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也“卷”起来了

低空经济,也“卷”起来了
2024年09月26日 17:33 投中网

站在万亿市场的风口之上,低空经济正加速飞向舞台中央。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产业之一,低空经济不仅已被国家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在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根据测算,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从中央到地方,低空经济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从创业者到投资人,低空经济又是一座巨大的金矿。随着众多玩家入局,这个产业也在不断升温。

在四川天府新区管理委员会和成都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投中信息于2024年9月24日在成都天府新区国会中心举办以“壮大耐心资本,培育新质产业”为主题的“2024天府创新资本论坛”活动。

围绕《低空经济,重点在低空还是经济?》这一议题,创东方投资管理合伙人高宇辉作为主持人,与华强资本合伙人张寅冬、元航资本董事长&创始合伙人张志勇、驼航科技董事长王强、微至航空总经理&创始人徐淳、云圣智能联合创始人兼CMO朱胜利进行了深入探讨。

张志勇认为,低空经济的核心一定是在“经济化、产业化、规模化”上。在朱胜利看来,低空经济的底层逻辑是,“低空要素化,要素场景化,场景经济化”,没有低空的要素化,就带来不了场景化,没有场景化,就不可能产生经济效益。

王强觉得,低空只是一个基础、路径、渠道,关键在于能不能实现商业逻辑的自洽以及商业经济的闭环。徐淳判断,经济是很多决策的底层逻辑,航空器要想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定要以“经济”为先导。

张寅冬表示,低空经济是具备长远发展潜力的赛道,目前虽然处于较初期阶段,不管是商业模式还是市场需求,未来发展尚有较大的探索空间。

高宇辉总结,“低空经济是机遇大于挑战,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成都是鼓励低空经济行业发展的排头兵,我们作为行业参与者,充满期待。”

以下为嘉宾们现场探讨实录,由投中网整理:

高宇辉:大家好!低空经济在目前经济形势下,从国家到地方都当做重点来推。首先,请在座各位把各自公司的大致特点介绍一下。

朱胜利: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跟大家做一个简短的交流。我是云圣智能联合创始人朱胜利,原来做了20年芯片,在7年前开始创业,经历过8轮融资,现在迎来了春天。

7年前,我们看到消费级无人机有很多厂商和很好的品牌占领全球,但是在工业无人机领域,没有一个品牌能够在工业场景真正实现大规模应用。

后来我发现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电的问题,一个是人的问题。如何解决电和人的问题就是云圣智能的课题,我们用7年时间把全自主无人机系统在电力、新能源、消防应急、智慧文旅、智慧林业以及社会治理等全面应用起来。

7年以来,我们也获得了268项大奖。去年年底,在来自26个国家的1200多个团队的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中,我们拿到特等奖。最近,我们也成为工信部评定的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

云圣智能在过去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面对今天火热的低空经济,我们有三大战略:

第一,机器训练机器,重点是和AI大模型结合。

第二,机器自动建图,与最近自然资源部提出的三维实景中国紧密相关。

第三,机器制造机器,我们在太仓建立的无人化工厂,用机器制造机器满足低空经济未来火热的需求。

公司基本情况是这样,欢迎大家跟我们做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谢谢!

徐淳:我是微至航空的徐淳。微至航空是成立3年左右的初创公司,我们聚焦经济型通用无人运输机的研制,采用的是固定翼双发双尾撑的构形,我们一切的设计理念来自于市场的需求以及客户场景痛点的倒逼。

我们之所以强调低空经济中“经济”这两个字,就是因为我们一开始便认为航空器要想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定是要以“经济”为先导。我们团队早期都是做军工,是资深的一线工程师团队创业。套用最近比较流行的词,我们是一群“务实的理想主义者”,既要有理想,要看到远方的山,也要看到鞋里的沙子,更多是围绕无人航空器解决工程化问题,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解决他们的实用性、以及供应链等问题。谢谢!

王强:大家下午好!我叫王强,是驼航科技的创始人。驼航科技主要做军用、民用、山区、海岛、高原等等恶劣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下重载的航空运投、重载无人机。核心产品是驼峰系列,荣获了第七届航空航天创新大赛创业组一等奖,取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二战的生命线——驼峰航线。今年是创业第五年,从产品逐步出来再到销售闭环,然后到今年批量交付,还有用户的复购等环节。我们的口号是“驼峰为重载而生”。谢谢大家!

张志勇:大家好,我是元航资本的张志勇。元航资本是专注于航空航天和硬科技领域的早期风险投资机构,核心团队都是北航教授和北航校友。从2016年开始,我们在商业航天、通用航空领域进行密集的生态链、产业链布局,投了一系列在行业里面非常优秀的公司。在我们的投资里面,90%以上都是第一个给支票,基本上都在种子、天使、A轮阶段,单笔投资平均下来在1000-2000万元。

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迎来了非常巨大的行业机会。不管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可以在这座产业金山里掘到足够丰厚的黄金。谢谢!

张寅冬: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来参加圆桌论坛。我是华强资本的张寅冬。华强资本是一家上海的民营创投类机构,成立于2015年。我们一直聚焦战略性产业,目前布局集中在低空经济、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我们过往的投资案例里面,就有沃兰特、星河动力、富特科技等等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我们华强资本致力于挖掘契合时代趋势、成长性强,引领未来科技的创新企业。谢谢大家!

高宇辉:我是来自于深圳市创东方投资有限公司的管理合伙人高宇辉。我们公司有17年历史,是深圳市老牌的创投机构之一。目前为止,已经成功投出33家上市企业。我们投资风格是投早投小投科技,希望助力于高新企业的成长。

第一个问题和主题有关,低空经济重点在低空还是在经济?这个问题是问,现在的低空经济是因为缺少热点而形成的一个短期的热点经济,还是长坡厚雪?这个过程中有哪些机遇和挑战,会付出哪些试错的成本?就这个问题,我想请教一下在座的各位嘉宾,还是从朱总先开始,先从实业企业开始。

朱胜利:谢谢高总,谢谢大家!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我们要发展“低空”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要发展“经济”。我一直也在说,“低空经济”没有叫做“低空产业”,也没有叫“低空领域”,而是叫“低空经济”,这在三大战略新兴产业中是非常重要的命题。实际上大家都有思考,既然叫经济,就是一种全新的经济体,就要拉动我们国家GDP的发展,成为未来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者。

对于低空经济来说,我们的目标既然是经济,从低空到经济这是一个过程。低空经济不是说我买一个无人机飞两下就能变成低空经济,它一定要形成规模。而且这些无人机作为最基础的单元,它在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形成刚需。我不渴的时候你把水送过来,这也没办法解渴。从我个人的观点来说,低空经济跟我们的创业公司一样,投资人投创业公司,首先看这个公司能不能赚钱,至于你做什么大方向,哪怕你做的是热点,商业不能形成闭环,投资人也会望而却步。

从经济方面来说,如果低空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经济活动越来越丰富,我们的场景也越来越多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经济活动所推动的一定是大经济体的大发展。

徐淳:我很赞同朱总的观点。不光是低空,很多产业最终落地一定是“经济”两个字。我们也常听一句话“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可见经济肯定是众多决策的底层逻辑,当然我们判断经济时有很多维度,这和原来一条线单维度不一样,投资机构判断一个项目时也是多维度,不同维度去考虑经济性,估值、团队薪资、技术生熟度、供应链卡脖子、政策风险、市场规模等问题。

工业产品在历史上不乏经济性不好的案例。比如电视领域的LED和等离子电视的技术路线都有优势,但是最终还是落到经济性上面。再往前看航空和汽车领域,包括最近很火的飞行汽车的案例,百年航空史,前苏联人、美国人、欧洲人都做过类似的产品,但是最后为什么没有形成落地的实体?很大原因是商业闭环和产品落地应用时的体验,在当时是不经济的,包括维修、保养、停车费等,都是影响经济的因素。经济两个字深入到各个方面,低空应用一定是由“经济”才能带动产业的落地。

王强:赞同朱总和徐总的观点。一个科技型的行业产业,或者一个企业,最终能做成,一定是技术和商业的完美结合。我认为底层逻辑是能够创造价值,不管是经济价值、军事价值或者是政治价值,“价值”才是最根本的。所以,不能为了低空而低空,低空只是一个基础,一个路径,一个渠道。最终还是能不能实现商业逻辑的自洽,以及商业经济的闭环。所以也不允许我们像搞基础科研一样,不停地无止境试错。这种情况我们也经历过,最开始初创的时候,感觉就像盲人骑瞎马,不停地去试错,最后没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活的了,所以活着赚钱,创造价值这才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

张志勇:低空经济之所以叫低空经济,我觉得蕴含了几个特点。

第一,它一定是能够规模化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第二,之所以叫低空经济,我觉得它还要能够产业化,能够把高端的技术普惠到老百姓,能普惠到国家、社会,最后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形成经济性,这是低空经济应有之意。

第三,两会和中央经济会议、三中全会等能把低空经济、商业航空放在非常高的位置,说明国家对航空工业、航天工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战略新兴产业是抱有期待的,这也是低空经济另外一个重大的任务。所以,低空经济核心一定是在“经济化、产业化、规模化”上。

张寅冬:刚刚提到低空经济的机遇、风险,还有试错成本,我就从这三个方面来讲一下。

我个人认为,低空经济强调的是整个低空空域开发和利用所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目前对领域内创业企业来说是难得的机遇,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这一领域正成为热点风口,其应用场景广泛,市场潜力大,技术创新不断等等优点,给领域内企业及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这几年我们重点关注了低空经济领域,密切跟踪了多家行业内的企业,我们会发现该领域现在融资环境相对较好,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在这个契机下,企业内部要好好管理,研发要稳步推进,利用可利用的资源、资金有效发展。

对投资机构来说,低空经济作为一条具有长远发展潜力的赛道,目前仍处较于初期阶段。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市场需求,未来发展尚有较大的探索空间。所以这需要投资机构具备足够的耐心和长期投资视角,也需要创业者能够坚韧地应对可能的困境并渡过难关,共同助力行业发展。

最后,我讲一下试错成本的事情。从机构角度而言,投资本质上就伴随着风险。我们机构经过了十年的发展历程,见证了许多曾经炙手可热的赛道,到现在不同程度的热度减退。我们理解赛道会有周期性,但是投资机构不能盲目追潮流,需要充分的研究和提前布局,减少试错的成本。

朱胜利:我补充一下。我特别同意低空经济有一个底层逻辑,低空要素化,要素场景化,场景经济化。没有低空的要素化就带来不了场景化,没有场景化就不可能产生经济效益。所以就这个逻辑上来说,拿我们公司举一个例子,我们其实在低空经济没热起来的前七年就在做这件事情。一路走来,我们是被投资人追着投,为什么?每年向投资人许诺的场景及一些商业模式,最后都实现了。

拿电力来说,电力有数百万公里的输电线路,很多都是翻山越岭。有一些专家在提“先野外后城市”,先ToB后ToC,这样的逻辑在我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一开始并没有进入城市里面,而在翻山越岭的输电线路做。原来是靠输电线路工人每天背着干粮跋山涉水,用无人机替代他们做这个事情真的是解民生之多艰。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大规模用全自主无人机系统,特别是国家电网2022年推出的文件,让输电、变电、配电全面应用无人机,这就是商机。真正的甲方和真正的客户给你提供这样的刚需,你的产品逻辑也符合,即使没有低空经济来,你也会被投资方追着投,为什么?因为你由低空产生了经济(效益)。

很多人说,低空经济这个概念没来,或者政府没有支持的时候,企业就很艰难。春风一来了,好像如沐春风,整个经济就活跃,投融资也相对容易,这可能是一种现象。但是我觉得企业还是要想清楚自己的商业闭环,否则投的人脑袋一热投了,实际上你的闭环没有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哭的可能就是投资人,哭的就是企业本身。

高宇辉:赞同大家的说法,整个低空经济是机遇大于挑战,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我想顺着这个问题继续请教,现在在中国有一个现象,大家常用的一个词“卷”,一旦热点出现了以后,卷得更厉害。我想问一下各位,未来发展当中,你们认为自己最大的挑战会是什么?

徐淳:我创业开始的时候,很多投资人就问,无人机发展了十几年,那时候没有低空经济,现在都这么卷了为什么还要做?我回答是,看到一个好市场,不能因为卷就不做,只要判断市场是刚需,卷有卷的方式,就看怎么卷。何况我们判断低空货运市场是未来更大的趋势,过去十年是利用无人机的航拍功能,无人机的运载和航程能力的市场需求还远远未被释放。未来十年可能很卷,但这个赛道是无人机的一个最大的蓝海,当然我也不能怕卷,好的市场一定会卷,哪怕你有先发优势,哪怕你有技术壁垒,我们中国市场就是一窝蜂式的发展模式,所以卷是必然的,所以不能怕卷,要有自己独特的综合竞争模式,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不断的优化迭代,拿产品与服务说话。

另外,我也看到智能化的生产工具,包括刚刚做AI机器人团队的友商,未来还要跟人来卷。我跟我的团队一直在分享,各种智能化生产工具一定是干人类“不想干、不能干、干不好的事情”。如果像自动驾驶一样,跟小哥抢饭碗,跟出租车司机抢市场,这是抢存量,没啥意思,也没太多附加值和利润空间。强者要谋的是增量,而不是卷存量,卷存量无益于推动科技发展,也无益于推动社会进步,谋增量的市场才能带来更多的收益。我觉得两个卷的方式不一样,大家多多少少都要有取舍,都要用自信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王强:第一,卷当然这是一个行业的现象,干什么都卷,干什么都是一窝蜂。但是在我看来,实际上站在用户的角度,他的问题是很痛、很紧迫的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我认为盯着最终的价值创造,盯着解决用户的痛点问题,这个是我们做企业和做产品应该做的,而不是整天去看着竞争的队友做了什么,我要做个什么,他从哪儿又挖了一些人,从哪儿又融了一些资,这个维度就太不够了。只要盯着用户的需求,这个是万变不离其宗。盯着这个,我们也不怕卷。

第二,良性的卷,或者行业相互的竞争。相互的刺激,对于行业不一定是坏事,反倒能够让我们跑得更快,做得更好、性价比更高。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不认为这个是坏事。

朱胜利:其实谈到“卷”,我有三点跟大家分享一下。

“卷”在整个亚太地区,是大家都在谈的事情,或者说是一种现象。第一点,一个大专家提到,卷得剩下来的都是精华,鼓励大家卷。我们2016年筹备这家公司,2017年推出产品,2018年就把全自动机场概念对全产业链公布。那时候,所有工业无人机厂商都拿着照相机拍我们全自动机场。所以2019年世界无人机大会上,大家全部部署了“我有无人机”、“我有无人机库”。最后导向的结果是,可能百万级别的产品,卷到几十万就把这个事情搞定了。

第二点,我们鼓励大家卷,卷就意味着对这个市场非常认可,大家都愿意分一点蛋糕。低空经济是万亿级别的市场,值得大家分这个蛋糕,但是卷要有自己的规则和逻辑,不能毫无底线的卷。毫无底线的卷就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这是很艰难的,把整个产业链最后逼到一个墙角,谁都不赚钱,最后产业低质化、不良化,导致整个产业链形不成商业闭环。我们可以卷,也鼓励大家卷,但是要卷得有规则。

第三点,实际上低空经济的发展,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卷的过程当中,不仅要对内卷,还要对外卷。对内怎么卷呢?就是良性竞争。对外怎么卷呢?卷的是刚才说的“翻山越岭”,艰苦的环境和人难以解决的问题,让无人机解决,让低空经济解决,能代替人。在老龄化到来时,代替护林员、网格员等,让他们在家里喝着咖啡、茶水,就把所有的户外工作都做了,这个卷就很有水平。这个卷的过程,就是低空经济发展的过程。

高宇辉:不愧是航空领域的优秀企业,从三位身上看到对事业的热情、热血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谢谢!我还想再问一下投资人,刚刚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沈志群演讲时,给投资行业下了一个新的定义——创投兴国。今天,在座还有很多企业家,这些企业家一定也很想了解一下,创投机构未来在低空经济的投资策略是什么?

张志勇:我就先简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在低空经济里面的投资策略。

其实一个行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要遵循价值链、产业链运行的基本规则,元航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投资策略,总结起来是“先总后分,主机牵引,供应链卡位”,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呢?首先,我们今天要发展低空经济,它有四大基础设施,第一个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地面基础设施,第二个是低空飞行器的制造,第三个是低空飞行保障,第四个是低空运维服务。

这四大块里面,今天要发展起来,首先要有“高可靠、低成本、高性能”的飞行平台。将来的应用场景主要是货运和客运。必须要有制造,必须要有主机,必须要有高可靠低成本高安全的飞行平台。我们要在主机里面选择最优秀的,无论是技术壁垒上,或者团队互补性上,工程化成熟度上,包括团队以前学习的背景、工作的背景、研发的背景、型号的经验等等,这些会综合来考量,然后去投主机、投总体。

其次,制造里面除了飞行器的设计,以及整个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外,还有发动机、航电、飞控、数传、材料等,他们是产业发展的最基本的工业基础,我们也会沿着产业链条继续布局。

不管航空工业,还是航天工业,它是高度复杂系统的集成制造和集成创新,所以我们非常在乎要投资的企业的团队的工程化实现能力。这也是“硬科技”投资里面非常重要的需要避免的两个“大坑”之一,第一个坑是“工程化的坑”,你能从逻辑上设计出一个觉得很完美的产品原型,但是最后你能不能工程化实现出来很重要,这个跟商业模式还不一样。商业模式长时间或者很长周期无法证伪,但是硬科技很容易证伪,你说的东西最后要被实现出来。

今天我说能造出一个特别好的手机,你一年造不出二年造不出,不可能三年、五年还造不出来,这样很容易就被市场识破。所以在硬科技里,工程化非常重要,也是我们投资很在乎的。

投硬科技还有一个坑是投资人要尽可能避免的,当下来看你是很先进的技术,但是3-5年很快被另外一种技术替代掉,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时,这个产业已经被颠覆迭代了。如果我们投到过渡性技术,也是一个特别大的痛苦。这也是在投资里面要高度避免的。

回到您刚刚说的策略,从低空经济来讲,我们必须重视的是“先总后分,主机牵引,供应链卡位”。

一个产业要兴起,需要通过投资去完善产业链。所以,我们的投资第二个策略是,要不就不进入一个行业,进入一个行业就是由点到线到面的产业链、生态链密集投资,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这是元航在投资低空经济时会秉承的两个策略。

我再补充一点,刚刚讲到卷这个问题。卷实际上是市场竞争的体现,但是卷是两个层次,一种层次是低价值的卷,这种是负和博弈,我活就没有你活的路,最后把价格打得越来越低,把利润打得越来越薄,最后大家都没路可走。就像刚刚讲的,走自己的路,让所有人都无路可走,低价值的卷、负和博弈是没有意义的,这样在卷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被市场淘汰。

 但是另外一种卷,我觉得是在硬科技里面值得提倡的,就是对高壁垒、高附加值的正和博弈的卷,这是有价值的。今天,我们在技术迭代上、在优化上、在创新上,尤其是基于底层源创新上,卷得越厉害,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越重要。所以讲到航空航天,它本来就是工业制造业的皇冠和明珠,这个领域如果能够有高价值的“卷”,我觉得对行业是一件幸事。

张寅冬:我简单谈一下华强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投资策略。我们强调的是敏锐感知及前瞻布局,立足底层技术,多元领域应用而展开筛选。不管做什么样的投资,除了行业等因素,我们认为一个重要关键点是团队和创始人,例如创始人的认知、创始团队的互补性等等。

高宇辉:我们这边的投资策略,简单讲两句话:一是投早投小投科技,二是投底层的通用型技术偏多。

由于时间关系,最后想问企业家和投资行业的人士,今天是在成都办会,首先向主办方投中信息表示感谢,给我们这个机会。想借这个机会说一个寄语,我们有什么期待?

朱胜利:因为低空经济来了以后,我们增加了一个新的市场机会——“政府治理”。政府治理这块,我们有一句话,“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实际上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政府利用一个立体网络治理好我们的城市,实现城市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

我们来到美丽的成都,是一个人来了以后不想走的城市。今天中午也碰到了一些政府领导,我们立马约了明天下午拜访,原因就是我们优秀的企业能够把最先进的低空经济产业逻辑,以及我们应用场景用在咱们成都。同时,我们也愿意把成果分享给成都,去拥抱成都政府,让企业在这里有各种各样场景的探索。

在城市治理方面,云圣智能2019年就开始做了,也希望这次活动作为起点,让我们跟成都结缘,和天府结缘,一起携手共进。谢谢!

徐淳:2024年是低空经济的元年,未来还有很大的空间,还有很长的周期,所以应该叫“初见少年拉满弓,不惧岁月不惧风”。航空领域大家都怕风、怕时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想跟地方政府讲两个维度,一个维度可能是空间问题,尤其是现在航空器做得越来越大,传统载体可能已经不能满足低空经济,甚至于中试、小试阶段的空间需求,包括后端场景的落地。刚刚朱总提到,很多需要场景落地配套、管理平台以及实际业务的对接。

第二个维度是员工人才策略。成都有比较丰富的高校资源,但是航空相关的产业链等还比较薄弱,所以要有人才引进的策略。人才引进上,不是特指高管、创始人,而是与中层、基层员工相关的配套措施,这是我们对于产业区域发展布局,比如总装生产基地、区域总部比较关注的方面,毕竟员工幸福指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

当然,成都自然资源环境非常好,基础也很好,所以我觉得稍加用力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只要四川成都下决心发展低空经济,我觉得还有很大的空间去发展和提前布局,这个时间都来得及。

王强:我们base在重庆和西安,这次来到成都感受一下工业无人机、低空经济的文化,和这么多大咖一起碰撞了思想,很有收获。我也是四川人,回来好好感受了一下家乡的感觉,回家真好。

张志勇:政府要发展低空经济,如果要说期望,有几点:

第一,要有耐心。因为这是长周期的行业,不是说今天投资,明天招引,大后天就能产出。它是需要一个政府任期,甚至两个政府任期,才能够把产业慢慢扶持起来。

成都有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就是“游戏”,因为成都宜居宜业,年轻人都愿意来,游戏基因很好。当时,成都差不多花了5-8年的时间打造游戏产业,最后所有的游戏公司都会在成都设子公司,分公司甚至母公司,否则它可能就不是一个主流的游戏公司。

为什么?就是因为政府能够始终如一地对一个行业持续地给予政策上的鼓励和引导。今天低空经济也一样,如果要发展好,不仅是成都,中国各个城市都一样,要做好准备,要有耐心。这是我对政府发展低空经济的第一个建议。

第二,政府对企业最重要的支持是,怎么样给它创造比较好的融资环境和氛围。企业在高速发展过程当中,需要资本长期支持。中国目前产业环境下,政府怎么样能够给予企业更多融资支持?不见得说全部都是政府出资,而是说把最有吸引力的融资环境,最有吸引力的基金聚集在一起,形成基金产业生态,能够持续供给资本。

第三,政府怎么和企业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低空经济典型的应用场景,或者打造、验证规模化的商业模式。我觉得这是政府应该在低空经济上做的第三点。

谢谢!

张寅冬:我相信低空经济是能够带来深远社会影响的战略性领域。我们希望通过资本的力量,帮助更多富有潜力的企业前行、加速行业发展。我们华强资本将持续关注这个领域,不仅是资金上的支持,更是战略性的陪伴成长,愿意携手各方,共同打造低空经济生态体系。

谢谢!

高宇辉:我做一个小结。我们的主题是“低空经济”,听了各位企业家以及同行的发言,感到很振奋,一定是长坡厚雪,一定是值得关注和全身心投入的产业。如果有从外地来的,我建议大家会后可以去看看武侯祠,武侯是卧龙,龙是什么呢?龙有时在水里畅游,有时在天空遨游。我们作为龙的传人,曾经错过了大海,但是我坚信,这次我们不会错过蓝天。

谢谢大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