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村都有一名大学生之后,西北小县在大变

每村都有一名大学生之后,西北小县在大变
2022年04月06日 18:47 中国青年报

主播君的话

在甘肃省临洮县,曾经,他们走出家乡四处求学,如今,又返回家乡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在团临洮县委组织下,这些青年大学生将建设家乡的热情付之实践,他们的故事有哪些,我们来看看!

在甘肃省临洮县,活跃着这样一批青年大学生,在团临洮县委组织下,以基层团组织改革试点为契机,他们利用寒暑假,返回家乡,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奉献自身的青春力量!!!

黎敉与小伙伴一起在景区为集赞的游客盖章

体验:临雁归巢哺桑梓

“我们设计的‘千古岳麓’灯会引流方式获得主办方的肯定,并且在这次灯会中落地实施了。能为家乡的文旅事业尽一份力,我感到十分高兴!”

2022年寒假,甘肃临洮籍大学生黎敉报名参加了“临雁归巢 建功桑梓”临洮籍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和25名返乡大学生一起,以“民俗文旅产业引进新型盖章打卡模式的运营建议”为调研课题,探索将其运用到备受临洮人关注的“千古岳麓文化临洮”大型灯会中。

实践期间,黎敉和小伙伴们冒着大雪上山调研线路、不断修改“集章地图”、设计文创作品……最终,主办方采纳了盖章打卡建议,相关图文推送获得10.1万人次的点击量,在刷爆临洮人朋友圈的同时,也为灯会引流造势贡献“青年力量”。春节期间,黎敉和小伙伴们值守盖章、直播云游,度过了人生中第一个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大年夜。

临洮县返乡青年大学生在青年之家组织开展非遗文化传承活动

开启新探索的不止黎敉,连续参加两期返乡实践的大学生边蕊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期的实践岗位。

“第一次实践是在同学的‘安利’下报名的,还有点小忐忑。”回忆起2021年夏天,边蕊记忆犹新。当时,她加入团临洮县委组织的“洮河文化田野考察队”,白天顶着烈日进行田野调查,拜访临洮花儿、傩舞、洮砚等非遗文化传承人;晚上则翻阅文献、梳理调研结果。

大学生们在实践报告中说:古老文化的魅力与岁月一起沉淀,其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生生不息。第二次实践,边蕊毫不犹豫报名挑战临洮县检察院办公室助理一职,整理文书、传送文件、运营新媒体……这些枯燥的工作她干得津津有味、一丝不苟。

“临雁归巢 建功桑梓”临洮籍大学生返乡社会实践是共青团临洮县委顺应改革要求,策划实施的实践育人暨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启动以来,先后为临洮籍大学生提供了包括机关单位见习、田野实地调查、非遗文化传承、志愿服务、创业体验在内的近500个实践岗位,并鼓励学生们以多点多面的岗位为基础、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补充,变换角度融入家乡建设,完成从“观察者”到“参与者”的“沉浸式”体验。

目前,已有540余人次大学生、120多个用人单位参与实践,完成调研课题成果6个,团中央将临洮县确定为“返家乡”实践重点县区,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项目被临洮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列入为全县人才工作重点内容,在体制机制上获得更多支持和保障,“临小雁”们站在了更广阔的实践平台上。

返乡青年大学生在村里组织开展活动

参与:一村一名大学生

考核结果实行百分制,其中:到岗位工作情况30分、整体履职情况50分、乡镇团委认可度20分……细化考核事项中有建立并管理本地在外大学生青年沟通联系群、协助运营村(社区)新媒体平台、协助做好团员发展教育管理、青年志愿服务等工作……这是临洮县八里铺镇团委与团干部签订的一份《目标责任书》,这份责任书的考核对象是一名大学生,同时也是八里铺镇水渠村的兼职团干部。

为了破解基层团组织青年流失、工作思路僵化、凝聚青年能力削弱、工作力量不足等问题,2021年底,共青团临洮县委下发《关于选聘在校大学生兼任村(社区)团干部的通知》,以省市乡村振兴示范村为重点,结合返乡大学生社会实践“云实践”工作,面向年龄在 28 周岁以下、具有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或共青团员身份的临洮籍高校在校生全面启动“在校大学生兼职村(社区)团干部”选拔工作。

返乡青年大学生组织村里青少年开展文艺汇演和趣味运动会

“现在村里出去读书的大学生很多,只有寒暑假才能见上面,我们想过要把这些青年联系起来,但苦于没有渠道。”八里铺镇团委书记辛红梅早就关注到村里的在外大学生群体,她说这些青年像“候鸟”一样,每年只在家乡短暂停驻一段时间,就算是驻村干部每年也难见到他们一面。

“在校大学生兼职村(社区)团干部”选拔工作启动后,她惊奇地发现这池春水“活”起来了,很多在外大学生主动与村团支部取得联系,表示自己很乐意兼任这一职位。“我们镇水渠村选拔的兼职团支书是一名湖南师范大学学生,他已经开始和村里其它大学生计划着暑假在青年之家搞一场篮球比赛了!”辛红梅说。

截至目前,临洮县共选聘村(社区)兼职大学生团干部124名,覆盖70个行政村、11个城市社区,充实了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的同时,也为临洮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储备后继力量,这些青春力量的加入,无疑为基层团组织注入了一汪“活水”。

由返乡青年大学生参与策划主持的临洮县第四届“青春交友节”在青年中叫好又叫座

建功:村村都有好青年

为助力临洮县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储备,2021年底召开的临洮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中,团临洮县委提交了《关于推动实施“村村都有好青年”选树计划》的提案,获得县委支持。

2022年初,“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正式启动,各级团组织放宽视野,以青年产业人才、青年电商能手、文化传承人等为重点,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乡村好青年进入选培计划,通过技能培训、政策支持,帮助返乡在乡青年创新创业,将他们作为入团、入党的重点发展对象,对特别优秀的推荐成为村级后备干部,旨在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储备一批青年骨干,为乡村振兴输送一批致富能手。

临洮县牡丹产业“领跑者”曹佰平就是这样一名“乡村好青年”。曹佰平来自车刘家村曹家坪社,这里的气候和土壤特别适合紫斑牡丹的生长,他的爷爷更是临洮出了名的“牡丹迷”。

在曹佰平记忆里,童年最多的时间是跟着父辈浇花、剪花、锄草、培育花苗,他对花有太多的感情。但受传统种植结构和种植模式的影响,常年来,村民们习惯于种植小麦和玉米,虽房前屋后栽种着牡丹,但没有人将其与经济作物挂钩。于是,在2008年大学毕业后,曹佰平收拾行囊,毅然回到了爷爷的牡丹园,成立了兴望牡丹合作社,当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花农。

曹佰平的牡丹园吸引着各地游客慕名观赏

如今,这片最初的小园子已经在他的手中发展形成千亩牡丹种植培育观赏和芍药鲜切花生产基地,是西北规模最大的标准化育苗企业。每年五月,这里就成了色彩斑斓的花的海洋,恣意绽放的牡丹连阡接陌,艳若蒸霞,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赏花踏青、驻足留影。

当选“农村好青年”之后,曹佰平进入村“两委”班子后备干部库,肩膀上的担子和承载的希冀又重了几分。“好青年是可亲可学的榜样,更是追赶奋进的标杆,希望我的创业之路能吸引更多的‘好青年’带着技术和热情返乡织梦。”曹佰平坦言,他如今最迫切的愿望就是组建青年科技人才团队,通过研发不同海拔地域栽植的新品种,提高牡丹品质、延长牡丹花期,提高临洮牡丹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价格。同时,进一步开拓品牌化、数字化经营模式,让临洮紫斑牡丹走向世界各地。

如今,临洮县各乡镇正在陆续发掘和选培“好青年”储备对象,已有60余名优秀青年进入“好青年”名册,有效整合农村资源的同时,也让优秀的农村青年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第四期实践返乡青年大学生合影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