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国际军团”何去何从

“乌克兰国际军团”何去何从
2024年05月23日 21:02 中国青年报
在乌克兰作战的外国军事人员。 图片来源 英国皇家军种联合研究所

综合编译 韦盖利

俄乌冲突爆发后不久,一支“乌克兰国际军团”应运而生。这个团体主要由外国人组成,鼎盛时据称拥有数万名“志愿者”。时至今日,经历了无数次残酷战斗、蒙受严重伤亡之后,那些未能获得官方承认的外国军事人员意识到,他们不得不抛弃幻想,“乌克兰国际军团”也需要寻找新的定位。

在乌克兰作战 动机各异

2022年2月底,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几天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呼吁外国人前来助战,“乌克兰领土国际防卫军团”就此诞生。之后的几个月间,在一些欧美国家,不时可以看到人们在乌克兰大使馆门前排队报名。数以千计的志愿者前往乌克兰,其中一些人有军事技能和实战经验,也有很多人从未开过枪。这些外国公民大多被派往战况最激烈的地区。

前往乌克兰的外国志愿者怀有形形色色的想法。2022年,曾在伊拉克服役的美国老兵拉尔森在哈尔科夫地区作战了3个月。他在接受美国“商业内幕”网站采访时透露,加入“乌克兰国际军团”的许多外国人有“正确的动机”,但也有不少人是为寻找刺激,或在本国遭遇“麻烦”而不得不背井离乡。一些人喜欢用煽情的语言描述在乌克兰的经历,通过社交媒体让自己出名。

英国“皇家军种联合研究所”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该机构发现,“乌克兰国际军团”中混杂着优秀的退伍军人、追求荣誉的人,以及“试图让一团糟的生活重获意义,但完全不适合在战区扮演特定角色的人”。很多人在前线只待了几个星期甚至几天,还有至少一名来自美国的“国际军团”成员叛逃到俄罗斯。

“乌克兰国际军团”成立不久,就成了俄罗斯重点打击的目标。2022年3月,乌克兰西部利沃夫附近的一处营地遭到俄军导弹袭击,数十名外国志愿者死亡,上百人受伤。奥地利韦伯斯特维也纳私立大学国际关系助理教授马尔科·博切斯认为,这次袭击对许多外国志愿者来说是“分水岭”,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战场的残酷无情。

博切斯认为,乌克兰官方曾宣称“有多达两万名外国人志愿参战”,这属于夸大宣传。2023年初,美国《华盛顿邮报》的调查显示,“乌克兰国际军团”的真实兵力在3000人左右;到2024年5月,这个数字下降为1000人至2000人之间。

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研究人员马泰奥·普格列斯分析说,一些具备特定技能的外国公民在乌克兰找到了合适的工作,被安排到情报部门等重要位置,还有一些采取“定向招募”的小股精锐部队,包括白俄罗斯人部队、格鲁吉亚兵团、西方老兵纵队。总体来说,目前留在乌克兰作战的外国志愿者大概有三四千人,相当于乌克兰军队80万总兵力的一个零头。

“国际军团”正在改变

各方面迹象显示,在激烈的战斗中,外国志愿者比乌克兰士兵面临更大风险。美国老兵拉尔森曾经领导一支25人的作战小队。“我们就像‘减速带’”,他说,“如果俄罗斯人攻打过来,我们经常要拖住对方一个小时。”据他回忆,很多外国志愿者特别是那些曾在伊拉克沙漠作战的人,很难适应乌克兰的地理环境和武器装备,“很多人被无人机杀死”。

“乌克兰国际军团”新闻部门发言人亚历山大·沙胡里称,总共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加入该组织,其中不少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美国“任务与目标”网站今年曾分析说,至少50名美国公民在乌克兰阵亡,“这个数字可能被低估”;这些死者中约半数有服役经历,12人是退役海军陆战队员,两人来自“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和“海豹突击队”。

美国国务院就此回应说,官方对前往乌克兰作战的美国公民没有进行过专门的统计。“我们核实美国公民在乌克兰死亡情况的能力十分有限……此外,并非所有美国公民在境外死亡后美国政府都会得到通报……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我们无法提供关于死者的确切信息。”

经过两年的流血冲突,乌克兰对外国志愿者的“磁石效应”有所减弱。据美国“政治”网站报道,乌克兰政府已发布法令,允许合法在该国居住的外国人加入乌克兰国民警卫队。有乌克兰政界人士建议修改法律,让在乌克兰作战的外国人更容易获得公民身份。

博切斯分析说,这些新规对部分外国志愿者“颇具吸引力”,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为乌克兰而战”意味着他们不再受到祖国欢迎。博切斯说,奥地利、黑山和印度等国规定,前往乌克兰作战属于非法行为,“这些人回国后或将面临刑事制裁”。

普格列斯认为,随着乌克兰不断扩大征召本国公民入伍,外国军事人员“在战略层面不再具有决定意义”。

负责为“乌克兰国际军团”招募新兵的拉尔森注意到了人员成分的变化。他说,与2022年3月相比,近期报名人数减少了2/3,“约有一半新人来自拉美地区”。

“商业内幕”透露,这支部队从2023年秋开始接收讲西班牙语的人。新成立的“玻利瓦尔营”由委内瑞拉、厄瓜多尔、阿根廷和哥伦比亚的志愿者组成,指挥官在委内瑞拉参加过反政府活动。有不少拉美裔新人曾是职业军人,与贩毒集团和反政府组织交过手。

另据美联社报道,“乌克兰国际军团”资深士官的收入是在本国的4倍甚至更多。拉美人“往往与西方士兵有着不同的动机”,拉尔森坦言,“很多人来乌克兰就是为了钱”。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