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金融界
2025年3月27日 来源:财政部山东监管局
山东监管局高度重视属地中央预算单位决算审核工作,充分发挥就近就地监管优势,“四步走”推深做实审核工作,切实提高属地中央预算单位决算编制质量,推动中央财政资金规范管理高效使用。
一、突出政治引领,把握审核方向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定位,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全国监管局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当前中央部门预算监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认识部门决算对于完善预算管理闭环、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提高做好决算审核工作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二是把稳审核方向。严格按照财政部审核工作要求,结合中央驻鲁预算单位实际情况,以决算报表为抓手,贯通预算、资产、财务管理,全方位进行把脉问诊,做到全流程闭环监管。三是突出工作重点。将决算审核作为落实财会监督的重要举措,及时发现并纠正预算单位在预算执行、资产管理和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以“监”促“管”,落实好过紧日子要求,提升资金管理使用效益。
二、加强统筹谋划,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科学组织谋划,充实工作力量。局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决算审核工作,牵头谋划、靠前指挥,要求责任处室将部门决算审核作为全年工作的重要内容,精心组织安排,保质保量完成。相关处室科学制定审核方案,明确审核时间、对象范围和重点内容。同时加强与有关预算单位协同联动,由精干力量组成工作组,共同开展审核工作。二是做好审前准备,提高审核效率。向被审核预算单位印发工作通知,发送审核资料清单,提出审核工作要求,提高决算审核效率。认真分析被审核预算单位预算、资产和财务管理情况,结合预算编制审核和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等日常监管发现问题,深挖细化问题线索,确保方向明确、重点突出。针对决算审核涉及单位多、时间紧的特点,组成审核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在审核工作中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确保工作步调一致、推进有序。三是明确工作方法,提升审核能力。组织审核工作人员开展培训,熟悉政策依据、问题类型和审核方法,为现场审核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围绕决算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从预算单位“人”“财”“物”“事”四个维度发力,全面检视预算单位财政、资产和会计政策执行情况。
三、精准聚焦重点,提升审核质效
一是聚焦报表质量。通过查阅预算批复调整文件、财务账簿和记账凭证及银行对账单等基础资料,对决算报表填报数据的真实性、勾稽关系的准确性和解释说明的合规性进行细致审核。二是聚焦关键事项。关注决算反映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等方面问题,通过严格部门决算管理,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对资产处置和政府采购的规范性,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执行,以及“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培训费等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重点审核,保障财政资金使用规范安全、精准高效。三是聚焦内控管理。以决算审核为切入点,对被审核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从控制活动是否规范、控制制度是否合规、内部监督是否及时等角度出发,全方位评估内控现状,充分结合单位特点,着力发现内控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注重成果运用,提升监管成效
一是注重问题整改。针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单位即知即改,做到审核一次、整改一批、规范一片。按照问题性质针对性督促整改,对达成一致意见能够调整的问题,要求预算单位及时调整账务;对决算审核中发现的预算单位无法整改的情况,要求预算单位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保证决算数据的准确和完整。二是同步调查研究。审核工作中同步开展调研工作,关注预算单位发展中存在的堵点、难点,客观反映被审核单位的情况,分析成因并提出建议,将服务型监管理念融入到属地中央预算单位监管全过程。三是推进闭环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分门别类进行台账登记、纳入案例库,注重从规律上认识,举一反三与预算审核、日常监管结合起来,真正做到部门预决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管理、预算绩效管理等有机结合,打通监管“微循环”,实现部门预算闭环管理。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