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热议的“通缩”要来了吗?不会!国家统计局发声回应了

全网热议的“通缩”要来了吗?不会!国家统计局发声回应了
2023年04月19日 09:20 南方基金

清晨八点,陪您理财。大家好,这里是南南说理财,感谢您的收听。

上周,国家统计局发布物价数据,数据显示3月CPI同比上涨0.7%,PPI同比下降2.5%。从这组数据来看,CPI同比增速一年来首次跌破1%;而PPI同比增速已经连续6个月为负。

从信贷数据来看,虽然3月新增信贷和社融创历史同期新高,但M2与M1增速差扩大,货币活化率降低(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一时间,市场上讨论“通缩”的声音越来越多。那什么是通缩?给我们日常生活到底会带来什么影响呢?今天聊聊这个话题。

01

通缩是什么意思?

说起通缩,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而对通胀更耳熟能详一些。

通胀就是通货膨胀,通俗理解就是市场上的钱多于人们手中的钱,从而导致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与之相对,通缩的全称是通货紧缩,指的是在现行价格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商品和劳务的供给超过需求,于是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速度转慢。流通速度一旦变慢后,货币的价值就会逐渐被高估,最终使得物价水平下跌。也就是“物贱钱贵”。

理论上,当通货紧缩率持续上升时,人们支付更少的货币就能购买到同样数量的商品和服务。这听着似乎是件好事,但长此以往,通常会导致生产率和投资的下降,进一步造成经济的萎缩。

听到这里可能大家会感到疑惑,既然物价跌了,生活成本也降低了,为什么反而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所谓的物价下跌,不仅仅指柴米油盐等必需品,还有电子产品、房子、车子等等,也就是市场上的大宗商品大都会呈下跌趋势

在这个前提下,假如你想买一件衣服,但衣服的价格日渐下跌,那大家会把钱留着,推迟购买的时间,去买价格最便宜那天的衣服。时间一长,服装行业就面临竞争、破产,员工会面临失业、收入减少,从而降低消费意愿,环环相扣,并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这对个人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02

通货紧缩来了吗?

历史上我们也经历过通缩,比如2009年,事件的起因是美国的次贷危机,随后逐渐演变为金融危机,迅速向世界蔓延。我国也不可避免受到了影响,外需下降、出口额增速下降,中小企业破产,农民工返乡,货币供应量M2增速减缓。

为了走出通缩的困境,政府推出“四万亿”投资计划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依靠基建和房地产的发力,经济逐步向好。

回到当下,那现在我们真的面临通缩了吗?针对这个问题,中金公司研究部指出,通货紧缩包含物价放缓,但还要结合“两个特征、一个伴随来判断”。

两个特征分别是物价持续全面下降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一个伴随指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经济衰退。

从这些角度来看,当前物价虽然下降,但下降的范围和过程既不全面亦难持续,另一方面,货币供应是创新高的。因此,中金公司研究部表示,我们看到的是需求驱动的物价正在回暖,而非步入通缩

昨日上午(4月18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也在新闻发布会上对“中国经济有没有通缩风险”这一问题作出了正式回应。

他表示,总的来看,当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

国际上通货紧缩的定义是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往往还伴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和经济衰退。但从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情况看,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保持温和上涨。从货币供应量来看,3月末广义货币M2增长12.7%,保持较快增长。从经济增长情况看,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4.5%,比上年四季度回升。整体上都不存在通货紧缩的情况。

从下阶段来看,物价会稳步恢复,价格带动会逐步增强,不会出现所谓的通货紧缩情况。随着下半年影响因素逐步消除,价格会回到一个合理水平。(资料来源:国新办)

关于通货紧缩,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聊一聊,下期再见啦~

免责声明:《南南说理财》栏目旨在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学习理财知识的素材,由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基金”)员工撰写,内容引用信息均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内容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判断,不代表南方基金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栏目内容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栏目内容版权仅为南方基金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南方基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