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广西专场演出
在桂林大剧院精彩上演
当代广西网讯(记者 刘峥 李致维)10月30日晚,由中国戏剧家协会、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桂林市委市政府主办,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中心、广西戏剧家协会承办的“山水有戏——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广西专场演出”精彩上演。
首届西南剧展经典剧目,桂剧《木兰从军》选段。记者 刘峥 摄
梅花奖得主张树萍唱响戏歌《山水有戏》。记者 刘峥 摄
梅花奖得主伍思亭(左)演绎桂剧《马前泼水》选段。记者 刘峥 摄
梅花奖得主哈丹(前排蓝衣)演绎壮剧《牵云崖》选段。记者 刘峥 摄
梅花奖得主程丞(左)、梅院军演绎黄梅戏《天仙配》选段。记者 刘峥 摄
优秀传统剧目与新创剧目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了一幅绚丽的戏剧艺术画卷,展现新时代戏剧艺术传承发展的繁荣气象,唱响逐梦新征程的时代凯歌,精彩纷呈的艺术盛宴让现场观众赞叹不已。
梅花奖得主陈亚萍演绎滇剧《白蛇传》选段“断桥”。记者 刘峥 摄
当晚,赣剧、滇剧、粤剧三大南方剧种同台演绎《白蛇传》,呈现各方姿彩;独具桂林韵味的彩调、桂林弹词及桂林大鼓依次上演;桂剧《木兰从军》致敬中国戏剧改革的先行者欧阳予倩,传承西南剧展精神。
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中心带来的戏歌《一城文化满城绿》。记者 刘峥 摄
一曲清新悠扬的文场雅乐《欢迎您到桂林来》拉开了本次盛会的序幕。曾经获得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的赣剧演员陈俐,桂剧演员张树萍、伍思亭,粤剧演员梁素梅,祁剧演员肖笑波,滇剧演员陈亚萍,粤剧演员曾小敏,京剧演员凌珂、张璇,黄梅戏演员程丞、梅院军,壮剧演员哈丹轮番登场。
独具桂林韵味的桂林大鼓亮相展演。记者 刘峥 摄
2024年,适逢纪念西南剧展八十周年,本届桂林艺术节以“回望与前行”为主题,传承桂林历史文脉,赓续西南剧展荣光。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邀请1944年参演“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的广东、湖南、江西、云南四个省份和广西本土的“梅花奖”艺术家齐聚桂林,与各剧种优秀演员同台献艺,展现传统戏剧文化之美。
一曲清新悠扬的文场雅乐《欢迎您到桂林来》拉开了本次盛会的序幕。记者 刘峥 摄
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于1983年,被誉为中国戏剧表演领域的最高奖。迄今,梅花奖已成功举办31届,评出的726名获奖演员已成为各剧种的领军人物,为中国戏剧艺术繁荣发展、传承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成立于2005年,成员均为梅花奖获得者。近20年来,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始终以弘扬民族文化、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坚持送欢乐下基层演出,受到各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文化品牌。
桂林山水艺术市集开市
民众游客沉浸美食音乐山水间
中新网桂林10月30日电(周利朔) 10月26日至11月3日,“栖居城市”计划——山水艺术市集在桂海晴岚苍峿之野国际露营基地开放,上述活动是2024桂林艺术节的活动内容之一。此次山水艺术市集汇聚五十八个精心挑选的商家,集美食、文创、手作等多种商品为一体,文化舞台每日演出精彩纷呈,让市民游客体验多种乐趣。
方言话剧《龙隐居》绽放独特魅力
当代广西网讯(记者 刘峥 李致维)10月29日晚,四幕桂林方言话剧《龙隐居》在广西省立艺术馆上演。演员们用熟悉的家乡话,讲述了一段在抗战时期桂林人与桂林城命运紧密相连的感人故事。
该剧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围绕着桂林一座明朝老宅子里居住的人的命运展开,讲述了一群人与一座城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龙隐居,这里住着刘、关、张三姓人家,他们是明朝桂林城守军的后人。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们的命运发生了沧桑巨变。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有生死离别的伤痛,有爱恨情仇的交织。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与抗战背景下的桂林城紧密相连、生死与共。
《龙隐居》的一大特色是采用桂林方言演出。方言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载体,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力。演员们用鲜活的桂林方言,将剧中人物的情感和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接地气的表演方式,不仅让观众们更加亲近剧中的人物,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桂林的文化和历史。同时,剧中还融入了桂剧、万祥糟坊、担子米粉等地道的桂林文化符号,鲜活再现了烟火气四溢的老桂林城。这些文化符号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话剧的内容,也为观众们呈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桂林文化画卷。
在舞台设计方面《龙隐居》也独具匠心,通过逼真的场景布置和灯光音效的配合,营造出了浓厚的历史氛围和地域特色。观众们仿佛置身于那个古老的龙隐居,亲眼目睹着故事的发生和发展。舞台上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从古老的建筑到简陋的生活用品,都真实地还原了那个时代的风貌。
《龙隐居》自2015年上演以来就好评不断。这部话剧由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中心历时一年半精心打磨而成,在第九届广西戏剧展演中摘得了桂花金奖及编剧、导演、配乐、灯光、舞美等多个奖项,并成为西南剧展80周年暨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中广西三部入选剧目之一。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