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口吃简史》作者王永胜:曾是一名口吃患者,书写即救赎

专访《口吃简史》作者王永胜:曾是一名口吃患者,书写即救赎
2024年11月22日 12:53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近日,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口吃简史》以“口吃”为线索,打通古今中外,考察了韩非、毛姆、朱见深等几位口吃人物的故事。它将人物经历与作品解读融为一体。有细致入微的作品分析,也有娓娓道来的命运讲述,更试图解析口吃现象背后的心理学和社会学成因。

《口吃简史》作者王永胜,因儿时恶作剧,学别人口吃,结果自己也变成了真的口吃患者。幸运的是,他没有沉溺于个人困境,而是推己及人,探索广阔的历史文化空间,构建了一种别开生面的写作方式,并且用写作治愈了自己。

11月22日,极目新闻记者专访了该书作者王永胜。

从写一篇长散文,到动念写一本书

王永胜告诉记者,他是先写完《我的口吃简史》这篇两万字的长散文之后,才突然意识到,这个话题可以写成一本书,写成可能是国内第一本口吃专书(医学类除外)。于是,他就开始阅读相当的文献,边读边写。“写作,是自我生长的藤蔓植物。对话的结构,是在写作的过程之中慢慢显现、清晰起来的。书里每一个人物的口吃故事,是一篇篇独立的故事,也是我的一个个分身。”

书写完后,这篇最先写就的两万字的长散文《我的口吃简史》,安排在书的最后一章出版,在书中形成了作者与那些同样被“口吃”折磨的名人之间的一一对话关系。

摆脱口吃,先摆脱焦虑和内耗

在长期为了摆脱口吃的训练和康复中,王永胜有很多自己的体会。他说,口吃其实是由观念带来的心理疾病,重要的是,要卸掉藏在观念背后的焦虑与压力。“就我个人而言,焦虑与压力有三层。第一层,不少口吃者都有一个严厉的父亲,随着自己年岁和经历的上涨,我为人父,也明白了自己的父亲,与父亲和解了;第二层,我从职场退出来,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没有了职场上的人际交往和压力;第三层,是通过阅读写作的方式与这个世界对话,找到安身立命的方式,书写即救赎。等我完全卸掉了身上的压力,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的口吃确实好了。”

从《屠龙简史》到《口吃简史》,刁钻的写作主题都来源于特别的人生经历

王永胜的上一部作品《屠龙简史:武林漫游三千年》,主题也相当刁钻,书中的内容同样充满新意——他从自己切身的习武经历出发,结合史料记载,理清真实武林与江湖想象之间的区别与勾连,梳理出似真似幻的武林脉络。比如,易筋经、啸、梨花枪、袈裟斩是怎么一回事?武人打拳陡然收势,为什么要十年功力?“看剑”仅指持剑端详吗?玉环步、鸳鸯腿又是什么画面?绝招流转于不同世代,每一个绝招背后,都有精彩故事。

为什么会选择用“简史”的方式写作?下本书是什么《简史》呢?王永胜回答极目新闻记者说,“套用我的温州老乡项飙一本书的书名——我只是‘把简史作为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叙事风格。而每一个人写下的个人作品,也正是他自己的心灵史。下本书也可能是对心灵的某种观察。至于具体是什么‘简史’,我暂时还没有想好。”

(来源:极目新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