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专属马拉松,是“伯乐”济南对“千里马”的最好期许丨黄河时评

一场专属马拉松,是“伯乐”济南对“千里马”的最好期许丨黄河时评
2024年06月16日 17:56 济南时报

以“城”相许、以“礼”相待,济南人才工作已经到了下一个阶段!

6月16日,第二届泉城大学生迷你马拉松暨2024高校百英里接力赛(济南站)在济南华山湖畔完美收官。作为一场“人才专属马拉松”,本次比赛的人数和规模都有所突破:报名人数超过5000人,国内190余所高校的青年人竞相参与,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参赛选手占比高达86%。“高学历马拉松”实至名归。

当下,马拉松比赛可以算得上是城市的超级IP,本次的迷你马拉松与高校百英里接力赛的强强联合,在济南的夏日舞台上演了一出好戏。在万众瞩目的城市特写镜头下,它浓缩了热情好客的济南,以更温和的画面呈现了济南人丰富、松弛的生活。

它不仅是一场竞赛邀请,更是一场奔跑中的文化体验。从被动传输到沉浸式感受,“伯乐之城”济南为它寻找的“千里马”提供了一场全方位的观感呈现。人才、竞技与城市符号三元素的有序叠加,让济南这场专属马拉松有了更具象化的展示。

此时此刻,“重才、爱才、惜才”背后也多了更深远的意义:越青春、越开放,越包容、越发展。

一场比赛牵动的产业链条

盛夏的济南,正值“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美好时节。6月12日,济南首个“海右人才日”的启幕,标志着为期一个月的第二届“海右人才节”正式开始,而作为“海右人才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届泉城大学生迷你马拉松暨2024高校百英里接力赛(济南站)自筹备之日起就备受瞩目。

如果究其缘由,我们或许能参透其中一二。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马拉松被视为中国体育经济的蓝海,见证了赛事和参赛人数几何级的增长。艾媒咨询分析师指出,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人口将达到5亿人,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环节,马拉松产业规模也将持续扩大。

“跑步带给我的,不仅是运动时的愉悦,突破桎梏的痛快,还有奔跑时跃动的心跳,让人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活着,更重要的是排除杂念奔向终点的专注。”一位跑步爱好者在参加完泉城大学生迷你马拉松后,在社交平台如是说。

“少与人纠缠,多看大自然”,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自我排解压力的“口头禅”。在更追求自我个人获得感的当下,户外运动能给予爱好者的情绪价值已经凸显开来。

这场比赛也可以说是青年人的“周末团建”。为此,组织者特意选址济南华山历史文化湿地公园,作为济南的古八景之一“鹊华烟雨”的所在地,它曾被元代的赵孟頫记录在名画《鹊华秋色图》中,华山更是凭“一峰独立,平地拔起”之势,为济南胜景“齐烟九点”诸山之首。青年人奔跑活力的汗水肆意释放,相信会成为“鹊华秋色”在当代的最好注脚。

领略城市风情,“打卡”城市经典地标和热门景区,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再到参赛的交通费、住宿费……这都成为围绕“跑马热”形成的庞大产业链。它不仅是一扇展示城市文化魅力的“窗口”,还是增强城市发展新动力的“引擎”。因此,即便是抛开“马拉松”这块招商的金字招牌,它也有支撑其高速发展的应有之义。

人才、校友经济是未来的“蓝海”

作为高校资源丰富的省会城市,校友是济南的独特优势和宝贵资源。对于“高速奔驰”的济南来说,创新无疑是持续迸发推动力的重要“原料”。这其中理应包括人才政策。

当下,校友经济是公认的“新蓝海”,如何将校友情感与经济发展脉络相关联,是城市相关决策者的一重挑战。

“海右人才节”理所应当地聚焦了人才经济和校友经济,这也在本次马拉松比赛中有所展现——除了在校大学生外,还有多支国内知名高校的校友队伍组团参赛,这场校友们与济南的“集体团建”背后的含义不言而喻。

济南市中财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融资部负责人薛丽君跟随山东省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前来参赛,2023年年底,她刚刚从北京回到济南工作。薛丽君认为,校友圈是帮助她更好认识济南的窗口,不仅如此,优质校友已经成为她拓展人脉资源的重要渠道。这次参赛,优质的赛事保障让她感受到了济南办好活动的热情和决心,也让她看到了更休闲、宜居的济南。

或许,能真正吸引校友的,不是生拉硬拽的照本宣科,而是靠走心的服务、优良的环境和蓬勃的劲头,通过校友口口相传,增强更真实可靠的美誉度。

“青春气场”与“城市气场”的双向奔赴

一场马拉松比赛的筹备、组织,也是城市软实力体现。赛事正是传递泉城形象、展现城市风采、传播城市文化的一扇窗口。换个角度看,这也是青年人从另一个维度认识济南的渠道,是城市生活的另一面,是快节奏生活后消遣方式的展现。两个维度相加,才是更立体的济南。在这个以赛互动、与城市对话交流的平台,实现“青春气场”与“城市气场”的双向奔赴。

没有任何人可以低估济南对人才的渴望和诚意,以“天下泉城、人来无忧”为城市品牌的济南,正以满满的诚意用心汇聚天下英才。诚然,“无忧”恰是济南人怡然生活的具体诠释,也释放着济南从事业到生活,从真金白银的支持到真情实意的关怀。

一场“人才专属马拉松”的鸣枪开跑,也彰显了有着雄厚的人才基础、浓厚的城市氛围的“伯乐”济南,以丰富的系列活动招揽“千里马”的信心和决心。

除了真金白银的铁杆政策,一座城市的软实力也是吸引人才的应有之义,当人才发展的软环境不断优化升级,当地产业和经济活力随之提升,人自然会来。换句话说,人才政策只有不断迭代方有竞争力,才能开启“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

奔跑的济南,召唤爱奔跑的你,一起奔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