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化是流水线出来的 “套娃” 吗?

青年文化是流水线出来的 “套娃” 吗?
2018年06月01日 19:10 新潮流MPLUS

与几位爱好时装的友人经常在一起讨论 “青年文化到底是什么啊?!” 诚然,这个与 Gosha、Vetements、Z 世代等 “反传统时尚” 元素一起出现的词,似乎并不确切指代某种现象,它更像是一个关于存在与归属的集体性实验。

当然如果你非要在下列举出如 “光头党”、“摩德族” 一样的 “亚文化” 必备元素的话,我大概能回答你金边眼镜、金属耳环、超长圆珠裤链 / 大铁链、贝雷帽、高腰裤、衣服塞腰、胶片影像… 这几大要素,但如果你要继续追问 “这些元素是为何存在的呢?” 我大概只能回答你:大概只是为了晒 Ins 照好看吧。

当然了这样的定义完全是我的口胡,不过确实相比穿跳伞装、M-1965、Biker Jacket,留特定发型的诸亚文化前辈来说,当下的青年文化欠缺一些指向性,比如说跳伞装是为了把朋克的烟管腿绑瘦一点,Mods Coat 是为了保护里面华丽的套装之类云云,但今天的超长号圆珠链、体操吊环款耳环,真的很难将其存在的意义说清楚,是混夜场的时候更令人瞩目吗?

不过  Gosha 一直是很明确的,就是旧苏联与俄罗斯交替时期的生活状态,以及足球、滑板运动对当时年轻人们的重要性,通过衣服和剪裁设定传递出来

不管它的概念有多大、多模糊,反正大家一窝蜂地开始进行 “青年化革命”,纷纷丢弃 “传统时尚” 的简约、暗黑甚至解构,翻找来自 70 — 90s 存在过的蛛丝马迹,拿出老爹款运动服、水洗牛仔裤改动一番便可赚到翻车… 就在时装迷骂 “何弃疗”,街头迷乐开花的大趋势下,Gosha 一发结业通告让众人的笑容逐渐凝固。

“PACCBET 见咯,我的朋友们”

相信所有人看到这一条,都会想问 “What’s Next ?!” 刚做的老爹牛仔、长裤链还没来得及上市啊!

我们曾在Gosha 甩手不干了,这意味着什么?中对 Gosha 有详细的探讨,其中就曾提及 “它今日的爆红,是遇上了时装界转风向、人们猎奇不同国家文化的心”,可见青年文化并不仅指俄罗斯,或者说东欧青年,因此虽然 Gosha 和他的品牌讲完了东欧故事,改攻碗池,但青年文化台风肯定不会就此偃旗息鼓。

“我心中超级有数”

作为 Gosha 背后的支持者,DSM 总舵主 Adrian Joffe 对当下年代的青年文化就表现出非常乐观的态度,他曾公开表示过非常看好年轻人脑洞大开的创意能量,并乐于提供资源帮助他们表达自己,而前者已经是诠释这种理念的最佳证明。在 Gosha 宣布停止新系列之前,他也流露过 “我在筹备新加坡 DSM 时发现了很有趣的街头单位,将会引入 DSM 平台。” 可见  Adrian 早已经运筹帷幄,找到了 DSM 流青年文化的 “继任者”。

早在 DSMS 开设时双方就已经有深度接触,Adrian 还特意发了多条 Ins 推文

这青年文化第二弹便是来自新加坡的 Youth In Balaclava,它是由一群造型很酷(见仁见智,老实说从在下眼中看是有点东南亚天团的调调)的当地年轻人于 2015 年创造的品牌,目前已经做到第五季度,扎根东南亚的街头生活的它与之前的东欧风完全迥异,不过创作核心还是围绕着那 “老几样”:胶片摄影、音乐创作、图像设计和服装造型,当然 Founder 兼 Designer Taufyq 还具有一定的摄影师属性(起码 Lookbook 和相关图像创作都是自己拍的)… 等等!

这个桥段是不是在哪听过啊?这怕不是个 DSM 青年养成计划 “套娃” 出来的吧?

为了挖个明明白白,我们马上点进 DSM 总坛一探究竟,然而迎接我们的仅仅是一本 Lookbook 和两件狗狗图案的 Tee 款的  “三点式”  阵容。

顺带一提,这两只狗狗也是强大,分别是美军一战时期的屡立奇功的战犬 — “陆军中士” Stubby;另一只则是大家相对熟悉的,曾代替苏联航天员首先冲出宇宙,为国捐躯的航天犬 Laika

寻遍网络上的蛛丝马迹,在下认为这 Youth In Balaclava 也只是创作节奏上和 Gosha 差不多,其实质却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 “青年文化” 光景。

#01

The Millennial Team

真正的千禧团队

Youth In Balaclava 的创作团队是相比 Gosha 本人更接近 “时下年轻人” 的一群男孩,或者说,他们本来就是。这并非一个学院派设计师集群,而是一个集设计师、音乐人、科学家、会计师甚至部队士兵组成的多元化小组,每个人地位平等,并不存在主设计师这种概念,任何人会于设计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解决方案。Taufyq 曾表示:“作为一个集体小组,我们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职业和喜好,因此也秉持不同的观点和自由度,因此我们的服装会是一种摒弃了传统条框的叛逆风格,这倒不一定是为了要批评以前的模式,只是希望我们自己能保持自己个性罢了。” 另外值得一提是,这群年轻人并不是那种遮脸拍摄、奢侈品牌加身的 Fuccboi,崇尚旧时代亚文化精神,时常以 Band Tee 造型出现的他们虽然是 “千禧世代” 的身,但却仍旧蕴藏着旧时代叛逆的 Real 魂。

#02

Hardcore

硬核青年文化

其实 Youth In Balaclava 这个名字本身就很 Hardcore,“匪帽” 代表了神秘、恐怖,甚至有某种意味上的宗教属性。这全因这群年龄从 18-24 不等的家伙一直听着地下音乐,崇尚硬核摇滚所衍生出的文化所赐,从 Youth In Balaclava 的官方主页,你就能看到他们 Push 的一大票专辑名单,类型涵盖 Hardcore、Melodic Hardcore、Alt-Rock、Pop-Punk、Crossover Thrash、Metalcore、Math-Pop、Dream-Pop、Avant Garde、Rap,基本都是重型、硬派的路子,其中大多更是非正规录制的 Demo 带,非常具有旧时代的传统硬核味道。

至于衣服方面,团队其中的几个专业设计院校出身的成员也喜欢摆弄旧衣服,拆解剪裁再做成新衣服。因为都是些初出茅庐的街头少年,所以他们完全没有 “专业时尚设计师” 那种 “传统套路”。眼下他们所做的 Traitors 2 $Ociety、Twisted Paradise、Stigma、Honey Memory 四个系列,从简单的 Band Tee,到格纹衬衫、破坏牛仔、社会套西甚至连身囚衣,款式设定五花八门(当然,也不是说反时尚的意思,像频频于成员身上出现的奇怪款墨镜、超长圆珠链依旧提醒我们这还是千禧年后的世界)。

而所谓的 “预览会”,也都是于天台、地库或者废弃车场等场所进行的,没有精美的餐点和迷人的鸡尾酒供应,也没有九头身礼仪为观众服务,甚至连个像样的座椅都没有!模特当然也是一水儿的素人,嗯,再一个 Real。

YIB 的 “屋顶秀场”

#03

Internet &Sociality

网络与社交性

虽然喜爱传统重型音乐,崇尚旧时代亚文化,但是终归 YIB 不是一个只会飞行的颓废地下摇滚团体,他们本质还是存在于网络时代的年轻人们。Taufyq,Kai 和 Delvin 三位主攻品牌服装的设计师会经常在 YIB 的社交账号 Po 出试做中的衣服、设计的灵感、刚刚买回的古着等等,Taufyq 也曾说过 “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棒极了,这跟社交媒体有很大关系,你的口袋里就装了一个高速处理信息的电脑,你要是想要知道什么,想知道我们最近怎么样,要做的不过是点击一下。这是过去十年间社交网络带来的改变,人们可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评估并进行改变,这是将我们与前几代人区别开来的一点。”

YIB 自制 Zine

另一方面,YIB 也藉由胶片摄影展现真实的新加坡所代表的平等和多样性,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环境美好、有着良好秩序的国家,但 YIB 成员更愿意表达这样的新加坡并不代表无趣,他们希望照片中记录的,能够表现这座城市的另一面,传递给人们一种有关诚实、美丽,加上一点挫败和绝望感,但始终无所畏惧的态度,很好,2 Real 再加一个 Real。

说到这里,又回到那个最初提到的问题 “现在的青年文化是空洞的概念吗?” 在下不否认芸芸品牌中有相当一部分浑水摸鱼者,但是,前有 Gosha Rubchinskiy、后有 Youth In Balaclava,只要创作者脑中有自己的积淀,能讲好真实的故事,做出日渐精进的作品,让人们满足对外国道地文化的猎奇心,就已经很好了吧。毕竟再怎么说时装只是表现的形式,当下的设计师也不是小说作家,只是一个传播风尚、态度的载体,必须纠结是否戴耳环、是否把衫塞进高腰牛仔中、设计师来自哪所院校、是不是会拍出艺术的作品等等这些,真的那么重要吗?

图片来源:google / youth in balaclava

更 多 精 彩 潮 流 內 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