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路该怎么走?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路该怎么走?
2021年06月18日 00:22 投中网

职业教育是当下教育圈大热的议题之一。目前,我国有1.13万所职业学校、3088万在校生。

公开报道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有21个城市申报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建成各类职教集团1500多个,覆盖了90%以上的高职院校、近70%的中职学校、近3万家企业。

在规划中,职业教育未来将成为产业升级有力的助推器之一。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当下职业教育刚刚转型起步之时,“职业”和“教育”这两个名词还没找到合适的相处方式,“产教融合”的理念更多时候浮于表面。

教育和产业的接轨到底有哪些难题没有打通,职业教育又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1、产业和教育之间存在“时差”

近日,首届“A-PKU”校园杯儿童康复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宁波顺利落下帷幕。

这次比赛历时半年,从2020年12月启动,从初赛的线上学习、复赛的实操演练、到决赛的技能竞技,全国超100所院校、5000余名学生参与。以这届比赛和其背后的儿童康复行业为样本,或许得以窥见职业教育的一角鳞光。

先来介绍下儿童康复行业,大众对这一领域最为熟知的病症应该是孤独症和多动症,实际上,儿童康复行业包含的种类比较多,还涉及一些听觉障碍,言语障碍等等。

北大医疗脑健康线上事业部总经理杜俐佼告诉投中教育,目前国内其实是缺少专门开设儿童康复专业的学校的。行业从业者大部分是从卫生护理,心理,教育这些专业转过来的。康复治疗作为很多学校一个大的专业,主要还是针对成人。

但据《2020年度儿童发展障碍康复行业报告》介绍,在我国,0-18岁的孤独症儿童数量预估在3900万左右,全国能够对孤独症进行诊断的医生仅500名左右,从事儿童康复行业的人员也仅10万上下,儿童康复行业面临着巨大的人才缺口。

杜俐佼表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平均每4名患儿童发展障碍的孩子就能分配到一名康复师,也就是1:4,而这个比例在中国,却是1:143,当前儿童康复机构普遍存在的缺师资、缺专业标准等问题。

产业缺人才,市场有需求,看起来正是职业教育铺桥搭路,发挥作用的时候,那么,对于“产教融合”的双方来说,这件事容易完成吗?

答案显而易见。无论是产业链条上的企业机构,还是承担教学职能的象牙塔师生,这个问题都不太好答。产业和教育之间存在的“时差”,并不因需求而得以弥合。

2、师资和标准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面向市场培养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使命,但学校的专业体系往往滞后于产业的需求。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贾让成表示,目前院校没有开设儿童康复治疗类专业,首要原因是师资不足,目前儿童康复领域的专业人才非常紧缺,能够承担教学任务的人就更少;其次是职业岗位能力标准尚未建立,专业教学标准的构建缺乏充分依据。另外,在行业发展初期提出的行业人才缺口数据以及就业岗位往往是理论角度的预计,还不能直接作为开办专业的依据。

在贾让成看来,此次和北大医疗脑健康合作举办首届“A-PKU”校园杯儿童康复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更多的意义还在于提升学生们对这一行的认知,通过比赛,相关学校和师生会更了解行业,行业也能了解院校的人才培养情况。他呼吁,进一步促进产教融融合、医教协同,校企合作开展标准制定、课程开发,共同做好儿童康复治疗人才培养。

对于师资的重要性,杜俐佼同样深有感触。在跟大量学校接触之后,她发现其实对儿童康复治疗感兴趣的学生并不少,但学校整体课程设计里缺少相关专业培训,目前学生们即使有在儿童康复行业就业的意向,本身能力也不能匹配企业的用人需求。

因此北大医疗脑健康对于产教融合的尝试着力于学生课程设计和师资队伍培养两块,他们计划跟学校一起开设儿童康复方向的专业。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中国残联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会长贾美香当天同样参观了整个决赛赛场,在跟投中教育交流时她强调,如果行业未来想要长期规范发展,对师资的培养和规范就极为重要,因为儿童康复行业的特殊性,没有资质的教师其实是耽误了孩子的病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