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国产芯片传三大利好,万亿市场即将起飞?

重磅!国产芯片传三大利好,万亿市场即将起飞?
2020年05月27日 18:11 1718528241

今天很高兴,连续听到几个好消息,都是关于半导体(芯片)方面的,迫不及待想跟大家分享!

-01-

华为的三条路

自打美国商务部宣布升级对于华为的出口管制之后,华为安危牵动国人,也影响股市,华为一举一动在在股市都成为热点。

(1)紫光展锐和联发科的破局

市场讨论,华为设计可以交给紫光展锐或者联发科,以对方的名义委托芯片代工企业生产。

紫光展锐部分,昨天我已经说过,紫光展锐的高管已经大部分换成华为海思的研发高管,将来紫光展锐可能就是华为海思的替身,完全可以专为华为量身定制。但是也要更正一个错误,紫光展锐不是紫光国微旗下的公司,而是同属于紫光集团。

(2)传华为说服台积电三星设立非美设备生产线

现在半导体设备市场真正独家供应的其实就是荷兰ASML的EUV光刻机,其他都有欧洲、日本等地的替代产品,从这条传闻的内容看,台积电、三星完全可以把生产线中的美国设备更换为非美设备,绕过美国管制,实现非美化。

当然这可能会得罪美国,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做不做的问题,这一条对中芯国际完全适用,中芯国际可以建设非美设备的芯片生产线,同时并不公开与美国撕破脸。

(3)5G+云改变智能手机

把智能手机仅仅作为云计算的终端接收设备,计算和存储功能由大型数据中心解决,并通过5G网络高速传输。这依赖5G网络和数据中心的大量铺设,这恰恰是国内新基建发力的重点领域!

一旦中国新基建大量投入使用,现在对于手机极高的运算能力要求就不存在了,根本解决了高端手机不断追求手机运算能力,芯片制程不断升级,利润为芯片代工企业和设备制造商攫取的局面。

这个方面我稍微解释一下:

现在的智能手机相当于家家拥有一台高能发电机,今后的智能手机相当于只要连上电网就行,完全不需要发电机,这将是巨大的运算能力的节省。

对于数据中心来说,芯片大一点,耗电多一点根本不是多大的问题,用28nm的芯片足够,可能还会因为晶体管尺寸大,芯片长期运行的稳定性更好。即使需要往更高制程升级,也并不那么急迫,给自主研发留下充足时间。

-02-

半导体的新路径

虽然我很关心华为,但我更关心的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5月26日,北京元芯碳基集成电路研究院宣布,由该院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彭练矛和张志勇教授带领的团队,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解决了长期困扰碳基半导体材料制备的瓶颈。

目前,大到航空航天、金融保险、卫生医疗等领域,小到智能手机、家用电器等数码家电所使用芯片绝大部分采用硅基材料的集成电路技术,该项技术被国外厂家长期垄断,国内电子产品所需要的芯片则大多依赖进口,也是美股卡我们脖子的重要一环。

采用硅以外的材料做集成电路,包括锗、砷化钾、石墨烯和碳,一直是国外半导体前沿的技术。

而碳基半导体则具有成本更低、功耗更小、效率更高的优势,更适合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而成为更好的半导体材料选项。我们的碳基半导体研究是代表世界领先水平的!

与国外硅基技术制造出来的芯片相比,我国碳基技术制造出来的芯片在处理大数据时不仅速度更快,而且至少节约30%的功耗。

A、由于碳基材质的特殊性,它能让电路做到像创可贴一样柔软,这样的柔性器械,如果应用于医疗领域将使患者拥有更加舒适的检查体验;

B、因碳基材质特点,在一些高辐射、高温度的极端环境里,采用碳基技术制造出的机器人将更好的代替人类执行危险系数更高的任务;

C、碳基技术若应用到智能手机上,因其拥有更低的功耗,将使待机时间更加延长,延长时间是多少呢?3倍!且手机开多少个程序都不会出现卡顿。

除了这种技术我还关注两项未来技术——华为芯片技术;量子芯片技术!

目前华为的光芯片技术领先全球,不过只用在光通信模块当中,因为还达不到SOC的水平,但这是一个未来发展的方向,若干年后,如果光子芯片能取代传统芯片,这项颠覆性的技术将会把芯片的高性能、低功耗发挥到极致!

量子芯片技术目前阿里、华为、中科院都有发力,但是目前来看还是比较遥远,中美交替领先,我们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03-

比亚迪半导体来了?

2020年5月26日晚,比亚迪披露公告称,旗下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下称“比亚迪半导体”)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由红杉资本、中金资本以及国投创新领衔投资,Himalaya Capital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参与认购。

比亚迪一直被称为企业行业的华为,火速引战背后,红杉资本、中金资本等头部机构为何选择入场?即将独立上市的比亚迪半导体,能否缓解中国“缺芯”之困?

除了新能源车,比亚迪是华为最重要的代工厂,华为最旗舰的手机如果自己不生产、交给别人,那一定有比亚迪。最近华为新出的高端智慧屏X65就明显使用了比亚迪的技术,因为他的工艺是其他电视厂商做不了的,只有汽车厂有设备可以做。

不过比亚迪也有自己的战略布局,据了解,作为电动车“CPU”的车规级IGBT技术是比亚迪半导体的核心业务,该技术长期以来都由国外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目前,IGBT单车价值量高达1000-5000元,2020年全球空间接近百亿元,伴随全球电动车产销快速增长,预计行业2025年空间有望达370亿,年化增长约+30%。

经过十余年的研发积累和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应用,比亚迪半导体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的IDM车规级IGBT厂商,打破了国际巨头在车规级IGBT领域的垄断,同时也是全球首家将SiC模块应用于汽车主电控的半导体厂商,为新能源汽车电控核心零部件的国产自主可控提供了坚实后盾。

根据《中国制造2025》预计,2020年,国内芯片自给率要达到40%,2025年则要达到70%。然而,根据中国半导体协会与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自2013年至2017年,中国芯片产量增速在波动中仅为15%。

一旦这次发力,比亚迪半导体未尝不会成为比亚迪的第三只脚?

-04-

我想到了一个问题

“芯片热”的背后离不开头部机构的加持,红杉中国、深创投、百度风投、达晨创投、启明创投、北极光创投等超百家头部机构均已下注。

“投资芯片产业前期周期很长、很苦,但是一旦占领了某一个细分领域的制高点,奠定了行业的标准,后面获取的超额收益是不可想象的。”鼎兴量子CEO金宇航曾表示。

但也有一个问题,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就曾公开透露自己曾经栽过的坑,“我们不是不投芯片,之前我们投了好几个都血本无归。”

在朱啸虎看来,中国的芯片技术有几个难点:一是公司大部分是单一产品,从长远看,回报会有问题。因为生命周期短,很快就会下降到平均水平。另外,公司前期投入很大,研发人员、流片(像流水线一样通过一系列工艺步骤制造芯片)等需要高成本。

我就想,A股上很多公司如果短期透支未来5年、10年利润,这家公司还值得投资吗?

这里面有两个风险,第一个风险就是朱啸虎的担忧,按金宇航的观点,芯片产业前期周期很长、很苦,不是一蹴而就的;第二个风险是新技术替代的风险,一旦新技术成熟,比如光子芯片或者量子芯片突破了,那是否意味着大部分半导体厂商将再也没有超额利润?

诚然,我知道华为光芯片即使出来了,也不会马上用来挤占传统市场,因为华为吃过技术太领先的亏,所以现在他都是等到别人出来了,他马上拿出一个更好的,剩下的就是技术储备,放在那里……

但是未来十年是有可能发生技术变革的,因此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还需要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好的,今天就讲到这里,太过兴奋以至于讲了很多,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和提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