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难题不是管理,而是文化整合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难题不是管理,而是文化整合
2020年04月30日 19:30 财资中国
每晚七点半,一起看财资看未来

编者按:任正非带领华为从中国香港艰难开启国际化市场,到拓展俄罗斯和欧美市场时遭遇低谷和挫折,再到深耕非洲、布局东南亚,最后通过“以土地换和平”的战略转型进入“友商时代”,走向开放、合作与共赢的国际化历程。

尤其是在2019年遭遇美国的全面阻击时,华为转“正”海思芯片、发布“鸿蒙系统”、布局5G领域实现自救的艰辛过程更是凸显了华为的核心理念: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够走得更远,提前给最坏的打算做出应对方案,在遇到困难时就能从容应对。

华为国际化的历程虽然充满心酸曲折,异常艰难,但是其战略布局、指导方针、实现路径和突围方法等具有积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一本介绍华为20余年海外风雨历程的新书《华为国际化》,期望能够给已经“走出去”的企业家、处于转型困境中的管理者、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以及想要拓展海外业务的创业者等提供帮助。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尤其是通过跨国并购实现国际化的过程中困难重重,遭遇的阻力难以想象,甚至是全方位的,其中有地缘政治的因素,有市场竞争的因素,更有本土文化的因素。

在跨国并购的过程中,有不少成功的案例:联想收购IBM个人计算机业务,联想收购IBM低端服务器,联想并购摩托罗拉,吉利并购沃尔沃,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

然而,在成功并购的背后,还有一大批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遭遇失败。比如,中海油无奈退出对优尼科的竞购,中国海尔在美泰收购战中理智地退阵,华为收购连续五年亏损的英国电信设备厂商马可尼失败......

当我们反思并购失败的原因时,我们发现,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失败的一个惊人的共同点竟然是民意舆论导致并购失败。

《华尔街日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访的1000名美国人中,竟然有73%的受访者支持政府拒绝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既然选民已给予了清晰信息,议员就不需要对中海油“以礼相待”了。这些受访的美国人,主要就是接受了美国主流传媒的主导。这正是不同国家之间不同的文化所致。

不可否认,被并购企业所在国的公众舆论,无疑给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增加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事实上,被并购企业所在国的舆论,核心就是此次并购会不会影响国家安全,会不会引发就业水平急剧变化,会不会涉及产品知识产权等。如何减少这些舆论的阻力,中国企业事先完全没有一整套的具体针对手段。中国制造业以低成本著称于世,有的中国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竟然高调声称自己的价格只是对方的十分之一,如此价格造成了当地产业的恐慌,从而产生抵触情绪。a因此,阻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一个主因是所在国公众舆论而非“市场偏见”。

而且当并购遭遇所在国公众舆论压力时,中国企业的管理层不仅没有向所在国公众解释此次并购的目的和用意,也没有出席美国的媒体活动,尤其是具有辐射力的电视活动,没有花心思去拆解公众的舆论焦点,而他们的对手,在公众面前的可见度却极高,并购失败便在情理之中。

在跨国并购中,被誉为力挽狂澜的“杰克”船长——中远集团前董事长魏家福对此深有感触。

20世纪末,中远集团来到美国洛杉矶长滩市,准备收购一个废弃的军用码头。长滩拥有全美最大的集装箱港口,若能成功实现对这个码头的收购,将会是中远迈向全球化发展的重要一步。

当收购计划刚刚开始时,抵制并购的舆论就接踵而至。美国专家理查德·费希尔在《华盛顿时报》撰文将中远评价为“中国解放军的桥头堡”。在当时,《华盛顿时报》号称“美国政府护卫舰”,也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和五角大楼的政治风向标。多

年来,这份立场保守的报纸刊发了多篇对中国并不友好的文章,堪称“中国威胁论”的吹鼓手。

魏家福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时介绍:“就这个时报登了文章说中远是军队的,中远走私AK47,这些负面的报道一大堆。”

在此之后,其他美国媒体也跟着向中远发出了质疑。魏家福和新一届的管理团队认为,中远应该直面质疑,澄清误会。2001年,魏家福飞赴美国,亲自出面为该收购扫清障碍。一方面,中远按照美国惯例聘请了公关公司;另一方面,魏家福开始主动走进美国主流媒体。

中央电视台用一个专题报道了魏家福如何应对美国媒体,特别是《华盛顿时报》的质疑的:

大卫·桑德斯是《华盛顿时报》新闻部的主管。10年前,他采访了魏家福。据魏家福介绍,《华盛顿时报》的副总编带着7名资深记者人员采访魏家福。当魏家福坐下来以后,副总编就拿出录音笔放在魏家福面前,然后告诉魏家福,从现在起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出现在《华盛顿时报》上。不仅如此,《华盛顿时报》副总编还拿出了曾经拒绝中远并购的《考克斯报告》。

大卫·桑德斯坦言:“我们问了魏家福先生很刁钻的问题,然而魏家福先生并没有愤怒离席。”

众所周知,美国媒体的风格大都开放且犀利,在接受《华盛顿时报》的采访时,魏家福接受美国媒体的考验就开始了。

魏家福说:“《华盛顿时报》副总编看着我问我,你为什么敢到这里来?他说别的人来都是豆大的汗珠往下滚。我说我怕什么?我就是来告诉美国人什么是中远的。”

当结束采访之后,魏家福还是非常担心此次沟通的作用,2001年6月1日的整个夜晚,魏家福都在不安中度过。

天刚蒙蒙亮,魏家福把门打开一看,门上挂了报纸。魏家福一口气将整篇文章读完。

这下魏家福放心了,因为《华盛顿时报》没有曲解,而是刊登了采访魏家福时,魏家福所讲的原话。

在这份《华盛顿时报》上,中远的故事被放在了醒目的头版头条,文章的标题是——“中远,我们的目的只是盈利”。

中远跨国并购能够成功,还是源于魏家福对美国文化的了解。对此,魏家福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时坦言:“中远要想走出去,到全球运作,必须过了美国这一关,这就是我的战略。如果美国这一关你过不了,你还敢走到全世界?”

不管是华为还是中远的国际化经验,给中国企业家的启示是:在国际化市场拓展,尤其是跨国并购的过程中,不管面对的是国外的安全威胁还是民众舆论,都将影响国际化市场拓展,尤其是并购的成败。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家必须积极面对媒体的质疑,向所在国媒体阐释这次国际化市场拓展,尤其是并购的真正战略意图,这样的危机公关是必须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安全和民众舆论的借口就把国际化市场拓展,尤其是并购给否定了。

对此,时任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尼尔·沃林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坦言:“我们只关注投资项目是否有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因素,对其他问题我们不关注。”

美国沃顿商学院马歇尔·迈耶教授承认:“中国企业在美国确实有特别的障碍。”而且对跨国并购案例进行审查,并不是美国一家的专利,当中国五矿对澳大利亚矿产企业进行收购时,澳大利亚财长韦恩·斯旺曾怀疑,这会对澳大利亚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 以上内容摘自《华为国际化》一书,周锡冰著,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华为国际化》

作者:周锡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