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容的M1还能定买卖吗?

扩容的M1还能定买卖吗?
2024年12月03日 15:25 金融界网站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来源:姚佩策略探索

报告要点

①扩容后的M1对权益市场指示意义仍强,口径调整不改M1同比下行趋势,双宽政策下M1同比转正依然是明年观测重点。

②为何要跟踪M1同比转正:高流动性M1反映实体经济活力,同比拐点领先PPI、PMI等经济指标半年左右。

③口径拓宽后M1规模从63万亿提升至105万亿,同比趋势与扩容前一致,波幅降低。截至2024年10月,扩容后的M1同比-2.3%,较扩容前-6.1%有所收窄。

报告正文

一、扩容的M1还能定买卖吗?

扩容后的M1对权益市场指示意义仍强,口径调整不改M1同比下行趋势,双宽政策下M1同比转正依然是明年观测重点。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在现行M1的基础上,进一步纳入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从变化趋势来看,扩容前后M1同比基本一致,扩容后M1下行趋势不改,同比增速今年以来显著下滑,扩容后的M1同比24/5转负,扩容前的M1略早一个月于24/4同比转负,截至2024年10月,扩容后的M1同比-2.3%,较扩容前-6.1%有所收窄。对权益市场来说,扩容后的M1指示意义仍强,除了14-15年等少数时段,M1同比和M1-M2剪刀差变化趋势与万得全A走势基本一致。我们维持年度策略《再通胀牛市》观点,政策拐点确立到业绩触底回升存在时滞,一般需要6~9个月的观察期,双宽政策之下,M1-PPI-EPS的传导需要时间,M1和PPI的转正依然是2025年权益市场的跟踪重点,验证双宽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否有效地从金融再通胀传导至实物再通胀的阶段,也预示着牛市下半场的开启时点。

为何要跟踪M1同比转正:高流动性M1反映实体经济活力,同比拐点领先PPI、PMI等经济指标半年左右。M1是经济基本面和企业盈利的前瞻指标,需求的改善会通过货币的流动体现,相比M2,M1流动性更强,类似人体中的血液,当M1增长迅速时,意味着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增加,这往往表明消费者和企业有更高的支出能力,尤其在扩容后M1纳入了个人活期存款,更能反映实体经济的活力。因此M1增速的抬升往往是价格、企业利润和经济名义增速等指标回升的前瞻信号。从历史数据来看,M1同比增速拐点领先PPI同比、PMI等经济指标半年左右,对于工业品、制造业供需变化有较强的指向意义,M1增速上行反映实体经济活跃度提升,需求扩张带动工业品价格上行。我们认为扩容后的M1更能反映经济活力,对于经济指标的领先性以及对于权益市场的指示意义依然较强。

口径拓宽后M1规模从63万亿提升至105万亿,同比趋势与扩容前一致,波幅降低。从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10月,现行口径下M1规模63.3万亿,其中M0(流通中的现金)12.2万亿,单位活期存款51.1万亿,扩容后M1规模达到105万亿,其中增量主要系个人活期存款39.4万亿,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规模较小,仅2.4万亿。从同比增速来看,扩容前后M1同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扩容后波动降低。按照现行口径,今年M1同比增速从1月的5.9%下行至9月-7.4%,累计下降13.3pct,10月小幅回升至-6.1%,扩容后M1同比从1月3.4%降至9月-3.3%,累计降幅6.7pct,波动明显降低,10月小幅回升至-2.3%。从结构来看,今年以来M1增速的大幅下行主要受单位活期存款拖累,现行口径下单位活期存款占M1比重80%以上,今年以来单位活期存款同比从1月6%降至9月-11%,降幅17pct,扩容后单位活期存款占比降至50%左右,新纳入的个人活期存款占比37%左右,今年以来个人活期存款并未显著下滑,同比增速基本维持在4-5%左右。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2、政策点评来自于新闻通稿的客观梳理,不代表投资建议;

3、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因市场环境等因素变化,历史数据得出的经验可能在未来失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