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李捷:夯实万兆基础,绘5G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华为李捷:夯实万兆基础,绘5G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4年06月14日 17:14 通信产业报网

6月6日,当历史的脚步迈进5G商用五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正迎来新里程碑。

五年来,5G如同燎原之火,迅速燃遍了神州大地,将高速、智能的网络服务带给了亿万人民。我们见证了5G从概念走向现实,从试点走向普及,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重塑了社会的沟通模式。在这五年里,5G不仅成为了连接人与人的桥梁,更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值5G商用五周年之际召开的第三届移动网络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华为无线产品线副总裁李捷以《创新领航,绘5G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题,详细介绍了中国在5G发展方面所取得的领先成果,特别是“信号升格”与5G-A的出现,让中国的移动通信网络正从单纯的网络部署逐步走向全场景的“点、线、面”深度覆盖。

“信号升格”,从网络部署到深度覆盖

从2G跟随,到3G突破、4G并跑,再到5G领先,过去五年中,中国建设了全球规模最大、用户最多的5G网络。

截止2024年四月,我国5G基站数从2019年末的15.3万增至2024年4月的374.8万,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1.7%,在全球5G基站部署量占比超2/3,中国在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高质量网络的普及和进步不仅提升了网络速度和稳定性,还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创新和转型,带来全业务的持续升级与全场景的生产生活变化。

如高质量网络使得日常信息交互体验从传统的2D平面界面转变为更加沉浸式的3D体验,无论是观看3D视频、进行3D游戏还是参与虚拟现实社交活动,高质量网络都为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交互乐趣。

家庭生活上,高质量网络也推动了智慧家庭的快速发展,家庭拥有了一个智慧中枢,可以集中管理各种智能家居设备,使得家居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家庭信息传递也更加敏捷。

出行领域,5G车联使得出行体验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智能座舱的设计趋向于大屏和多屏,为乘客提供了丰富的娱乐选择,同时,车、云、路的协同工作提高了出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在行业生产上,5G网络的高速度、低延迟和大连接数特性使得生产制造过程更加高效和精确。

可见,从生活娱乐到核心生产环节,5G都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重塑和创新的机遇,也都驱动着5G网络对于深度覆盖的必要性。

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的通知》的发布,体现了中国正致力于为广大用户和行业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移动网络使用体验,以支撑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再次明确了移动通信先导性的战略地位。

“5G网络建设从关注覆盖转变为更加关注业务感知体验。‘信号升格’行动推进了移动网络全场景的‘点、线、面’深度覆盖。”李捷强调,5G-A的时代来临,带来新的网络能力,更大的上行,更低的时延,更精准的定位,将带给用户更加多维的新体验。

夯实万兆基础,让“点、线、面”落到实处

5G的大规模商用让业界开启了5G下一阶段演进技术研究和探索,今年是Rel-18标准冻结之年,作为5G-A的首个标准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5G-A将带来更快的传输速率、更低的时延、更广泛的连接能力等优势,适用于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如5G-A将比现有的5G网络带来大约10倍的网络能力提升,除了速度提升,5G-A还在延迟方面进行了显著改进,对于实时应用如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至关重要。作为5G的升级,5G-A通过全场景的技术创新夯实万兆基础,将“点、线、面”落到实处。

也正因此,发展5G-A需要更为坚实的基础网络承载。对于产业链来说,不仅需要通过创新提升每个赫兹的效率,还要面对更多的频段,更复杂的组网,更多样的业务引入的情况下,着力通过网络技术,保障每个比特,实现网络和业务的深度协同,提升用户感知。

作为全球首个发布5G-A全系列解决方案的设备商,华为通过在“宽带、多频、多天线、智能、绿色”五大基础能力上实现创新,助力运营商高效构筑5G-A网络。

通过在5G-A网络的不断深耕,在李捷看来,面向5G-A时代的网络应该具备五大特征。即频谱是网络基础、最大化频谱价值是方向、智能引入基站是手段、兑现多维确定性是目标、网络智能化运维是保障。

作为确保网络容量和性能的关键,华为在5G-A解决方案中注重提升频谱效率,如通过发布业界首个双频64T MetaAAU等设备,华为实现了高低频共覆盖,配合多载波技术,能够提供高达5-10Gbps的下行体验,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需求。

同时,面对不同频谱不同覆盖能力,华为通过有源和无源的端到端创新,利用自研新材料引领了ELAA多天线技术方向,能耗不增,性能翻倍,实现多频覆盖对齐中频,创新提升了频谱效率,MBSC实现了频谱池化管理,聚合TDD和FDD多频,再造百兆大带宽,多频融合构筑万兆体验。这些都成为运营商部署5G-A的必要选择。

智能化浪潮下,华为通过智能引入基站,根据用户模型、数据特征等进行建模,实现业务智能识别感知。通过智能模型完成不同类型业务的分流,保障高价值业务和低空经济等特定业务体验,让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万兆网络带来的多维体验跃升。

今年以来,在产业的通力合作下,5G-A技术的商用部署和行业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中国乃至全球多家领先运营商相继发布了5G-A商业计划和应用实践,多个标杆城市已启动万兆城市的建设,华为5G-A产品与解决方案也已经在中国诸多城市实现“多点开花”。

如湖北移动携手华为在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政务中心完成华中地区首个5G-A室内LampSite X 三载波商用网络部署;济南联通携手华为打造全国首个高铁站5G-A 3CC精品示范区;安徽电信携手华为打造省内居民区场景首个2.1G 8T8R + 3.5G 3CC 5G-A连片商用精品网。

李捷强调表示,5G-A是迈向万兆的网络基础。高质量的网络将带来更加确定性的用户体验,2024年5G-A正当时。

后记:驱动5G向“A”,新质生产力的“暗线”

当我们回望过去五年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不难发现5G技术已经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基石,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5G不仅成为了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名片”,更在多个方面展现了其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推动我国数字技术创新由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

目前,全球领先运营商都已相继启动5G-A商用进程,超过30家运营商已经完成相关技术和应用验证。这无不表明全球运营商对于5G-A技术的认可和期待,新一轮的“科技竞赛”正悄然上演。

技术的脚步不会停歇,我国移动通信的创新与发展正如一场持久而充满激情的“长跑”。对于中国,驱动5G向“A”发展,正是探寻新质生产力的“暗线”。这条“暗线”并非显而易见,驱动5G向“A”并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升级,更是一场深层次的产业变革。它需要我们重新审视现有的业务模式,探索新的商业机会,以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

在这个过程中,产业链各方的紧密合作显得尤为重要。运营商、设备供应商、终端制造商以及各行各业的应用开发者需要携手共进,共同推动5G-A技术的商用进程,才能充分释放5G-A技术的潜力,将其转化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正如李捷表示,华为将继续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推动5G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应用普及,激发新质生产力,撬动更大规模增长新空间,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经济效益,助力中国和全球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