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成交量连续十五日破万亿,市场在释放什么信号?

A股成交量连续十五日破万亿,市场在释放什么信号?
2023年04月25日 12:03 南方基金

清晨八点,陪您理财。大家好,这里是南南说理财,感谢您的收听。

进入4月,A股交易热情明显提升,热门板块轮番上攻,4月3日以来,沪深两市成交额已连续15个交易日保持万亿以上(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4.24)

市场有句老话,“指标都会有假,但成交量不会说谎。”可以看出,成交量是投资者判断市场的重要参考。据统计,2015年以来,A股单日成交额过万亿持续时间大于10天,这种情况仅发生过10次(数据来源:wind,20150101-20221231)。那么这次连续15天的“万亿成交”,释放了什么信号呢?我们今天来聊聊。

01

“万亿成交”下市场回暖,背后有何逻辑

成交额这个指标为什么重要?

因为它代表了在大盘这个点位,市场有着多少需求。目前市场总成交额进一步放大并维持多日,表明在大盘这个点位,市场有着超于过去的交易需求,在这种强大的需求推动下,中长期指数往往可能会向上走,而不太可能突然调转方向。当然,成交量只是一个指标,股市的走势是受多重因素影响的综合体,但从成交数据看,市场情绪确实已在逐步回暖

市场回暖背后有何逻辑,我们从影响股市的两个基本因素来看,一个是经济基本面,一个是流动性

以国内的经济基本面来说,复苏已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五一”将至,旅游机票酒店的预定数据增强了市场回暖的逻辑。再看刚发布的一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我国GDP同比增长4.5%(预期4%),3月社零同比增长10.6%(预期7%),数据都大超预期,基本确认经济全面复苏。(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流动性方面,中国的CPI维持在较低的位置,这似乎预示着经济仍有待更强劲的复苏,但这也为刺激经济以及继续宽松货币政策,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实际上,货币层面已经看到明显的宽松,特别是不久前公布的社融、M2数据,只不过从货币层面到经济的传导需要时间。另外,美联储的激进加息一步步走向尾声,也将为我们的货币政策提供更多的施展空间。

总的来说,宏观经济处于复苏通道,流动性的大方向是宽松,A股整体大涨,市场情绪回暖,可能是带动连续成交破万亿的前提条件。

02

连续“万亿成交”释放了什么信号?

那么持续多日保持“万亿成交”,释放了什么信号呢?

从历史数据来看,在A股成交量连续站上万亿的期间,代表A股整体表现的万得全A指数多数都出现了上涨,涨幅的平均值为1.05%

数据来源:Wind,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

而 “万亿成交”结束之后市场表现如何呢?我们整理数据后发现,万亿成交后的10天来看,万得全A指数多数呈现下跌走势,且跌幅较大。但从“万亿成交”结束后的30天、60天的维度来看,万得全A指数又大多会恢复涨势。

数据来源:Wind,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

因此从历史规律看,A股历史上连续“万亿成交”一般发生在市场整体上涨之后,并且在“万亿成交”期间,A股表现整体往往较好。而在连续“万亿成交”结束后,随着市场情绪调整,短期内A股可能遭遇震荡,但随后多数情况会恢复上涨势头

由此看来,如果A股成交量保持在万亿以上的时间更长一些,对投资者而言大概率会是好消息。

03

业内如何看待后市行情?

A股成交量连续15日突破万亿,一季度经济数据超预期。不少南粉对市场走势持乐观态度,那后市行情的观点怎么看呢?我们梳理了一些券商观点,一起来看看。

国盛证券表示,经济数据总体向好,市场震荡上行,成交量重回万亿水平,对后市保持积极乐观。科技板块开始高位分化震荡,可能迎来阶段性调整整理,短期应谨慎对待。4月为年报集中披露窗口,关注业绩优异的低估值板块机会。芯片产业链短期有望保持强势,可继续关注。市场风格可能迎来切换,新能源等相对低位的赛道板块正逐渐被资金关注,可跟随市场主力资金轮动。

广发证券认为,二季度通常是全年经济增速最高的一个季度,而从月线角度来看,7月份是55月周期的变盘时间之窗,如果市场有所表现,走出业绩兑现或者增速预期的逻辑,也是与时间之窗相吻合的。从这个层面来讲,二季度行情或仍会是一个持续稳健的推进过程

银河证券认为,后市A股市场或仍处于颠簸向上的行情,结构性机会占优。但向上行情需观察国内宏观经济修复状况及政策面催化,A股市场上市公司业绩修复情况,以及资金面的表现。

今天南南做一个重磅预告,南方基金APP9.7版本即将发布,云斗」智能实时估值系统也即将首发!云:科技赋能,云起南方。斗:冲破迷雾,北有斗星。以云为斗·智投未来,本周五前将陆续上线各应用商店,欢迎大家更新体验新版本。好啦,今天的说理财就到这里。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风险提示: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免责声明:《南南说理财》栏目旨在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学习理财知识的素材,由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基金”)员工撰写,内容引用信息均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内容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判断,不代表南方基金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栏目内容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栏目内容版权仅为南方基金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南方基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