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尼日利亚女性定期使用美白产品!浙商证券施毅4月注册非洲美妆公司、9月仍在发研报

77%尼日利亚女性定期使用美白产品!浙商证券施毅4月注册非洲美妆公司、9月仍在发研报
2024年09月05日 12:40 金融界网站

本文源自:机构之家

在金融行业变革的大潮中,有人选择逆流而上有人选择远走他方。近日,一则关于浙商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施毅的消息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财联社等多家媒体报道,浙商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大周期组组长、金属新材料首席分析师施毅或将在非洲开启创业之路。据网络流传截图显示,其个人名片上的公司已改为"Beauty Routine Cosmetics",一家坐落于西非国家尼日利亚拉各斯的化妆品公司。这一消息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揭示了当前券商研究所转型所面临的深刻变革,也折射出金融人才在行业调整期的职业选择与转型探索。

图片系网络流传截图

施毅的履历堪称光鲜。作为纽约大学理学硕士、中央财经大学学士,他拥有13年有色金属和汽车投研经验,曾五次荣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称号,其中一次位列第一。2020年,他还斩获了上海青年金才奖。2022年10月,施毅加盟浙商证券,担任研究所副所长、有色及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被寄予厚望。

浙商证券降薪23%,施毅研报未歇创业先行

然而,就在施毅加入浙商证券近两年之际,其将在非洲创业这一令人意外的消息传来。这一转变之大,不禁让人好奇:是什么样的压原因让一位知名分析师放弃金融圈的锦绣前程,转而投身遥远非洲的美妆市场?

深入分析发现,施毅的"出走"并非无因。根据Wind数据,2024年上半年浙商证券分仓佣金收入仅为1.76亿元,同比大幅下滑23.35%。众所周知,研究所分析师的收入主要由底薪和客户派点决定,分仓佣金的锐减无疑对分析师的薪酬造成了重大打击。

从浙商证券的整体薪酬水平来看,情况同样不容乐观。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的薪酬费用为10.2亿元,回落至2020年之前的水平。考虑到同期员工人数基本稳定,2023年6月末、2024年6月末分别为4138人、4309人(中证协从业人员数量,实际领薪人数会有差异),这意味着人均薪酬出现了显著下滑。

今年6月,大多券商都与基金客户签订了新的佣金合同,佣金费率普遍由万八调整到了万分之五左右。这将直接导致基金分仓佣金的总盘子缩小,竞争力较弱的券商研究所下半年收入将进一步萎缩,分析师的薪资自然也难以幸免。

在这种情境下,施毅选择创业似乎也就不那么令人意外了。机构之家查阅尼日利亚公司事务委员会网站上的公司注册信息发现,“Beauty Routine Cosmetics”这家公司在今年4月5日注册,但该网站披露信息有限,并未发现该公司的法人代表为何人。

图片系尼日利亚公司事务委员会网站上Beauty Routine Cosmetics的注册信息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尽管施毅在今年4月或者可能更早,便已开始了创业准备,但他在浙商证券的职务似乎并未正式终止。根据中证协的从业人员公示系统,施毅目前仍在册,并未注销离职。更值得关注的是,近期仍有署名施毅的研报发布。Wind数据显示,9月4日,浙商证券研究所发布了《浙商证券有色金属行业报告:激烈博弈,金属如何配置?》的研究报告,署名中赫然有施毅的名字。而在8月31日、8月27日、8月26日,也都有其署名的研报发出。

施毅近期署名的研究报告 资料来源:Wind

这种"双线作战"状态不禁让人质疑:施毅是否能够在忙于创业的同时,还能保证研报的质量和投资建议的负责任程度?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这种行为是否符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毕竟,署名就意味着对投资建议负责,如果无法全身心投入研究工作,其报告的可靠性和专业性恐怕难以保证。

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为什么施毅在注册新公司这么长时间后仍未正式离职?这是否意味着他计划在创业的同时继续履行研究所的职务?如果是这样,那么浙商证券是否知情?是否支持这种"双重"角色?这些问题不仅关乎个人职业操守,更涉及到券商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问题。

行业变革下的个人职业选择

施毅选择的创业方向也颇具戏剧性。从金融分析到美妆产业,这样的跨界是否意味着他对金融行业彻底失去信心?亦或者,他看到了非洲市场的巨大潜力?

根据Statista的数据,预计2024年非洲美容与个人护理市场的收入将达到659.3亿美元,其中个人护理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12.3亿美元。以2022年为基准年,非洲美容行业每年保持6%至10%的增长,远高于全球市场4%的增长率。按此速度,到2028年,非洲美容市场的价值预计将达到778.1亿美元。

特别是在尼日利亚,美白产品的需求巨大。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的统计显示,尼日利亚有77%的女性正在定期使用美白产品,这些数据或许能解释施毅为何对非洲美妆市场如此青睐。

然而,从金融分析师到美妆企业家,这样的转型是否真的如施毅所想象的那样简单?金融市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是否能在美妆行业同样适用?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个刚刚进入的市场,施毅是否真的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些问题对于旁观者而言似乎并非那么重要。

但值得注意的是,施毅的"出走"并非个案,而是券业变革下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卖方研究人员的流动愈发频繁。有人选择考公,如东兴证券的高鑫;有人转战知识付费领域,如开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电新首席分析师刘翔;更多的人则选择转战买方。据相关媒体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至少已有7名卖方研究人员或高管转战买方。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期,无论是身在其中的机构还是个体,或许只有不断创新、勇于突破,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