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走弱,主要指数回调。截止周五收盘,沪指收于3364.83点,周跌1.60%;上证50收于2675.36点,周跌2.38%。
中信行业板块方面:建材、家电、石油石化指数涨幅居前;非银行金融、综合金融、通信指数跌幅居前。
数据来源:同花顺,截至20250321
上周市场发生了哪些大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第一,针对关税,特朗普发出了重要信号!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五表示,尽管他似乎反对为即将实施的关税政策设立豁免,但他的“对等关税”计划将保留一定的“灵活性”。
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对记者表示:“很多人来找我谈关税,很多人问我能否获得豁免,但一旦你为某一个人开了口子,就得为所有人开口。”
特朗普一向是关税的坚定支持者,他同时坚称,尽管在3月初为主要汽车制造商提供了为期一个月的进口关税豁免,他的立场并未改变。他说:“我不会变。但‘灵活性’这个词很重要,有时候需要灵活处理。所以会有灵活性,但基本原则是对等。”
特朗普将其对等关税的实施日期(4月2日)称为美国的“解放日”。特朗普及其政府官员表示,该计划将对所有对美国产品征收关税的国家施加相应的关税。对于那些实施非关税贸易壁垒(如增值税)且被特朗普政府视为不公平的国家,也可能面临新的关税措施。
摘要:“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02
第二,一批次新基金,已赚超10%!
近段时间以来,伴随A股、港股市场显著转暖,多只次新权益基金展现出亮眼业绩,不少产品成立以来收益率已超过10%。这些产品敢于在前期市场调整时逆势布局,把握住了市场反弹的机会。
当前市场再度进入高位震荡,新基金建仓略有分歧。但受访基金经理普遍认为,整个市场的高Beta行情节奏近期明显放缓,但对于后市仍然积极乐观,将在市场的震荡中尽可能把握机会。
摘要:“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03
第三,平均涨幅1.29%,REITs周报来了!
上周,公募REITs二级市场表现不错。行情方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1日,中证REITs(收盘)指数为860.35,环比上周五上涨1.15%。中证REITs全收益指数为1057.99,环比上涨1.07%。
整体而言,63只上市REITs平均涨幅1.29%。其中54只本周录得正涨幅,占比85.71%。
摘要:“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04
第四,中国结算“三箭齐发”利好债市!
3月21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结算)官网连发三条通知和办法。
针对此前市场热议的试点开展信用债ETF回购、进一步拓宽受信用保护债券回购范围、暂免部分债券登记结算费用等,中国结算推出具体支持举措。
机构人士表示,上述举措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债券发行人融资成本,并降低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提升债券市场整体活力。
摘要:“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05
第五,创下历史新高后,国际金价回落!
3月22日一早,#金价开跌#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就在前一天,3月21日,伦敦现货黄金价格最低触及每盎司2999.268美元;COMEX黄金期货跌至每盎司3028.2美元,下跌0.51%。上海期货交易所主力合约(沪金2504)夜盘收盘价跌至705.14元/克。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此前已有多家大型商业银行作出反应,向投资者发出风险提示公告或调整黄金投资的门槛。
摘要:“券商中国”微信公众号
06
第六,行情持续“徘徊”,科技板块分歧变大!
在行情短暂达到阶段性高位后,沪指在3400点左右已经逡巡徘徊了约20个交易日,在此期间科技板块上演了轮动行情,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板块均有亮眼表现,但已许久没有上演普涨大戏,部分细分板块甚至略有回撤。
站在当下时间点,基金经理对科技的后市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泡沫”已现,需关注科技板块内的细分行业,或估值更低的红利板块;亦有基金公司认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科技股行情都将是市场的主线,科技股短期的震荡调整不改持续向好的趋势。
摘要:“券商中国”微信公众号
展望后市,南方基金宏观策略部认为短期波动或放大,但中期维持看好。短期市场迎来一季报交卷期,前期表现较好的小盘、概念板块可能阶段性逆风,市场重点将逐渐切换至基本面,宏观方面密切关注三月信贷、出口及地产数据,微观方面关注企业盈利是否筑底。
中期来看,估值和基本面维度均支持看多。从估值上看,随着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不断下行,以沪深300为代表的A股主要宽基指数股权风险溢价水平再次接近向上一倍标准差的极端区间,这意味着A股相较债券资产具备较高的投资性价比。
好啦,今天的说理财内容就到这里, 我们下期见。
风险提示: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免责声明:《南南说理财》栏目旨在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学习理财知识的素材,由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基金”)员工撰写,内容引用信息均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内容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判断,不代表南方基金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栏目内容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栏目内容版权仅为南方基金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南方基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