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观察家》认为,延迟退休的老龄化大背景之下,社区商业大有可为,尤其是社区超市业态,理由主要有以下三点。
劳动力供给
延迟退休会为社会增加了劳动力供给。
社区商业,尤其是社区超市业态,则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业态,延迟退休所增加的临近退休劳动力,比较“适配”社区商业,可能会在人力供给端为社区商业带来活力。
首先,这有助于稳定成本。
劳动力供给增加有助于稳定人力成本,当下,人力成本是社区商业的第一大成本。
其次,社区商业用工灵活,且做的是与人、与顾客打交道的服务性岗位,契合“临近退休”劳动力。
像社区超市可以按小时数来灵活雇佣员工,员工在卖场内做的是陈列、清洁、服务顾客、收银等方面工作。
第三,就近就业。
延迟退休所增加的劳动力供给,他们会更愿意在家附近来工作,而不是长距离通勤工作。
最后,场景契合。
社区业态,比如社区超市服务的都是居住在社区的家庭用户,家庭服务场景契合延迟退休所增加的劳动力供给。
二
社区市场放大
根据相关数据,2023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97亿,占总人口比重21.1%。65岁以上人口超过2.17亿,占比15.4%。
如果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延迟退休或意味着中国人未来寿命会持续增长。
这有助于形成一个更好、更大的社区市场。会带动社区商业总盘的增大。
因为人随着岁数的增加,活动半径会持续缩窄,一方面,他们会就近在社区附近购买一日所需。另一方面,根据一些发达市场,比如日本的经验来看,岁数大后会产生一个人口集聚效应,人们会从城市外围向城市中心区域聚集,以获得更便利更集约化的医疗、社交、饮食等服务,这会扩大社区商业的市场大盘。
三
增量:服务潜力
从《商业观察家》早前对养老市场的调研来看,目前的养老市场还没有养成为服务付费的习惯——人群其实需要一些服务,比如需要陪伴性的服务,但他们希望这些服务是免费的。这导致养老服务市场现阶段很难通过营销来拉动。
但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消费习惯。随着70后、80后等成长于市场经济时代下的几代人的逐渐老龄化,他们对付费购买服务的接受度是更好的,因为他们养成了付费购买服务的消费习惯。
这意味着社区商业的服务市场会放大,成为市场新增量。
现在,这一块,相关的服务能力其实还是市场空白。
比如,在线上,美团是做服务电商起家,能力很强,但它服务的是年轻人,它的到店到家业务的目标用户群都是年轻人,美团证明、并教育了这波年轻人为服务付费。
然而,当这波年轻人老了后,美团能跟上用户群的新需求吗?
不一定。
因为在供给端、在履约端,不同年龄层的需求都不一样了。像美团这样的公司,千亿级的资金体量所砸出来的面向年轻人的供给端能力、履约端能力,不一定能在老龄化人群中适用,不一定在未来还能构建出巨大的竞争门槛。
在线下,当下的社区商业还是走得相对比较艰难。
商铺租金贵、人力贵,成本压力大。而应对成本压力,社区商业的商品往往要卖高毛利,这导致订单量又受限。
加上现阶段社区养老市场还没有养成为服务付费的习惯,很多服务性项目没法大规模市场化推展,支撑不了“盈利模型”,进而,当下的线下社区商业业态其实还处在一个“未完成”的状态。
由此,这也造成中国线下社区商业还没有出现做得特别大的企业。
不过,随着70后、80后人群的“老龄化”,这一切可能都会有所改观,因为这代人已经被证明是愿意为服务付费的,他们也成长于“消费悦己”时代之下,这些将会支撑社区商业业态的迭代与持续发展。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