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研究院《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 2025年商业银行净利预计增长4%,政策支持盈利能力逐步企稳

中银研究院《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 2025年商业银行净利预计增长4%,政策支持盈利能力逐步企稳
2024年11月28日 17:51 金融界网站

本文源自:金融界

2024年11月28日,中国银行研究院在北京发布《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回顾了2024年全球银行业运行情况,展望了2025年全球银行业发展趋势。

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持续加码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把握业务发展机遇,积极发挥金融融通作用,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资产负债规模保持增长,盈利能力基本稳定,资产质量持续向好,资本充足情况良好。

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复苏,资产规模稳健提升

2024年三季度,中国银行业资产负债规模稳健增长,有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总资产达到439.5万亿元,同比增长7.3%;总负债403.6万亿元,同比增长7.2%,资产负债增速均延续了6月以来月度环比上升态势。其中,42家上市银行资产规模298.7万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贷款占比58.5%;负债规模274.99万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存款占比72.6%。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财政部等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的增量政策,随着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将逐步回暖,预计2024年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增速保持在8%左右。

展望2025年,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资产规模扩张速度将稳步提升。一是央行将持续强化逆周期调节,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或将进一步下调,保持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合理充裕,助力商业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入。二是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商业银行扩表能力及经营稳健性进一步提升。2025年,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六家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的方案,将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实施,预计将撬动基建、普惠小微、高技术制造业等重点领域新增信贷投放。

除了资本补充外,隐债化解政策稳步实施,支撑商业银行资产扩表速度提升。商业银行是地方政府债的重要投资者,地方政府债对资本的占用低于信用债,债务置换将降低商业银行资本消耗,从而增强银行信贷投放能力。三是增量政策推动商业银行提升在国民经济短板领域、薄弱环节和新领域新赛道的服务质效。科技金融方面,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政策扩容,将增强商业银行集团的股债贷联动服务能力。普惠金融方面,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以及中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扩大覆盖范围的落地,将推动普惠金融进一步增量扩面。居民贷款方面,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将带动居民中长期贷款回升,存量按揭利率的下调,也将一定程度缓解提前还贷现象。此外,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新货币政策工具的设立,将有效激发商业银行新的信贷新增长点。

综上所述,随着增量政策持续落地实施,成效不断显现,同时预计政策力度还将持续加大,2025年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增速有望达到10%的较高水平。

政策支持盈利能力逐步企稳

2024年三季度,中国银行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延续弱势,商业银行净利润1.87万亿元,同比增长0.5%。净息差企稳,利息收入依旧承压。2024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同比下降约3%,占总营收的比例为77%。其中,规模因素对利息收入的边际影响减弱,净息差仍是影响利息收入的最主要因素。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3%,较年初下降0.16个百分点,处于历史低位。

2024年以来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走低主要因素包括:一是LPR年内三次下调,推动个人按揭、对公贷款等存量贷款重定价,新发放贷款也跟随LPR下调定价;二是存款利率下调影响仍需时间释放,商业银行付息率下降节奏慢于生息资产收益率。其他非息收入支持非息收入增长。三季度末,商业银行非息收入同比增长约4%,占总营收的比例为23%,增速较上半年有所放缓;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达到两位数,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减费让利政策落地执行,权益类基金产品费率下调,银行免费服务项目持续增加;二是保险代理费“报行合一”政策落地,银保渠道费率普遍下调。三是受经济弱复苏影响,支付清算及信用卡相关收入回落。其他非息收入维持高速增长态势,增速超20%,主要由于利率走低,银行持有的债券价格上涨,相关投资收入增加。成本控制情况良好。三季度末,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为31.84%,同比上升0.25个百分点。商业银行在2024年持续加大成本控制力度,合理计提拨备,资产减值损失有所减少,多方因素共同支持商业银行盈利正增长。全年营收和利润预计将延续三季度基本趋势,综合考虑经济加速复苏以及非息业务的发展,2024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有望维持在1%左右。

展望2025年,政策发力将支持商业银行营业收入、净利润持续复苏。利息收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企稳回升。宏观政策将为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撑,为银行业收入增长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一是规模回暖,以量补价逻辑支持利息收入增长。2025年,系列政策将加速实体经济复苏进程,为银行业新增信贷提供动力,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增速达10%左右。二是净息差仍是影响利息收入的关键变量,预计呈L型走势,在下半年逐步企稳。带动净息差下行因素方面,2025年政策利率仍有下行空间,将影响存量贷款重定价以及新增贷款定价;2024年度出台的房地产金融政策影响将延续至2025年,带动净息差下行;城投化债相关工作仍在有序推进,降低银行债务成本是化解城投债务的重要手段,将带动银行利息下行。在有利因素方面,降准仍有一定空间,将提供更多低成本资金;部分银行以特别国债补充资本金也将有利于贷款和金融投资等资产的扩张;商业银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可一定程度上对冲LPR下行影响,支持息差保持稳定。预计2025年净息差将略微下降至1.5%左右,综合规模影响,预计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将增长7%左右。

非息收入将保持相对稳健。在手续费和佣金方面,在2024年低基数效应影响下,2025年有望重回升势。其中,理财业务有望重回较快增长区间,在存款利率下调的背景下,理财产品收益表现的吸引力相对提升,银行理财业务有望承接部分居民储蓄。财富管理收入仍有增长空间,公募基金管理费率、托管费率下调以及银行代销保险佣金率压降等对非息收入的边际影响有望弱化,财富管理业务有望通过“以量补价”对冲降费影响。支付清算和信用卡业务将随着宏观经济和消费的复苏逐步企稳。其他非息收入方面,货币政策仍然存在一定宽松空间,推动债券收益率进一步下行,银行投资业务收入有望延续增长,但受2024年高基数影响,增速将有所下滑。综合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及其他非息收入,预计2025年商业银行非息收入将增长5%。

银行业持续加强成本收入控制。2025年,银行将加强前瞻性管理,进一步加大定期重检各类资产质量的力度,准确认定不良资产,科学合理计提拨备水平;在“以丰补歉”逻辑下有效运用动态计提拨备机制,提升动用积累拨备吸收资产损失的能力,为盈利常态化增长和银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借助数字化转型趋势,加快推动各项业务数字化转型,为业务开展赋予更多智慧、精准和高效特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和资源布局能力,切实助力成本控制,稳妥压降获客成本、营销成本以及运营成本,控制成本收入比在合理水平,保障净利润稳健增长。

总体而言,多方因素共同促进2025年商业银行盈利水平企稳回升,营业收入增长6%左右,净利润增长4%左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