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思 | 母亲在,天天都是节

夜思 | 母亲在,天天都是节
2024年05月12日 22:01 中国青年报

小年说:

今天,很多人以各种方式歌颂、纪念母亲。

母爱的模样千万种,每一种都足以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推荐给你,静夜思。

母亲在,天天都是节

来源:书报文摘(ID:shubaowenzhai)

作者:四月百合

-01-

母亲教会我们怎样生活

美学家蒋勋老师说,其实生活中很多的美学,都是妈妈传导给他的。

小时候陪妈妈去菜市场,妈妈会教他用手指头触摸瓜,检验瓜的生熟;用手指头去掐菜苔,检验菜苔的老嫩;用鼻子闻蔬菜的新鲜……

母亲会带他看院子里一朵花、一片叶。教他从容,不慌张。

点点滴滴的智慧,处处用着心。

那个年代没有洗衣机,母亲洗完被单后,用洗米水浆过,等到大太阳的时候,把被单晾在竹竿上,到了夜晚,盖着的被单上,阳光和米浆混在一起的味道,就是最美好、最奢侈的享受。

生活的美无处不在,等着我们去热爱、去发现。

一蔬一饭,一瓢一饮之中,满满的细节里,不光藏着我们的口腹之欲,更藏着众多的能量和学问。

一个从小就有发现美的眼睛、发现美的心灵的人,那他的一生,都注定是会和美结缘。

他一生的精神世界,也注定是富有、丰盈的,他得到的教诲,也注定是终身都受益不尽的。

一个在忙碌的家务、繁重的工作中,依然能用心教孩子品味美、辨别美、见识美、享受美的母亲,也必定是聪明善良、充满智慧的母亲。

-02-

母亲,人生路上的引路人

作家梁晓声的母亲和父亲都不识字,但父母不同的是,父亲崇尚力气,母亲崇尚文化。

所以,他们对孩子寄托的希望也便截然不一样。

父亲希望孩子们将来靠力气吃饭,而母亲希望孩子们将来能靠文化立足社会。

母亲年轻时记忆力强,不论戏剧还是故事,只要她听过一遍的,都能详细记住,娓娓道来。

于是,母亲就常常将她听到的许多书中的人物和一些旧戏讲给孩子们听。

梁晓声说,五六岁时,他就开始听母亲讲《包公传》《济公传》《杨家将》《岳飞传》等等。

在口耳相传中,母亲讲的这些故事,早早的就给梁晓声的心里埋下了一颗文学写作的种子。

每个母亲都是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那个人。她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自己的孩子。

可以说,没有爱讲故事、会讲故事的母亲,就没有如今的作家梁晓声。

每个母亲,都是孩子在人生路上最好的领路人。

而母亲的样子,往往是我们最早认识人生的样子。

-03-

母亲,陪你在深渊的那个人

三毛在失去爱人荷西的时候,整个人都遭受到了无以言说的重创。

她在文章《背影》里写道,那些日子,是父母千里迢迢飞到身边陪着她,个老人不光要承受心理上的难过、痛苦,还要承担照顾前来吊丧的亲友们生活的任务。

在住了大半生的地方都弄不清街道的母亲,到她这里却要一个人独自去超市采购。不认识路,语言不通,弯腰驼背的提着重重的袋子,走在海边浪花湿溅的大堤上。

三毛说:“我知道,只要我活着一天,她便不肯委屈我一秒。”

烈日炙烤下,怕三毛增加难过,父亲和母亲背着她去荷西的墓地祭奠。为了买一束花,两个老人宁愿多走很久的冤枉路,也不在女儿面前吱一声。

那些日子,步伐踉跄的母亲,整日围着她身边转。

孩子掉入深渊,感同身受是母亲。

孩子掉入深渊,陪伴左右的也是母亲。

但当你身陷深渊时,母亲遭受的深渊,往往比孩子的还要深更多。

每一个孩子的痛,会完全呈现给自己的母亲,但母亲的痛,却不会让孩子看见。

作家冰心说,小时候,她曾问母亲为什么这么爱她。母亲回答说,有为什么,因为你是我的小孩

-04-

母爱伟大深沉,没有任何的理由。

母爱的模样千万种,每一种都足以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

她自己可以吃糠咽菜,却给你买最鲜的大虾,她可以一套衣服穿几年,却给你买最流行的新裙子。

母亲给予我们的,往往是倾尽所有,而我们能反馈的,一直都很少很少。

世人关注你的,只是你飞了多高,而真正在乎你飞得累不累的,只有自己的母亲。

你功成名就,她会开心祝福,你无所建树,她也不会将你嫌弃。

有了难,受了苦,母亲最先想的,就是怎样帮你渡过难关,怎样为你引路,怎样赋予你无穷无尽的勇气。

毕淑敏写过,“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但时间在走,母亲年纪越来越大,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让她等待。

我们在能给予的时候,就去给予,千万不要觉得日子还长。

母亲的心愿很大很大,大到希望她的孩子一生一世,平平安安,无灾无难。

母亲的心愿很小很小,小到只要孩子出现在身边,一回头一扭身,能看到孩子就满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