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曹磊
通讯员 周小平 王欣悦
进入春季,江城淡水鱼迎来供需同升的旺季,以鲫鱼、鳊鱼为代表的家常淡水鱼出现齐齐涨价的趋势,部分鱼品零售价一周涨了两三成,上演了快速版的“引体向上”。

鳊鱼鲫鱼明显涨价,采购要靠提前订货
3月10日上午,记者在汉口复兴村的菜市场里看到,几家主营淡水鱼的档口前摆放着各种鱼品,不少市民正在挑选。记者注意到,各种鱼品中,鳊鱼的数量相对较少。
“这条鳊鱼有点大,还有没有小一点的?”在一位市民问过以后,摊主回复称,现在不仅没有小规格的鳊鱼,即使是中等规格的鳊鱼数量也不多:“可能再过一会儿就没有鳊鱼卖了。想要的话就直接带走。”
除了鱼品的数量不算多,鱼价也有所变化。把鲫鱼、鳊鱼各买一条,还买了几条黄颡鱼的刘先生称,家里人喜欢吃鱼,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几种家常鱼的价格一直在涨。最明显的就是鳊鱼,上周买的时候是8元一斤,现在只是过了几天,就涨到了10元一斤,涨幅达到25%。
在汉阳七里庙的菜市场里,记者同样发现了几种家常淡水鱼的价格相较于过去一周有所变化。一位摊主说,最近几天到批发市场里进货时要提前订货:“今天大清早去市场里拿鳊鱼,还很幸运抢到二三十来斤,明天还不知道有没有这么多。”

部分品种市场适应力较差,养殖户减少养殖量
家常淡水鱼涨价的原因是什么?
在新洲仓埠福临村养殖淡水鱼的水产大户吴文清介绍,整个合作社养殖水面有1500余亩,主要养殖“四大家鱼”。这几年来,鳊鱼越来越不好养殖,不是技术不过关,而是这种鱼品比较难适应市场:“个头太小的没人买,个头太大也没人买。”吴文清说,去年底时,他索性把最后一批次鳊鱼赶在春节前全部收网、低价出货。今年,为适应市场,鳊鱼养殖量打算放缓,控制在10亩左右。同时,又要保障市场需求,分段选择大个头的“四大家鱼”上市。不过,目前的上市量相对减少,以免影响全年产量及收入。
根据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的监测显示,从最近两周的市场价格波动情况来看,多种鱼品的价格呈上涨趋势,主要原因在于2月底以来,各个大专院校及中小学的开学,增加了对水产品的需求,从而推高了价格。同时,多数养殖户在春节前后进行了“清塘”销售,目前处于即将育苗的关键期,市场供应量相较于春节前后有一定幅度上涨。

进入春季鱼苗育种高峰期后价格继续向上
尽管淡水鱼价格开启“引体向上”模式,但稳定的市场供应还是有保障的。
在黄陂祁家湾街夏王村胡家湾,武汉德瑶望种养殖合作社社长胡国介绍,合作社实行种养结合、农产品加工及销售,同时在武汉市四季美农贸市场建立了农产品销售网点,一天有2万斤淡水鱼上市,除了供应武汉本地市场以外,还有不少产品销往成都、重庆和浙江等地。胡国说,“四大家鱼”的养殖量比较大,同时配套特色鱼养殖,总产量达200万斤左右。
目前,胡国主要引导合作社成员进行整池、晒池、杀菌、消毒等工作,到3月底4月初再投放鱼尾养殖。因为草鱼、鳊鱼养殖周期太长,要花七八个月时间才能上市,其间还可能遇到各种极端天气,这些因素都会对鱼价产生影响。武汉现代农业教育中心专家分析,春季以鳊鱼为代表的部分淡水鱼市场量少价高,主要还是受天气影响。去年七八月份,武汉地区及周边遇到极端天气,淡水鱼供应量相对减少,库存量不足;进入今春正值养殖户处在整塘投放鱼尾季,预计当下鳊鱼价格的高位运行会持续一个月左右。
(来源:极目新闻)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