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分析:这些新消息,将撬动出哪些机会?

板块分析:这些新消息,将撬动出哪些机会?
2024年05月12日 20:44 鲍迪克

节前预测到大盘会进入难以大涨也不会立刻下跌的箱体震荡,却也没想到涨跌都如此无力:

全周振幅才41个点,创5个月最低记录;

周一受到节日外围大涨刺激下,放出1.1万亿巨量后,此后4天迅速回到9000级别的常态;

这4天多数指数都呈现隔日阴阳的走势,且隔日涨跌幅都异常接近;

每天的领涨板块大多为一日游,除了合成生物和房地产,本周居然没有出现能持续两日大涨的板块……

也就是无论是指数,形态、成交量还是板块运行,都显示出异常极端的平衡市特征。在市场内部多空力量异常平衡的状态下,外部因素,也就是消息和政策因素就会暂时成为打破平衡的主要力量。

因此,本期板块分析,就从主要的政策、消息面影响最大的行业说起。

一,两大洼地市场,机会超过想象!

虽然本周的箱体震荡大体符合预期,但最后一天上证收出小小小阳,还是略超预期。直接原因是港股大涨带动,而港股大涨的直接原因,则是下调红利税的传言。

对于这件事,我有三个基本观点:1.,肯定是真的;2,对港股是大利好;3,对A股不算利好。

对于第一点,理由很简单:

既然香港政府没有否认,而是不予置否,就说明是真的。就像你被人造谣任何事,都肯定会立刻辟谣,只有真的但不适合立刻官宣,才会用这种方式回应;

其次,从情理角度,港股的红利税率天下第一,是导致A股、港股价差如此离谱(55%)的主要原因之一。市场资金有限,不可能同时扶A股和港股,港股通过政策面自救,也就是必然!

关于第二点, 既然港股和A股的价差接近一倍,大趋势必然是逐渐接轨;既然红利税是导致价差的主因之一,必然会大大加速接轨!目前港股的股息率达到4.1%,几乎和A股股息率最高的板块银行相当,大多数港股,无论是高股息还是科技股,价格大多数还远低于A股2635点时,只相当于其1800点左右。!

维持港股将是全年全球最强股市之一的判断,也必然远强于A股。相对而言,未来大半年,恒生指数会强于之前更凶悍的恒生科技指数。

至于为何对A股没啥用,道理很简单,人家减的是港股的红利税,丝毫不影响A股的价值,反而加大价格落差。只能导致更多资金从A股流向港股。所以A股周一的大涨和周五的微涨,都是属于港股假利空拉动,下周必然要归还把这两笔债!

环境看,决定港股的宏观环境,主要是美国的货币政策和中国的基本面。前者已开始放缓缩表和临近降息,后者则正在坚定回升中。异常便宜的港股正处于异常美妙的内外环境中。

但享受这种美妙的不仅仅是港股,还有同样以外币交易的b股。B股其估值优势与港股不相上下(也基本只有A股的五六成)!

截止本周末,内地股市年内涨幅第一的,不是涨幅6%的上证和2%的深证,更不上还为阴线的创业板和科创板,恰恰是最不被关注的B股,其10%的涨幅和恒生指数(11%)几乎不相上下!

而既然涨估值和港股相当,既然相对于港股的炙手可热、万众瞩目,B股依然不显山不露水,就意味最终机会机会反而可能比港股还大大!

说完港股,就说领涨本周港股和A股的地产板块。

二,去存量+去限购,地产是短炒还是长牛?

四周前,明确强调地产板块有资金悄然建仓,即将启动;三周前,明确强调地产完成中线底,资金负债情况良好的央企龙头和部分强省会地头蛇将会龙蛇起舞。这几周走势彻底验证了这些预测!

当然这离不开两大利好的助攻:大城市纷纷解除和放松限购,国家提出“消化存量房产”政策。还是那句话,所有信息都隐藏在k线形态中!之前观察k线形态,已感觉市场主力已知道必有政策消息面后手!

之前也多次透露:对于房地产,国家在酝酿的刺激政策的数份量会远超过大家想象。但这并非我长线看好地产的原因。

想想看,医生正在准备给一个病人的用药份量远超大家想象,意味着他将强壮如牛,还是病情比大家所见要严重得多?

而且这些药的效果也并非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强。

先看放松限购。这次取消的是西安和杭州,当下还剩北上广深天三6城市限购,且都已大大放松。就算全取消,对全局影响也不大。而且这些城市既然取消限购,也意味着供求早已逆转,就像当国家取消粮票时,大家早已实现粮食自由,取消了也不会吃粮更多。

就算几个取消限购城市的需求会有所增加,但也会相应减少其他不限购城市的需求,对大局并无影响。

另外,这次提出的是“消化存量房产”而非“存量房地产”,说明:政策比较偏短线和浅层,针对是去化困难的待售住房,而不是未开工或者停缓建的项目。意味着停缓建和交付困难项目依然依靠市场化手段和力量推动复工复产。

那市场情况如何?目前,全国新开工和土地成交面积回调至2007年水平,销售额和开发投资额回调至2016-2017年水平。2024年1-4月百强房企操盘销售同比下滑45%,4月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47%,情况丝毫没有逆转的迹象!当然,当下存量销量比,租售比、房价收入比也依然偏高30%以上,这从根本上意味着任何政策都不可能改变行业整体衰退趋势。就像那些严重低估,供不应求的行业,再打压,一样会长期牛市。

而国家就算通过政策加速去存量,也只能从供给端发力,需求端已经饱和,就像如何消化水槽里的存量水?只能通过减少提水量,却无法按着牛头强令它喝更多水!

从技术上,该板块利好跳涨后,在毕竟前期筹码密集区后,开始明显放量横盘。再次强调,利好上涨难持续(短线和假利好),平台放量多下跌!

因此可以判断,这次炒作基本是借助消息的短线炒作。但这是否和之前说是中线见底矛盾?

并不矛盾,中线底的意思,是不会再创中线(月度到季度)低点,短线炒作的意思是这波难以持续,即将再次短线调整。

短线调整后(至少回抽涨幅一半),下一波依然将是央企龙头和强省会地头蛇带领的龙色起舞。

地产只是短线,那么,位于地产产业链下游的装修和家电呢?

三、家电老当益壮,装修老调重弹

和地产近期才短线启动不同,家电早就=已走出了漫长的牛市,这再次验证了之前多次分析的逻辑:虽然家电和地产关系密切,但家电和房价、新房销售绝非正比关系。因为:

无论新房二手房房,买了都要用家电。今年虽新房销售依然颓废,二手房可是不断升温!

房子周期是70-100年,家电寿命是7-10年;

房子针对纯国内市场,家电则同时面对国内外市场。今年以来家电外销增速比国内市场还快!

房子迭代周期比寿命还长(百年前的四合院,小洋楼还有人住),家电迭代周期比使用寿命还短!

从技术上,家电板块在周一随大盘大涨后,也走出横盘震荡,但并未明显放量,且长牛过程中一直没有出现板块内涨停或连续大涨。周五也没利用地产板块大涨而借势爆炒。因此技术上并没见顶!

从估值情况,持续上涨后,估值优势虽明显削弱,但股息率依然有4%左右,超过长期国债收益率50左右,为银行60%左右,但预期成长性为银行2-3倍左右。判断中长线(季度和年度)空间依然有10和30%以上!

但短线(月度)受制于去年四季度和年初筹码箱体压制,且大盘未来几周面临横盘震荡和破位,这使得家电还需继续震荡消化历史筹码,利用大盘下跌洗盘后,才能再次向上突破。预计需要等六七月冲3200时才能有较好表现。

对于装修,之前也分析过:中线强于地产,弱于家电。理由也是其对地产的依赖性强于家电,寿命和迭代周期远远比房子短却比家电长,出口比重高于房子,但远低于家电(一方面我们家电技术优势高于装修建材,另一方面,同样总量体积下,建材价格只有家电零头,运输成本高)。

从走势看,近期装修建材有启动迹象,这除了长期下跌后估值已很低,也因为二手房的交易活跃,但并无大资金进入的迹象,所以不建议重点关注。

另外,近期装修家财突然活跃的一个原因,居然是ipo重启!第一个受理的居然是作为建材行业的马可波罗!新股要上市就炒作同板块个股,这是二三十年前A股传统,没想到如今旧戏重演!这也是判断建材暂时只是无厘头短炒的理由之一。

那么,对于ipo影响更大甚至最大的券商,是否会引发中长线炒作,下面就谈谈券商和其他金融行业。

四、券商能否扭转弱势?银保谁会更强?

对于重启ipo,之前多次强调大概率6月份就会重启,相信多数人也不意外,但多少还是刺激了一下券商。周四五券商不仅连续上涨,且明显放量。但应该说,这个反应不算强。

一个直接原因,是在节前靠着重组航母题材,券商已被爆炒了一波! 这再次说明,利好会呈现明显的边际收益递减!

另一个原因,是ipo力度不大,也就受理了一个。估计是管理层要看看市场反应。这意味着,管理层认为市场已恢复到均衡、合理水平(否则不会重启ipo),但依然信心不足,所以比较谨慎。既然管理层都如此犹豫谨慎,那市场大概率还会继续谨慎犹豫中上涨。所谓维持未来两周震荡在探底后上攻3200、3300的判断。

但无论是ipo还是股市上涨,都难以拯救券商的积弱。估值是银行三倍、保险两倍,护城河却浅得多。产能过剩得多,再大利好也难以弥补这些根本性缺陷。何况,无论ipo还是牛市,都会非常温和,连大利好都不算

过去三年,ipo多少猛,股指曾涨到多高?券商不是一样萎靡不振?

所以金融板块和未来带领大盘冲3200,3300的任务,依然靠银行和保险。至于哪个更强,之前我一直更看好银行,现在反而认为保险这波机会更大!

保险经过过去几个月多重利空洗盘、业绩洗澡、股民洗脑,已经相当轻装;且长期调整后,利空消化充分,估值优势充分,中线压力被消化完,距长线压力区还起码有10%!

至于银行,两月前判断城商行强于大行,大行强于全国股份制银行,此后果然完全按照这个判断运行,但由此也基本消化了三者的落差。如果说银保将开始你追我赶,银行内部也已进入你争我抢阶段。

不过,未来两周大行可能要为大盘砸坑做点贡献,会有一波三五个点调整,可以那时再上车。如果怕车提前启动,就可先上“小车”城商行,当然也是以强省会或北方沿海经济大省的能压住省会的城商行。

说完你争我抢的金融,下面说说几个你跌我掉的题材板块。

五: AI继续缺爱、低空难再升空、固态开始疲态

作为题材股三大主力,固态和低空分别在周二和周四各领涨一天,其它时间都表现平平,在跟周一跟着大盘普张后,这四天都没出现连涨两日情况。尤其是ai则全周低迷,三阴夹两阳,继续演绎之前说过的:作为老掉牙的过气板块,虽还有短线机会,但整体必然一波低于一波。

ai继续无视,剩下两个,低空相对更强,依然在历史高位。但这个板块虽然头顶一片蓝天,已连续七个交易日无法继续腾空,走出明显的天量箱体。盘子如此沉重,在资金有限情况下,真的很难有突破行情。

固态板块虽貌似更新锐,但其实之前作为汽车、电池板块已多次炒作,正如Sora名字很新,其实就是之前的ai稍微勾兑了点香精,换了新酒瓶。因此形态上也和ai一样,开始出现一波低于一波的走势,未来会步ai后尘

核心问题,是题材老化+筹码分散+资金不足,出现再大的利好和牛市,都难以逆转。

有个问,这几个板块都进入中线弱势,但为何龙头股却都在砸盘?这和中线撤退,大将军亲自断后的特征明显不符!对此我认为砸盘的目的应该是为了短线行情筑底。

所以总的节奏,题材股虽然中线在撤退,但依然不断有短线机会(连跌一日半就可干,次日涨就走),其中ai相对差些。一旦出现短线砸盘,无论如何不能幻想,在如此天量+高位后,主力资金是为了中长线震仓、洗盘、吸筹!

这些板块需要远离,那是否还有它板块机会正在临近?最后这篇再分析一下其他板块。

六、“中”兴在“基”、充“电”完成、“风”头正盛……

上期开始重新看多中字头,本周中字头运营商果然走强,中字头基建除了那个明确提示要排除短线涨停过的,也明显企稳。

这个板块和整个中特估,已被遗忘已久,也就是被遗忘这段时间,它们悄然消化了各种利空,而后面,剩下的就基本只有利好!

依然认为,中字头将和银保等一起,将是冲击3200和3300重要角色!并且随着国债落地和开工情况明显好于预期,中字头基建将是主力的主力!

电力板块的估值和技术形态和中字头运营商酷似,且随着制造业加速回升以及气候异常,这个板块有望在下周再次启动,并且基本无惧大盘调整。

旧能源经过一个月调整再度启动,考虑到进入夏季和电力需求可能超预期,这个板块也难以继续深跌,但由于海外价格低迷和国内闲置产能不少,无论油气还是煤炭,都也别指望大涨。

新能源,老股民对光伏还念念不忘,近期锂的消息又吸引了很多眼球。但前者的业绩和价格筑底都起码还差一截,至少目前还没看出明显的大资金进入。锂在上周靠一个扩大化利空成功砸底,但本周依靠一个不是利好的政策利好炒作一波,板块再度被激活,且可以判断中线底完成,因此后面短线机会不少。

在光和锂的掩护下,技术门槛更高的风电也悄然完成蓄势,且单位千瓦的利润可以止跌!预计中短线都会成为新能源板块的领涨黑马!

钢铁基本跌完了,船舶也基本涨完了,这个板块暂时谨慎不再强烈看多。

面板在三月底看多后,先是在4月1日天量大阳,又在五一后第一天向上假突破,结合最近几个面板上市公司有偿软文铺天盖地,可以判断为明显诱多,短中线不再看好。

医药中这两月一直见顶看多的血液药和原材料药,前者继续看多,坚定持有,后来几个细分先后被轮了一遍,可以短线出了。

反正,下周下半周到下周,无论这个板块还是大盘都还有短线和中线上车的机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