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啸虎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投资:商业化路径模糊,资本态度趋于谨慎

朱啸虎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投资:商业化路径模糊,资本态度趋于谨慎
2025年03月31日 09:21 金融界网站

本文源自:金融界

近期,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公开表示,公司正在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投资项目,这一言论在创投圈和科技圈引发了广泛讨论。朱啸虎直言,目前看不到具身智能或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商业化潜力,认为这些企业提出的客户需求“更像是想象而非真实存在”。尽管人形机器人赛道热度不减,但资本的谨慎态度正在改变行业格局,两极分化态势愈发明显。

朱啸虎的退出逻辑基于其“反共识”的投资策略。他认为,当市场预期高度一致时,往往是退出的最佳时机。他指出,人形机器人企业面临两大难题:一是技术成本高企,单台售价动辄数十万元,远超实际场景的付费意愿;二是落地场景模糊,许多企业提出的客户需求缺乏真实的市场基础。这种观点与当前人形机器人赛道的火热投融资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

朱啸虎的言论引发了行业内的激烈反应。经纬创投创始人张颖公开反驳,认为机器人领域前景光明,赛道百花齐放,短期内存在泡沫是正常现象,长期来看必将诞生大公司。被金沙江创投退出的企业星海图和松延动力也分别作出回应,前者强调具身智能赛道长坡厚雪,后者则通过发布机器人演示视频表达“无惧杂音,继续前进”的态度。

尽管朱啸虎的退出引发了争议,但资本对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谨慎态度并非孤立现象。部分VC机构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已趋于谨慎,实际完成融资的项目数量偏少,且融资难度加大。行业的两极分化也愈发明显,头部企业如宇树科技、优必选和智元机器人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资源支持,率先占领市场,而中小型企业则面临融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投资者和政府引导基金的深度参与正在改变风险投资市场的格局。与以往市场化创投机构主导不同,如今国资基金和产业资本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投资比重显著增加。例如,星海图在金沙江创投退出后获得了蚂蚁集团的追加投资,松延动力也完成了A轮融资,引入了北京、深圳等地方资本。这种变化表明,政策支持和产业配套正在推动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

然而,商业化路径的模糊仍是行业面临的核心挑战。朱啸虎的退出决策反映了资本对短期回报的追求,而长期看好者则认为,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科技的重要方向,其潜力不可忽视。清华大学教授孙富春指出,具身智能的发展曲线呈“S”形,初期亏损是常态,未来将迎来跃升。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仲远也表示,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和世界模型是推动具身智能发展的关键。

总体来看,朱啸虎的批量退出行为揭示了人形机器人行业在商业化落地方面的困境,同时也反映了资本市场的理性回归。尽管行业热度不减,但资本的态度正在从狂热转向审慎,两极分化态势或将进一步加剧。未来,如何在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之间找到平衡,将成为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的关键。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