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怎么破,美团到店组织调整

供给怎么破,美团到店组织调整
2025年03月10日 23:57 颜菊阳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发布内部邮件,宣布原到店综合事业部更名为服务零售事业部。该事业部下辖的原休娱和丽人业务部更名为乐生活业务部、原Life Event业务部更名为易生活业务部、原到综中小城市发展部更名为中小城市发展部。

到店综合事业部(不含餐饮酒旅)是美团在服务零售上的核心板块之一,承担着“万物”通过美团提供的软件服务来到店的职能。主要做本地线下非餐饮酒旅业态的线上化(技术服务费)、订单交易的数字化(交易佣金)、高毛利数字广告营销业务,以及金融业务。它是一个轻资产“现金奶牛”部门。

对于美团此次更名调整,未来值得关注相关业务动向,可能会有以下五个方向。

一、对齐。

通常来讲,对一个事业部做更名处理,很多情况下,是觉得原来所做的定义,有点小,不利于把市场做大,满足不了继续发展壮大的需求。

有市场人士对《商业观察家》称:“我的解读是美团要与政府部门统计口径对齐,现在相关部门也叫服务零售。美团的投资部门也按商品零售、服务零售来划分。”

2025年1月24日,商务部对外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达46.1%,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二、品牌升级。

美团此前也有通过更名来做品牌升级、定位调整的先例。比如,小象买菜之前改名为小象超市,就是从买菜场景的线上化业务跨向了综合超市线上化业务,从小型前置仓模型跨向大仓模型。

而这,将意味着,改名后的服务零售事业部,后续将可能会有一些业务,或人事调整。

三、内部整合。

在上一大轮美团组织调改前,到店综合事业部是由张川领导的到店事业群分管,随后,美团将到店事业群与到家事业群的主体业务进行合并组建了本地核心商业板块,由王莆中担任CEO。

成立本地核心商业业务板块后,美团内部一直在做整合,比如,在餐饮业务方面,美团的到店餐饮与外卖事实上已经合并了。

整合有利于破“小闭环”,有利于降本增效,并能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来发力市场。

美团到店综合事业部更名服务零售事业部,一些市场人士对《商业观察家》称,这背后,美团可能也有整合团队的考虑,也可能有相关业务整合打通的意图。

四、破局供给。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称:“从商品消费来看,主要问题是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偏弱,需求端是主要矛盾。服务消费的主要矛盾,是供给端,主要是优质供给不足。”

影响服务零售做大的主要问题出在供给端,那么,美团此轮的名称更迭背后,可能就有做大做强供给的考虑。

现在的电商市场,有一个问题是,商家“上线”数量的同比增速是逐年降低的,很多类目领域就在2%左右了,这影响到平台电商的市场增速。

那么,供给要怎么做大,可能有多种方式,比如可以通过内部降本,来降低商家准入门槛,进而吸引更多商家及活跃交易等。比如通过名称的改变,可以来强化服务精神,既让团队更富于使命感,也提升平台服务商家的能力,回归服务业的经营本质。还比如通过更名与背后可能的业务调整,来增强优质供给的创新能力,做好精品生活指南。

五、竞争需要。

相对于餐饮商家,美团对服务零售本地商家的“捆绑”程度与能力,相对没有那么深。所以,在本地生活的服务零售业务层面,美团当下面临抖音、小红书等新老玩家更激烈的竞争。

美团的流量没有抖音大,很多服务零售领域的商家,会选择把“促销低价套餐”留给抖音平台,导致过去一段时间,抖音的一些服务产品价格要比美团低。那么,美团就需要做好“集单”能力。

美团的潮流引领能力也没有小红书强,过去,《商业观察家》接触过的一些服务零售领域的商家,似乎都觉得小红书的“潜力”大。那么,美团就需要做好内容,做好潮流引领。

如果失去潮流引领能力,美团也将失去流量空间、毛利空间与客单价增长空间。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