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悦己,无须权衡利弊 与编剧李潇聊聊新《玫瑰的故事》

玫瑰悦己,无须权衡利弊 与编剧李潇聊聊新《玫瑰的故事》
2024年06月19日 17:53 时尚芭莎

根据亦舒原著小说改编的新剧《玫瑰的故事》刚一上线,就热搜不断,成为全网热议的话题。原因无他,出演绝对女主玫瑰的是“仙女”刘亦菲,她与黄亦玫这个角色不仅仅是贴脸那么简单,而且在戏里戏外形成有文学意味、值得回味的互文关系,一个女性如何接纳自己,与自己和解,认识美并超越美,达到精神自洽的境界。除此之外,剧版对于原著小说大刀阔斧地调整、改造,又让“是不是魔改”成为书迷与普通观众见仁见智的话题,随着声量的酝酿、发酵,甚至一些奇葩的解读也出来了,比如庄国栋疑似“妈宝男”的情节,就让部分网友想到现实生活中直播界某对母子的经历等等。

最正宗的解读只能来自创作者,于是,《时尚芭莎》第一时间联系到该剧的编剧李潇。她是1981年生人,与《玫瑰的故事》小说同年。她详细回答了我们在全网精选的8个问题,不难看出,如她所说,虽然刚拿到亦舒项目的任务时“头皮发麻,觉得发怵”,不知道如何下笔,可是随着案头工作的推进,她就像故事里的男女,听说玫瑰、结识玫瑰并“爱”上玫瑰,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玫瑰美,因为她是一个纯粹、天真、生动的人”。这是她的结论。

Q

A

时尚芭莎

李潇

Q:原著小说的黄玫瑰是一天班都没有上,为何黄亦玫(剧版名字)要上班?

A:黄玫瑰这个人物在一众“亦舒女郎”中是比较特别的存在,大家对于什么是“亦舒女郎”有一个普遍的画像,比如事业有成、有独特见地、穿着开司米等等。但是玫瑰不太一样,即便在“师太”的所有作品里,她的美貌都是突出的,你没有办法去想象,她从头到尾都很优秀,学习好,学了很多技能,还考过律师证,但就是没有上过一天班,反倒剧中苏更生更像标准的“亦舒女郎”。

故事诞生在1981年,与我同岁,现在我要搬到内地,放在北京这个城市,甚至具体到清华大学,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在千禧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女性对自己的期许也跟以前很不一样,很多很细细密密的东西全部都需要改变。关于上班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如果继续延续原著,玫瑰是一天班都没有上过的大家闺秀,那么她对爱情的投入只会让观众觉得更加遥远和风花雪月,与我们的关联性在哪里?所以,“上班”反而让玫瑰与当下的我们更贴近一些。

Q:因为是刘亦菲出演“玫瑰”,是否让一切戏剧性都变得合理,宣扬了“颜值即正义”的价值观?

A:关于玫瑰的美,小说特意提了一点,就是她不光是男人爱,就是女人有时候怀着嫉妒的心态冲到她面前,也会被她折服,暗暗惊叹,喜欢上她,这种魅力就不仅仅是美貌造成的,我觉得还有气质、品位等等因素混合在一起产生的效果,不能混为一谈。我很庆幸这个角色是刘亦菲出演,因为是她演,让原著中的玫瑰更合理了。书里的人物是有一些灰调的情节,放在电视剧里就不适合让所有观众看。

在剧本讨论阶段,我跟刘亦菲有很多的交流,第一次见面我跟大家一样就感受到她的美,但随着相处多了,就感受到为何女性也会欣赏她,就是因为她的美对同性别来说是没有进攻性的,我们不会觉得好像被一个大美女威胁到什么。

刘亦菲的美很正很纯粹,没有丝毫邪魅或者诱惑的部分,是全然接受自己并且包容周围环境的天真,像孩童的娇憨。

看着刘亦菲,你会觉得这个女孩的眼神非常干净,没有那种乱七八糟、复杂的东西,简单说就是美得很正。

不仅如此,现实生活中的刘亦菲跟剧中的玫瑰一样对待工作是非常认真的,无论是对剧本每一句台词还是每次出场的服装,她都会有自己的要求,希望做到最好,那从我的眼光看,这样美的人还那么认真,有什么不服气,她演的剧并不多,走到今天的国民度就不可能只是靠颜值。

Q:为什么在剧中庄国栋和黄亦玫的吻戏那么多?

A:原著小说所有关于玫瑰的恋爱经历其实都是借他人的叙事给读者看的,我只能自己去揣测作者的意图,为什么要给玫瑰设置一个庄国栋的男人呢?我的理解,庄国栋是黄亦玫的劫难,所以初恋一定要是旗鼓相当的男人。

在剧本中,我写了这么一句提示,看到他们俩的时候,就像看到结婚蛋糕上站着的两个小人儿,当然不管这小人多么精美好看,最后也会随着宴席的结束而被拔出蛋糕,不知道扔哪里去了,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暗合这一段感情。

关于吻戏多,我想说写的不是我的、你的初恋,不是张三的,也不是李四的,是玫瑰的,这一对都拥有“大杀器”的金童玉女,除了趣味、智识相当,身体上也一定非常合,互相吸引。

Q:玫瑰第一次在关系中感受到挫败感,就把庄国栋的家给砸了,有不少观众觉得会不会太疯太狗血了,不像是她能干出来的?

A:其实这是完全尊重小说的故事写的,虽然亦舒只寥寥几笔带过去了,还写到庄国栋去找黄振华“索赔”,意图是敲山震虎,你妹妹太任性了,把我家给砸了。那在剧版中,这一段就有了充分的展现,但我不觉得它很悬浮、狗血。有深刻恋爱经历的女孩应该都有感受,就是你爱的男孩居然不回你电话,什么都不回,不理你,此时你受了委屈,满肚子都是纠结的情绪,就像马上要爆发的火山口,否则这团火就会把自己“吞噬”。

而且我可以跟大家分享,我是1981年生人,我们这一代人年轻时谈恋爱很多就是这样“要死要活”的,恋爱大过天,是有过很极致的理想主义,一定要充分沉浸在恋爱的感觉中,只是人到中年成长了,才意识到原来爱情并非世界上唯一重要的东西,我把我,还有我另外一个编剧搭档的恋爱感悟写进去了,其实不少同龄朋友在看剧时就说,玫瑰这段不就是我吗,都要怀疑是不是有摄像头把当时的情形录下来了。

电视剧播出后,收视第一次破三万时,我就跟搭档说,以前爱过的人、受过的伤、流过的泪,现在看来都值了。

Q:为什么让佟大为出演黄振华,效果太“接地气”了,让人秒回《奋斗》?

A:其实在剧本阶段写“黄振华”这个角色的时候,我想的就是请佟大为来演,跟他合作了两次,非常欣赏他,觉得他一定能演好,所以就跟导演说一定要请大为老师。我需要写一个这样接地气,特别有北京范儿的大哥,来补充、丰富玫瑰的烟火气,跟观众拉近距离。

这里讲个设定,原著小说叫黄玫瑰,我觉得反而太突出美艳的意思,剧里就改成黄亦玫,也符合她出生在清华大院的书香世家背景,黄振华是很疼爱这个妹妹的,但又像北京爷们一样,嘴比较碎,他只允许自己“欺负”妹妹,别人是绝对不行的,他打小就喊妹妹“煤球儿”,被妈妈拦住了,说这样叫女孩子不好听,还不如叫玫瑰呢,就这样玫瑰成了小名。剧中也写到,周士辉是不能叫她玫瑰的,只有亲近的人,亲人或者爱人可以叫。请大为老师来演哥哥,目前看很多观众不是也磕起他和苏更生的CP。

Q:香港导演杨凡拍的版本中,是让周润发一人分饰黄振华和傅家明两个角色,是不是暗示故事文本里有“骨科”(网络用语,兄妹恋)情结?

A:我只能说杨凡导演是很懂师太的,也有超强的解读能力。在书中,黄玫瑰人生阶段的变迁很多都是借哥哥之口来转述的,而且哥哥对她经历几个男人的态度,基本上可以看成是师太的态度,比如庄国栋的自私,傅家明身体不好是硬伤,特别是方协文的平庸,在黄振华看来根本配不上妹妹,因为他,妹妹过上了师奶的生活,要买地摊衣服穿,身材发福穿不上少女时的华服等等。

在书中,傅家明和黄振华,可能两人在一起加加减减就接近亦舒心中完美男人的样子,在电影版中,大胆地让周润发出演玫瑰生命中重要的两个人,等于说比较隐秘、不确定的文学性公然于众。到了我们电视剧版,这种很私人的文学性情结就没办法拍出来,大多数观众也不会接受这种挑战。

Q:为什么一定要为苏更生这个角色安排童年被性侵的家庭背景,会不会破坏某种精致、体面的氛围感?

A:这是我一定要坚持的部分,首先从戏剧结构来说,玫瑰诞生在非常好的家庭环境,父母都是温文尔雅的高级知识分子,即便是这样的家庭,也不是说成长一蹴而就,一个女孩一样要经历恋爱的劫难,遇到一些人才可能真正独立、成熟起来;同样,苏更生有这样痛苦的原生家庭背景,但也靠自己走出来,比玫瑰更贴近亦舒女郎的标准,现代、独立,那我的意思就是说,

不管是什么家庭背景,女孩的成长都是不容易的,但也是都有希望,有可能活成理想的样子。

另外,在我写另外一部现实题材剧本时,去北京的检察院做了卷宗调研,就看到不少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件,就意识到,原来别说一个漂亮、好看的女孩哪怕是普普通通,成长过程中都有危险存在,作为编剧,我保留了这个情节,觉得有责任去提醒观众保护自己和同性别的朋友、家人、孩子。

Q:为什么不聚焦玫瑰一个人物,还要花笔墨去写其他人物的恋爱,这样会不会让人觉得在“注水”?

A:可能有些铁杆的书迷会觉得我们现在的版本是“魔改”,首先有些情节就是没有办法拍出来,展示太多人性的阴暗面。比如玫瑰深知自己的魅力,是接受周士辉的约会,当时周士辉不是马上要结婚,是已经结婚了,妻子关芝芝身怀一对双胞胎,马上就要临盆;还有认识庄国栋的时候,对方不是单身,也有未婚妻等等,所以按照今天观众的视角,玫瑰的确破坏了别人的家庭或者关系,所以这些都要删掉、改掉。

另外,从一个电视剧的容量来说,如果我们真的只写玫瑰这一条线,其实还是单薄的,在今天的剧集里是没有办法想象的,恨不得三四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线,而我们主要只写了黄振华、苏更生这一条副线。

以及我也想尝试写一个女性群像,亦舒的作品隔了那么多年,还能在今天有话题、有热度,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故事是以女性为绝对主角的,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栩栩如生、充满光泽。

所以在剧中,有玫瑰一人是不足够的,还有苏更生、姜雪琼、白晓荷等等,头两集中的关芝芝在后面的剧情里还小出现了一会儿,有了新的成长。她们是亦舒女郎精神在今天的延续和发展。玫瑰之美,在于她是一个纯粹、天真、生动的人,剧中其他女性也是,是各美其美。

监制/王晓白

采访/钱德勒

编排/郑皓铭

-·-

芭莎打造的 Shark Girl 时尚单品,时髦人士都爱的吸睛宝贝就藏在这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