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要当智驾技术新“鲶鱼”?

特斯拉要当智驾技术新“鲶鱼”?
2024年05月23日 10:21 中国青年报

近日,有细心的车主发现,在特斯拉FSD功能界面上出现一行字显示:该功能“即将推出”。就在上个月底,创始人马斯克24小时“闪现”中国,最近特斯拉又传出将在中国建自动驾驶数据中心……一系列举动显示,为推动FSD全球布局,特斯拉的努力似乎有了进展,如今迟迟无法在国内落地的FSD功能进入中国趋势越发明显。

如果FSD进入,对国内自动驾驶技术将有何影响?能否提振目前持续下滑的特斯拉销量?前几年被誉为搅动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鲶鱼”的特斯拉,能否成为颠覆国内智驾领域竞争格局的技术“鲶鱼”?

在自动驾驶领域

特斯拉能否再起“鲶鱼效应”?

FSD(Full-Self Driving),中文名“完全自动驾驶”,是特斯拉研发的自动驾驶系统。2024年3月31日,特斯拉向美国部分用户推送了FSD V12(Supervised)版本。

特斯拉最新版本FSD的“强悍”,在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看来是“让业界看到了‘无人驾驶L5可能实现’”。

说这话的背景是,当前国内大多数新能源车企正执着于L2级高阶智驾“开城”的版图开拓计划之中。当然从产业来看,中国自动驾驶行业土壤深厚,已经呈现出百花齐放,从L2辅助驾驶到L4自动驾驶、从乘用车到物流车均有覆盖,玩家也涵盖初创企业、车企、互联网巨头等多个领域。被资本从吹捧到质疑再观望的L4级及以上自动驾驶,目前剩下的玩家屈指可数,但也不断有进展披露。在国内,小马智行的L4级自动驾驶测试车辆,5月21日刚刚宣布在广州、北京、天津三个城市,实现从城区测试路段开至高速路测试路段。

自动驾驶的美好前景一直被人们所期待。但有业内人士称,相较于特斯拉,中国企业仍有一定差距,尤其随着FSD落地中国可能性骤增,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鲶鱼效应”必然再起。据悉,当前,特斯拉FSD已实现超过16亿公里的行驶,远超其他自动驾驶公司的总和。据悉,特斯拉FSD最新版本V12是全新的“端到端自动驾驶”,完全采用神经网络进行车辆控制,从机器视觉到驱动决策都由神经网络控制。这个神经网络由数百万个视频片段训练而成,取代了超过30万行的C++代码。意味着FSD减少了车机系统对代码的依赖,更加接近人类司机的决策过程。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煜全甚至认为,等到L4获批之时,代表特斯拉自动驾驶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

从近期来看,受到特斯拉最新版本FSD技术的影响,国内已有十多家自动驾驶厂商正开始纷纷投入到端到端自动驾驶研究(FSD的技术路线)。5月20日小鹏宣布率先推送端到端智驾模型,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类L4级智驾体验。

一步步推进,FSD入华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事实上,要破除障碍,顺利入华,特斯拉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据透露,马斯克在上月访华时提出了建立中国数据中心的想法,中国车辆生成的自动驾驶数据,实现在中国收集和处理,并训练其FSD系统,推动其全球部署。此前,特斯拉坚持将在中国收集的数据转移到海外处理。

此外,特斯拉也与英伟达就收购本地数据中心的图形处理单元进行洽谈。业内指出,受到美国制裁影响,特斯拉也可能会寻求与国内芯片制造商合作,来满足其FSD入华的需求。

事实上,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4月29日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对特斯拉FSD在国内运行的回应:“我们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平等相待,欢迎外资企业继续深化对华合作,共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也希望外资企业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履行安全承诺。”

得益于特斯拉积极尊重国内法规与履行安全承诺的相关做法,其FSD入华的可能性也在极大增加。

就在马斯克访华后,4月2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关于汽车数据处理4项安全要求检测情况的通报》中提到,有6家企业的76款车型符合汽车数据安全4项合规要求。其中特斯拉是当中唯一一家符合合规要求的外资企业,其国产Model 3、Model Y均符合汽车数据安全合规要求。

该通报文件显示,检测对象为2022~2023年上市的智能网联汽车,主要检测车外人脸信息等匿名化处理、默认不收集座舱数据、座舱数据车内处理、处理个人信息显著告知等4项要求。据了解,特斯拉已于2021年建成特斯拉上海数据中心,实现数据本地化存储。并引入了第三方机构对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审核,通过了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27001)。

对于特斯拉车辆曾多次遇到进入机场等公共场所的限制情况,特斯拉中国近日也主动回应:各地对特斯拉等智能网联汽车使用限制已陆续取消。

特斯拉的“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FSD订阅率仍然不高

尽管特斯拉FSD备受瞩目,但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车型在市场上的表现已经没有以往这么光鲜亮丽。

特斯拉方面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电动汽车的产量和交付量同比环比双双下滑,交付量只有386810辆,时隔多个季度再次低于40万辆。从乘联会所公布的数据来看,国产特斯拉在今年前4个月的交付量和出口量,均不及去年同期,销量下降了7.25%。出口量相比同期少了22121辆。业内专家预测,特斯拉今年在中国的销量可能会出现负增长。

“智能语音交互都体验不佳”“智能座舱现在看起来也很单一”……对很多中国汽车用户来说,特斯拉的智能化体验已经“落后”于许多国产新能源汽车,特斯拉的“智能”光环正在消失。

从消费层面来看,高阶智驾正刷新中国用户们的全新体验,如华为的视觉智驾方案ADS、大疆纯视觉车载智驾方案“成行平台”、埃安的百万级智驾ADiGO PILOT等中国车企的智驾方案已经在量产车上大放异彩,城市NOA智能辅助驾驶在热门城市已经开始推送,消费者也越来越接受L2智能辅助驾驶带来的便利。

近年来,随着特斯拉FSD迟迟未能落地,顶着颠覆电动化、智能化光环的特斯拉,优势自然慢慢被中国自主生产的新能源汽车抢去。

加速自动驾驶普及,同时挽救销量,让FSD进入中国市场是特斯拉非常迫切的期望。因为中国作为特斯拉全球第二大市场,特斯拉保有量已有180万辆,这庞大的行驶数据对于特斯拉来说十分宝贵。

用特斯拉方面相关人士的回应来说,特斯拉FSD大规模商用一旦落地,将成为特斯拉利润丰厚的“现金奶牛”。

马斯克甚至称,特斯拉的“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

不过,也有“唱衰”的声音。因为,虽然特斯拉FSD入华在即,但在美国几乎没人买。5月14日,知名特斯拉投资者、未来基金管理合伙人加里·布莱克(Gary Black)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了他对FSD服务低订阅率的担忧。根据信用卡数据提供商YipitData的统计,参与测试的约3500名特斯拉车主数据中,只有50名车主在测试结束后购买或订阅了FSD。在获得FSD一个月免费试用的特斯拉车主中,截至5月5日的转化率不足2%。

更有甚者,业内指出,在中国市场,售价高达6万元的FSD或许转化率也将同样低迷。

记者观察

在群众认知与法规许可等影响下,L2智能辅助驾驶的落地仍在普及阶段。从提升销量这个角度来看,如今特斯拉在智驾赛道的“鲶鱼效应”已经没有以往的影响力,尤其当前用户在日常使用中,对完全自动驾驶敏感度不高。

不过业内指出,虽然国内在智能化上的发展飞速,但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的研发创新也出现部分跑偏势头。更侧重“冰箱、彩电大沙发”,在智能座舱方面,国内厂商高度依赖“安卓系统+高通芯片”,在L3级自动驾驶能力上发展良莠不齐。而在生产链上,新能源汽车同质化严重。

反观特斯拉FSD具备优秀的三电技术,并且自研了FSD芯片,入华后,在智能化上,可以促使目前国内车企的高阶智能驾驶技术争相拉近与其的差距。

汽车分析师申强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是在能源驱动方式上改变,更是驾驶体验上的改变,带动更多产业,实现自动化、无人化。而且中国的道路情况是最为复杂的,汽车实现完全自动化,对AI算法的促进非常重要,AI的进步也能带动各行各业实现大变革。(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邓 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