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骨科三大领域集采全覆盖后 或迎来新发展阶段

国信证券:骨科三大领域集采全覆盖后 或迎来新发展阶段
2023年08月16日 14:50 金融界网站

本文源自:智通财经网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骨科三大领域全部完成带量采购,2023年或将继续推进运动医学的全国集采。2022年各龙头企业积极调整梳理自身经营战略,扩充优质产能,优化销售模式,提升经营效率,加强研发投入。在后集采时代有望轻装上阵,助力临床治疗渗透率提升,加速进口替代。骨科三大领域集采全覆盖后或迎来新发展阶段,看好:1)渗透率提升潜力大、进口替代空间广阔的关节赛道;2)平台化龙头公司;3)脊柱领域具备差异化创新能力和长期成长性的优质企业。

相关标的:维持“买入”春立医疗(688236.SH)、爱康医疗(01789),增持威高骨科(688161.SH),关注三友医疗(688085.SH)、大博医疗(002901.SZ)。

国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骨科三大领域全部完成带量采购,2023年或将继续推进运动医学的全国集采。

集采给骨科行业带来巨大影响,大浪淘沙下也给真正具有创新研发实力和高效规范运营管理能力的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复盘骨科过往三大品类的集采规则可知:产品和企业分组更为科学,保底降幅设定和厂商复活机制更加明晰,强调价格水分挤出的同时稳定企业报价预期,在更加成熟的招采体系下保障医院正常诊疗秩序、稳定行业格局。

集采将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试金石,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1)疫情后骨科诊疗复苏良好,老龄化趋势和可及性提升将驱动手术量稳健增长:以天津公示的全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及住院服务情况管中窥豹:骨科就诊和住院人数恢复良好,并好于医疗服务整体情况。从适应症人群和当前国内年手术量来看,老龄化和消费升级需求将驱动相关诊疗和手术需求增长。应用于退变性疾病的脊柱外科手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椎体成形手术和治疗严重骨关节炎的关节手术有望呈现较快的行业增速;

2)压缩各环节费用,销售渠道向扁平化演变:过往骨科产品出厂价相较终端入院价差别较大,渠道层级较多,且有大量费用支出在市场推广、物流等环节。随着集采推进,终端价的下降将大幅压缩中间环节,降低不必要的市场营销费用,提升运营效率。不同品类出厂价调整幅度取决于:a)中标价格降幅;b)销售模式和市场覆盖度;c)市场份额和产品丰富度;

3)国产替代加速,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在2021年的关节国采报量中国产份额超越进口,且头部企业份额有所提升,国产CR4接近40%,从第二轮关节报量样本数据进一步验证国产品牌的崛起。2022年数家上市公司业绩表现显示关节销售量显著增长,集采下本土龙头的成本优势和优异的产品质量有望驱动收入稳健增长;

4)利用平台化优势开启第二成长曲线,集采影响将逐步出清:关节类毛利率2022年有所调整,脊柱类毛利率仍待2023年执行情况。国产骨科龙头通过收购兼并、技术合作、代理经销等方式拓展并丰富在骨科领域的业务范围和产品种类。

风险提示:集采续约降价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创新产品研发和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