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观点网
观点网 香港报道:3月26日,Mastercard 经济研究所 (Mastercard Economics Institute) 预料2025年香港经济增长将由2024年的2.5%轻微放缓至2.2%。Mastercard 亚洲首席经济学家 David Mann表示,鼓励更多人投人劳动力市场为香港改善本地消费需求的方法之一,而推出相关政策以恢复香港的劳动力参与率,以及协助新移民融入本地生活,对于结构性改善本地需求至关重要。
香港在联系汇率制度下,高息率和港元强劲继续对本地的零售、旅游和房地产行业构成压力。由于香港与中国内地有大量贸易往来,因此香港亦有可能受美国提高关税所影响。尽管面临这些挑战,香港金融业持续复苏,香港政府亦很可能在2025年维持扩张性财政政策,相当于GDP的25%,而丰厚的财政储备亦为必要时增加刺激措施留下空间。
不过David指,香港的短期前景仍然充满挑战,尤其是本地零售业,主要归因于更多市民选择前往邻近城市购买商品和服务。此外,消费者也越来越倾向于网上购物,而非前往本地零售商店消费。此外,根据香港旅游发展局的资料,2024年访港旅客人数按年增长31%,达到 4,450万人次,但仍比2018年的水平低31%,而每位旅客的平均消费则由2023年的4,154港元,按年下降20%至3,333港元,部分由于中国内地旅客平均逗留时间缩短及减少购物。
香港经济同时正受疫情后的人口结构影响,尤其新移民较少机会投人劳动力市场。与2018年至2019年度相比,在职港人于2024年减少约269,000人,劳动力参与率下降4个百分点至57%。
Mastercard 经济研究所认为,鼓励更多人投人劳动力市场为香港改善本地消费需求的方法之一,而推出相关政策以恢复香港的劳动力参与率,以及协助新移民融入本地生活,对于结构性改善本地需求至关重要。Mastercard 经济研究所的计算亦显示,假设其他因素维持不变,若劳动人口参与率能从2024年底的57%回复至61%,私人消费将可增加近11%。
香港正寻求各种途径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访客,并将与中国内地的融合放在首位。例如「金球金融及产业峰会」(Hong Kong Global Financial and Industry Summit) 将促进中国内地与全球企业和投资者在香港的联系,推动上市及结算。此外,北京在去年夏天赠送香港的一对大熊猫已成为主要旅游景点,进一步推动「熊猫经济」,至於渣打香港马拉松、亚洲金融论坛和国泰/滙丰香港国际七人榄球赛等大型活动也将吸引大量游客。
另外,Mastercard经济研究所维持 2025年中国内地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4.5%的预测,与官方的5%目标大致相若,惟风险倾向上行。中国内地于2024年录得 5%的实际增长。有关预测主要受北京承诺支持家庭消费、私营企业营商环境改善,以及房地产市场可能受有利的基数效应推动而复苏等因素所支持。此外,中国内地对关税的务实态度及减轻风险措施亦预料有助降低经济下行风险。
David表示,中国内地和香港正面对不同但相关的经济压力和利好因素,双方都应保持审慎乐观态度。很多中国内地企业已采取减轻风险措施,而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亦有助持续推动增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