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通过政府主导的产业投资案例越发出圈,也形成了各地独特的模式,如"合肥模式"、"深圳模式","杭州模式"等。
其实作为科研、产业、政策响应前沿的首都北京,也早已形成了“耐心资本北京模式”。
在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任务中,北京率先提出了“引导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开展对科技创新领域的长期投资”。2023年7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与北京市进一步深化合作,设立了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君联资本担任管理人),首期规模50亿元,专项基金期限超过10年,全力支持北京科创企业自主创新,为其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2023年-2024年,北京市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的八支市级政府投资基金,采取Co-GP的管理模式,遴选国内市场化专业化投资机构开展深度合作,依托“资本+政策”的配套措施,助力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
这种“政府顶层设计+市场化专业化运营管理+链主企业及产业集群带动”的创新探索,结合北京首都的独特优势,正在加速形成“耐心资本北京模式”。在这类耐心资本的支持下,目前北京已跑出了一批科创代表企业。
比如北京清华系的明星独角兽智谱,回溯其发展:A、B轮及早期主要由市场化投资机构和产业资本投资,到大模型爆发的2023年至2024年,智谱的C轮后投资方主要由北京各类耐心资本持续加码,这里面包括了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中关村科学城等北京其他的重要资金投入。
除了智谱,像银河航天这类底层技术原创性项目,观察其股东,也不同成度有着北京各类资金的持续加持。
上述案例还拥有一个显著共同点,其背后的出资人中都闪现着君联资本的身影。
在中国科技兴国战略进入深水区的当时当下,作为一家管理/参与管理着盲池基金、北京市政府投资基金、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的市场化GP,君联资本总结当下的环境,不只是资金供给上的变化,更折射出整个创投行业的结构性的跃迁,从“风险投资”到“价值创造”,VC正在被赋予一个新的内涵。
近日,君联资本总裁李家庆就为我们详解了“耐心资本北京模式”。
18个月16个项目
2023年7月,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在北京设立。
这也是社保基金设立的第一只专项基金,君联资本担任管理人。该专项基金首期规模50亿元,基金期限超过10年,全力支持北京科创企业自主创新,为其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18个月过去,李家庆向我们展示了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阶段性的成果“整体投资进度达到60%,其中超过70%的资金投向北京,近40%的投资企业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级奖励,承担过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近70%,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比约45%,56%的资金投向了高校及科研院所成果转化项目,通过协同投资,累计联动投资总额超过240亿,资金放大效应超过8倍。”
作为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的管理人,君联资本目前已决策投资16个项目,代表项目包括品驰医疗、智谱、银河航天、图湃医疗、蓝箭航空、昆仑芯、国科离子等。
赛道上,主要包括医疗健康、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商业航天、半导体及仪器仪表与精密零部件等高科技的卡脖子赛道,都属于“大、难、长”项目。
这些项目还有一个特点,大部分符合近几年大家常说的“链主企业带动了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生态。”
“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设立之初,就明确了承载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责任。”李家庆表示。
“耐心资本北京模式”
近几年,全国范围内提到了各种模式,包括知名的“合肥模式”、“杭州模式”、“深圳模式”等等。那么“耐心资本北京模式”有何特别之处?
在李家庆看来,“耐心资本北京模式”有三个主要特点。
首先是聚焦前沿,创新和自主创新。
前沿原创和自主创新,着力于挖掘“第一”和“唯一”,重点解决关键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
北京作为国家四大中心,拥有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和开放融合的创新文化,既能够辐射全国统一大市场,也拥有优秀的科研、产业、人才资源和国际化的影响力。这些都为我们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截至目前,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投出的一批代表性项目,在众多关键领域突破了中国长期存在的“卡脖子”技术瓶颈,实现从“跟随”到“引领”。不仅创造了多项“唯一”的技术创新成果,还实现了多个“第一”的历史性突破。
第二个特点是坚持协同联动,构建一体化的创新生态。
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政府、企业、专业机构的协同联动。君联资本通过落实政府规划引导、企业创新主导,专业机构运行三位一体的协同机制,与政府、企业形成合力,保障了基金的高效运营。
第二个层面是多层资本的协同。坚持社保基金、政府引导基金、社会资本协同合作,专项基金设立以来,与君联资本盲池基金,北京市的千亿级别的8只市级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密切协同,此外还与多只市级和区级子基金进行合作投资。既体现了重点领域的全覆盖,又能够集中资源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放大了资本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
第三个层面的协同是产学研用协同,君联资本投资的大部分企业都体现了产业界、学界、研究机构、市场的有机结合,形成了闭环的创新生态系统。企业的创始团队很多毕业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还有部分项目本身就源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投资过程当中不断深入开展合作。
第三个特点是引领和辐射。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大部分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的投资企业都发挥了产业链龙头的引领作用。通过支持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攻关,带动了上下游一大批配套企业的协同创新和发展,构建起“一企突破、全链升级”的良性循环,辐射体现在带动全国,链接全球。这些龙头企业通过在全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研发中心或者生产基地,不仅仅促进了自身业务的拓展,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银河航天就是很好的例子,公司大本营设立在北京,西安、成都多地构建国际领先的研发能力。在南通建立新一代的卫星制造工厂。此外,还与泰国等主要电信运营商合作,探索商业航天的出海,助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的创新实践。另外一家投资企业智谱,依托自主大模型的研发能力,先后与天津、上海浦东新区、杭州、珠海等地开展合作,助力当地打造人工智能的产业新高地。
“新VC”能力
近年来,国家层面反复提及耐心资本,一级市场的基金管理人都在思索题中之义。往往大家解读耐心资本第一层含义,便是时间的长度,常常会陷入一些表象的讨论,比如,15年比8年长,那么15年的就是耐心资本,8年就不是;或者8年时间就是比5年好等等。又比如,是不是因为今天IPO慢了,所以需要耐心资本。这些显然经不起推敲。
为什么要提出耐心资本呢?李家庆表示,耐心资本的产生是跟今天这个时间点我们要去干的事相关。
“底层原创性的‘大、难、长’项目,在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从科技成果转化到形成产业链的过程,一旦成功将会对产业和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这个成长过程必然不可能短,需要8-10年,甚至更长时间。”
“我们所管理的资金规模和它的周期决定了我们必须要选择一些相对壁垒比较高、底层的硬核技术在前沿和原创角度上有足够壁垒的一些项目来进行投资,而且它的投资周期要长。”
李家庆表示,这类项目本身资金的密度和规模要求比较大。与此同时,如果能够投资成功,项目将能够带动一个产业和一个行业的发展。“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早、新、硬、大、难、长’,要先判断这件事情,因为这件事情决定了我们只能使用长期耐心资本来做。”
其次就是“人为重”李家庆表示,“创业企业家要有长期的韧性、耐性,而且他敢于做大事、敢于整合资源来面向一个长期的目标不断演进。”此外, “人为重”的“人”还包括作为投资人的这个“人”,也需要跟耐心资本长期投资相匹配。
“要聚焦这件事,事决定你的钱是什么钱,人是什么人。这是个大前提,简单来提耐心,这是不对的。”李家庆强调。
他进一步阐释,做耐心资本的难点并不是资金的长短,本质在于能不能产生“拿时间换空间”的结果,不能本末倒置。应该让不同时间的钱去做不同的事,做到资金与事相匹配。
从自身实践出发,君联资本也总结了“新VC”能力要求的几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新VC需要深度理解和融入国家战略,与国家、地区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能够有效地链接政府、企业、产业的生态。同时自身还是要坚持市场化、专业化的定位,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第二个维度,新VC需要锁定技术的深水区,聚焦前沿、原创自主创新,搭建促进成果转化的系统平台,并坚持其持续运营。
第三个维度,新VC需要深入产业,链接行业生态,实现政府、企业、资本的多层次协同合作,撬动和放大资源。
最后,新VC还需要投资和赋能促进科创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坚定选择“早、新、硬、大、难、长”投资策略
君联资本作为国内成立较早的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管理人,与社保基金合作渊源颇深。自2008—2009年管理第一只人民币基金起,双方便携手共进,至今已合作管理6只基金,合作时间长达16—17年。
除了管理着市场化盲池基金和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外,君联资本还参与管理着北京市政府投资基金。
李家庆表示,这三层资金结构可以通过君联资本的链条联合起来,而不是单打独斗。在投资一个项目时,不同类型的资金出资往往会在企业不同阶段出现。
实际上,当前盲池基金、产业基金、社保专项基金共同投资一个项目的故事在市场上也多了起来。
在李家庆看来,充分发挥盲池基金、产业基金、专项基金不同资金属性的各自的能力,体现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充分平衡。这也意味着聚集更多的资源培育出一个企业,能增强企业跑出来的确定性。事实也是如此,君联资本自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设立以来,通过基金协同投资模式,既实现了重点领域全覆盖,又能集中资源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放大了资本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如前文提到,通过协同投资,累计联动投资总额超过240亿资金的放大效应。
眼下,“新VC”的新内涵也让君联资本要坚定地选择“早、新、硬、大、难、长”的投资策略。
“我们经常和LP说,君联资本的策略是会放弃pre-IPO或者是窗口性机会这类短线机会,宁可用10-15时间来做‘Farmer’投资科技创新,是因为北京的特点,也因为中国到了这个时间点,就必须要做大难长的事才有更大概率赢。”李家庆表示,这样的策略,最怕的不是钱不够,而是怕项目“不新不旧不够硬”。
比如,近年来随着大模型竞赛趋势愈演越烈,市面上很多声音在质疑这个赛道是否估值太高。
李家庆表示,“中国大模型的发展还处在早期,目前关键是成不成的问题,中国大模型产业的投入远远低于美国,但我们的企业要参与到全球竞争。”
在各地城市都在积极加大力度争抢头部企业的当下,君联资本也为北京的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赋能和支持。
一方面,积极收集企业诉求并反馈给政府部门,同时将政府的优惠政策传达给企业,搭建起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开展丰富的增值服务,组织各类活动促进企业与各方资源的对接。在产学研结合方面,深入研究并协助解决从科研项目到商业公司转化过程中的难题,助力企业搭建高效的管理团队。此外,还积极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融资支持,帮助企业突破资金瓶颈。
而今,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已成为“耐心资本北京模式”的一个重要样本。李家庆也强调,耐心资本北京模式不只是一个资金供给上的变化,是通过制度创新释放经济创新动能的战略实践,更在于构建起“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市场化专业机构+北京优势”协同发力的新型创新生态系统。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