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来了!五分钟述览上周大事件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来了!五分钟述览上周大事件
2025年04月28日 09:00 南方基金

上周市场震荡上涨,主要指数多数上涨。截至周五收盘,沪指收于3295.06点,周涨0.56%;中证1000收于5939.50点,周涨1.85%。

中信行业板块方面:综合金融、汽车、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指数涨幅居前;房地产、消费者服务、食品饮料指数跌幅居前。

数据来源:同花顺,截至20250426

上周市场还发生了哪些大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第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来了!

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多家基金公司火速解读,他们认为本次会议在充分认识外部压力的同时,延续了“稳中求进”总基调,整体政策表述较为积极,多方面释放出积极信号。

摘要:“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02

第二,新能源汽车迎来大利好!

4月25日,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要求,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逐年提升;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新能源营运重卡规模化应用。

摘要:“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03

第三,贷款到期年龄上限延长至男68岁、女63岁!

据梳理,北京、重庆、哈尔滨、西安、昆明、青岛、江门、郑州等地已落地政策调整,将贷款到期年龄上限普遍延长至男性68岁、女性63岁,或法定退休年龄后5年,与国家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协同适配。

受访人士表示,此次公积金贷款年龄上限调整,通过放宽借款人年龄限制为延长贷款期限创造空间,在释放住房消费潜力的同时,对银行风险评估与防控机制形成新考验。

银行需在政策红利释放与风险底线坚守间寻求平衡,既要落实支持合理住房需求的政策导向,也要筑牢高龄贷款业务的风控防线。

摘要:“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04

第四,日本宣布“救市”!

当地时间4月25日,日本政府出台紧急方案以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对日本企业和消费者造成的负面影响。方案内容包括加强对企业融资的支持、刺激国内消费、转变产业结构和增强竞争力等。

当前市场正高度关注日本央行的下一步动作。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最新的讲话中表示,如果日本基础通胀率像预期的那样向2%的通胀目标靠拢,日本央行将继续加息。但分析人士警告称,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将成为日本央行下一步政策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

摘要:“券商中国”微信公众号

05

第五,6部门发布通知,利好来了!

4月27日,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

通知提出,优化离境退税商店布局。鼓励各地区在大型商圈、步行街、旅游景区、度假区、文博场所、机场、客运港口、酒店等增设退税商店,扩大退税商店覆盖面。积极引导国际名品、国货潮品、老字号店铺、文创店、纪念品店、礼品店、特产店等成为退税商店。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打造一批离境退税特色街区。

摘要:“券商中国”微信公众号

06

第六,万能险迎新规,5月1日起实施!

4月25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万能型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涉及万能险产品设计、账户管理、资金运用等维度。《通知》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保障功能有待强化、账户运作不规范、少数万能险资金运用较为激进等突出问题,从制度上有针对性地治理。

《通知》自2025年5月1日起实施。保险公司已经开展的万能险业务不符合《通知》规定的,原则上应当于2026年4月30日前完成整改。

摘要:“券商中国”微信公众号

展望后市,南方基金宏观策略部认为外部风险缓释,内部政策有望发力+经济验证复苏,市场有望继续反弹。海外方面,特朗普进一步表达期望对中、欧、日等地区达成贸易协议,且把施压目标转向内部。

国内方面,一季度GDP超预期及3月经济数据走强,数据进一步验证复苏。政策端消费支持等政策持续推进,监管层持续释放宽信用信号,降准降息预期继续发酵。

此外,市场对高频数据走弱关注度提升的当前,政策超预期的概率也在提升。中央看,国务院最新学习通稿提到地产政策的“早出手、快出手”、“市场获得感”;地方看,无锡等部分城市已在加码取消限售、加大贷款和补贴支持力度等政策。市场在企稳后,宽基ETF成交持续验证汇金和央企等增持ETF支撑市场。

好啦,今天的说理财内容就到这里, 我们下期见。

风险提示: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免责声明:《南南说理财》栏目旨在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学习理财知识的素材,由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基金”)员工撰写,内容引用信息均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内容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判断,不代表南方基金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栏目内容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栏目内容版权仅为南方基金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南方基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