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输”的体育生领跑考研赛道

“不服输”的体育生领跑考研赛道
2024年05月16日 14:33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李谌涵 魏夏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蔡华丽)“考研和体育竞赛一样,都要有一股不服输的劲!”近日,湖南城市学院体育学院学生郭思婷收到了武汉体育学院的录取通知,这位在省级赛事上斩获金牌的“武术”健将,在考研的赛道上不甘示弱,奋勇向前。

更值得她高兴的是,同班的好友“游泳健将”唐攀宏、“网球健将”黄茂城也分别被西安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录取。在省级体育赛事上,他们斩获金牌、大放异彩;在考研之路上,他们携手“上岸”、不负青春。

刘思成/摄

随着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结束,湖南城市学院体育学院喜讯频传,75人报考研究生,35人上线,27人被录取,陆续收到湖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等大学的录取通知。

特色办学 营造优良学风

在考研前期,该院围绕学生普遍存在的目标院校选择迷茫、科目复习不知所措、时间进度把握不准等问题,及时通过考研经验分享交流会、主题班会等形式,邀请往年上岸优秀校友为学生答疑解惑,指导他们明确目标。

辅导员、班主任在综合考虑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成绩、学习基础等因素前提下,结合学生对研究生阶段专业学习意愿,帮助学生分析历年考研形势,为考研学生评估目标院校,引导学生合理制定考研目标。

“我们会出一个意向表,收集学生的考研意向。”为了让学生全身心备考,该校体育学院党委书记郭羽将考研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成立考研班,自己担任考研班班主任,邀请该院的教授博士作为考研指导老师,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务,把工作抓实抓细,坚持全过程指导不停歇、全过程服务关心不断线。

“体育生都是爱玩好动,根本就坐不住,刚开始备考的那段时间,在自习室没看几分钟书,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回忆起那群“顽皮孩子”的考研过程,郭羽不禁笑道。是否到达了自习室、当天的学习计划是否落实……为了管住这帮“顽皮”的孩子,郭羽坚持每日早、中、晚检查三次,节假日也没有歇息,“学累了可以休息一会,但是考研人没有假期,都必须放下玩的心思,否则就退出考研队伍!”

刘思成/摄

“我被老师抓了几次,一放下书本出去打球就会被抓回自习,后面有点怕了,就在自习室老老实实坐着。”今年考取湖南科技大学的谭鹏,算得上是考研学子中比较贪玩的一位,尽管他主动申请加入了考研班,却丝毫按捺不住“玩心”,“看几分钟就想出去转一圈,没做完一道题,就想玩会手机。”在老师的监督下,他开始慢慢收起“玩心”,学会“静心”,全身心投入备考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成功上岸。

攻坚克难 突破英语大关

“对于体育生的考研,英语是一道极大的难关。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极差,高考只有50多分。”该院党委副书记匡艳群表示。

针对这一现象,该院博士教授时常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通过训练发音、背诵单词、练习语法等方式,不断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我们会尽量帮助每位同学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提升英语方面的能力。”该院教师杨晶说。

“虽然英语基础差,但是我可以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为了攻克英语难关,该院学生童湘丽将三本单词书,背了三十多遍,“想尽量做到不遗漏任何一个考研词汇。”有时巨大的压力也会令她喘不上气,但她仍在心里默默安慰自己,鼓励自己脚踏实地、继续前行。“背专业课知识点的时候,经常会背到崩溃,有时是边背边哭,边哭边背。”最终,谭湘丽以优异的成绩上岸湖南师范大学。在羽毛球赛场上,她喜欢“一击必杀”;在考研的赛道,她同样“一战成硕”。

刘思成/摄

坚持不懈 携手成功上岸

面对考研学生不同程度出现的考研焦虑等情况,该院与考研学子成立“网格化服务群”,“一对一”了解大家的学习进展和思想状况,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谈心、及时解决。

刘思成/摄

“当我看到考研成绩的那一刻,简直不敢相信我能考出这么高的分!”该院学生李强的基础比较差,最开始报考的时候,老师们都对他没抱太大的希望。“我们觉得你更适合就业,考研这条路,不太适合你。”面对老师委婉的话语,李强没有放弃,更加坚定了考研的决心。早上六点到晚上十一点,李强几乎都在图书馆度过,他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即使图书馆关门,他依然会到教学楼的教室里去完成剩下的任务。

“看到别人都开始第三轮复习了,我第一轮复习的一半都没有搞完,那时我开始感到很焦虑,甚至想放弃。”李强回忆到,有一次实在是要崩溃了,深夜打电话给母亲,向她哭诉。母亲鼓励他,不论结局如何,都要坚持下去。老师也帮助他调整心态,放松心情。为释放情绪、缓解压力,李强与考研的同伴,约定依然保持锻炼,组织3V3的篮球比赛,挥洒汗水的同时放松心情、提高专注力、增强身体素质,更好地投入学习中去。

最终,他以394分的成绩成功“上岸”吉首大学,作为湘西“伢子”,李强说,吉首大学是他的理想院校,这样,既能读书学习,又能照顾家里。

“2017年以前,学院考研人数只有1人,经过多年的努力,录取人数逐渐增加,最多的一年35人被录取。一路走来不容易,都是老师和同学们的艰辛付出,才有如此成绩。”该校体育学院院长李志宏表示,今年录取的27名同学为大学四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上岸”后,他们将朝着梦想前进,向人生的另一片海洋扬帆起航。

责任编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