经营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倒逼传统险企不断向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转型。在此背景下,平安积极推动寿险改革,引领国内保险行业全面升级与迭代。

  但也正是在转型之中,公司的整体经营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调整压力,也导致了资本市场股价的震荡。不过从平安整体的经营表现来看,公司仍然具有较强的经营韧性,改革给公司整体发展带来的积极效应也开始逐步体现。从此前公司公布的一季报数据,我们也能够看到,平安各项核心指标基本也都实现了较为稳健的增长,企稳势头非常明显。

2、改革成效显现,估值重塑可期

  如果说平安在过去改革中,成果最为直观表现且占据改革核心地位的,一定莫过于代理人的调整。过去透过对人才队伍结构的优化,平安在实现减员增效的同时,代理人产能逐步提升。

  结合公司公布的一季度末的代理人数以及最新公布的寿险及健康险个人新业务前五月的保费收入来测算,公司今年代理人前五月的人均新业务产能达到6.66万元,而根据同一测算标准,2020年同期为5.55万元,2019年同期为5.64万元。可见,其代理人产能实现了质的提升,而这也将有助于减少因改革导致代理人规模下降对新业务价值的冲击。

  而在持续推进改革过程中,代理人质态的改善,代理人增员留存和人均产能的向好,也将进一步带动保费增长持续复苏以及业务结构的优化。

  由此进一步关注到核心指标剩余边际,剩余边际释放是保险公司未来会计利润的主要且稳定的来源,其是由保险公司业务的规模和质量所决定的,是作为会计准备金的一部分逐年释放的。往往保障型业务及新单业务卖得越多,可释放的剩余边际利润就越多。因此这也意味,随着后续平安业务持续复苏、新业务价值增速加速回暖等一系列因素支撑下,公司的利润也将有望迈向新的增长拐点,进而推动估值提升,上演戴维斯双击行情。

  此外再从产品创新角度来看,以重疾险为例,近年来市场上不乏观点认为重疾险红利已经基本兑现,增长略显疲态。实际上,这背后激烈的市场竞争是不争的事实,但也受到了短期险种的蓬勃增长导致市场对该险种的实际增长潜力出现了认知失真,倘若按照目前重疾保障的平均保额来看,其与重疾真正达到保障目的需求相比,仍然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从根本上来讲,短期重疾险难以取代长期重疾险,而未来长期重疾险的市场需求还将随着以短期险带来的市场教育的不断深入实现进一步扩容。

  不过在这之中不容忽视的是,激烈的竞争也在不断倒逼险企更精准的找到目标客户,因此围绕产品创新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也成为了保险企业可行的路径之一。

  早在今年2月,平安人寿就推出了“产品+服务”体系全面升级的全新重疾产品——平安六福,该产品不仅支持多次赔付、科学分组(理赔后保单继续有效,给付重疾次数可达六次,包含恶性肿瘤、心脏相关、神经系统、器官功能、呼吸系统和其他);而且保障全面,涵盖成人180种,少儿194种疾病等。产品一经面世即获得市场的热捧。可见,在诸如此类的产品创新之中,平安为进一步获取市场份额带来了更多契机,未来业绩增长也将迎来提速。

  由此再来梳理平安推动寿险改革的核心聚焦点,其转型路径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对长期主义的坚守。不论是从过去发展模式以拼规模到现在规模与质量并重;还是过去产品主要围绕保险保障,到后面构建综合金融平台和健康生态;又或者是过去人管人的经营体系,到如今数字化、流程化、机制化的系统运用到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种种突破下,平安为其构建了一道稳固的护城河,这也为其在行业中保持领跑之势带来了支撑。

  玫瑰先长出了刺,后才开出了花。转型的短期阵痛在所难免,而平安能够以此换取的是长远的发展,甚至于不排除未来还将对其整个估值体系实现重塑。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每一次市场的分歧,也许就孕育着巨大的机会。

3、结语

  众所周知,北向资金的投资者主要是来自香港或者国际上的机构投资者,这些机构投资者往往手握大笔资金,因此其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往往比普通投资者更具有优势,而跟踪这些资金的配置变化,抄作业,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径。观察到,尽管平安股价今年来整体走势下行,但北上资金的持仓占比实际上波动并不大,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对平安的持续看好。

  (来源:wind)

  而梳理今年来海内外各大机构对平安的评级报告,不论是A股还是H股,普遍的“增持”“买入”等看好评级也充分验证了平安的经营实力和转型发展获得机构投资者的认可,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中国平安A股机构评级情况,来源:wind)

  (中国平安H股机构评级情况,来源:wind)

  最后亦能看到在5月底,平安高管纷纷增持中国平安A股,向市场释放了信心。有意思的是,根据过去几年的增持时点来看,往往在增持过后股价均有不俗的表现,那么这一次,中国平安是否会重复这一历史行情呢?

  (来源:wind)

  (作者:借东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