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政治右转给欧洲未来增加更多不确定性

观察|政治右转给欧洲未来增加更多不确定性
2024年06月16日 11:16 中国青年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鞠辉 蒋天  

6月初举行的第十届欧洲议会选举结果显示,新一届欧洲议会中传统的中右和中左力量保持多数地位,中间偏右的欧洲人民党党团(EPP)获得189席,位居第一,中间偏左的社民党党团获135席,位居第二,这意味着欧洲政治大方向将保持基本稳定,不会出现急剧变化。

令人关注的是,右翼和极右翼势力席位数较上届议会有所增长,虽然尚未在本届议会中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但未来5年将会在贸易、环保、外交政策等领域影响欧盟政策。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国的右翼、极右翼党派在本届欧洲议会选举中取得较大胜利,得票率明显高于执政党,对本国政局造成了较大冲击,法国总统马克龙甚至在6月9日选举结果揭晓当晚就宣布提前进行本国议会选举。

6月12日,法国巴黎,法国总统马克龙向法国选民发表讲话,此前他的政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落败,马克龙呼吁提前举行法国国民议会选举。视觉中国供图

欧洲政治右转趋势明显

欧洲议会是欧盟三大机构中唯一实行直接选举的机构,由欧盟国家3.73亿选民直选产生720名欧洲议会议员。此次选举的投票率为51%,略高于2019年选举的50.66%。根据选举结果,右翼的欧洲保守与改革党团获72席,增加3席;极右翼的身份与民主党团获58席,增加9席。此外,无党团议员达到95席,比上届议会增加33席。欧洲媒体分析认为,这些无党团议员中多数将会加入右翼或极右翼势力,导致欧盟各项政策发生“右倾”。

关于环境保护政策,参与气候立法工作的保守与改革党团捷克籍议员亚历山大·冯德拉向媒体表示,欧盟未来5年的气候政策将变得更加“现实”,“如果将《欧洲绿色协议》的制定比作驾驶汽车,那么我预计新一届欧洲议会也将使用方向盘或刹车踏板,而不仅仅是油门”。欧洲人民党党团首席气候政策议员彼得·莱斯接受“政客”新闻网欧洲版采访时称,他认为不应当因推行绿色环保政策而过度限制经济发展,“此次选举的结果证明,我们是正确的”。莱斯称“内燃机禁令必须取消,而另一个关键领域是农业,农业应当免受过于严格的气候监管”。欧洲人民党党团主席韦伯也在胜选后表示,人民党将在未来几天的谈判中推动废除“内燃机禁令”。去年2月,欧洲议会通过《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提出2035年起所有欧盟国家将不再销售使用汽油、柴油等化石燃料的新车。

关于动物保护政策,为进一步提升选情,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选前曾表示:“欧洲一些地区狼群的涌现已经成为真正的危险,尤其是对牲畜而言。”狼是德国、奥地利、芬兰、西班牙、法国和罗马尼亚等国家农村选区的关键问题,冯德莱恩提议放宽欧盟消灭狼的规定,实际是在笼络欧盟境内的农民选票。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驻布鲁塞尔办公室高级生物多样性政策官员萨比恩·李曼斯表示,“在欧洲大多数生物地理区域,狼的保护状况并不理想”,冯德莱恩的表态完全是“出于政治动机”。

在对华关系方面,欧洲媒体分析称,右翼势力一般会回避明确提及中国,但仍可从他们的表态中窥见对华立场。隶属极右翼阵营的法国国民联盟成员、欧洲议会议员蒂埃里·马里亚尼,曾谴责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认为这是一种挑衅。同属该阵营的欧洲议会议员巴尔德拉也质疑欧洲议会集中讨论所谓“香港问题”的必要性,他在接受欧洲媒体采访时表示,欧盟应当将精力集中在欧盟内部事务上,而不是其他问题。此外,中欧间贸易状况、中欧投资协定等重要议题走向在短期内难有明确结论,但将是新一届欧洲议会无法回避的内容。

冯德莱恩连任概率增大

在本届欧洲议会选举开始前,欧洲媒体援引多方消息称,德国总理朔尔茨、法国总统马克龙等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可能不会支持冯德莱恩连任欧委会主席。但欧洲议会选举结果出炉后,多位法国和欧盟官员向媒体透露,马克龙在欧委会主席人选上的态度出现了转变,复兴党在选举中遭遇“滑铁卢”迫使马克龙专注于国内政治博弈,而不是试图撼动欧盟的高层领导地位。媒体援引一位法国部长级官员的话报道称,目前“主要情况”是马克龙准备同意冯德莱恩留任,以换取欧委会对法国政府的支持。

自2014年起,欧盟委员会主席人选一般由“领衔候选人”制度产生,但最终决定权属于欧洲理事会。本届欧洲议会选举过后,第一大党团欧洲人民党党团将推举产生其“领衔候选人”冯德莱恩,在预计将于6月下旬召开的欧洲理事会会议上,马克龙等欧盟 27 国领导人将围绕欧委会主席人选展开政治博弈。如果欧盟领导人在未来几天或几周内同意提名冯德莱恩连任,她仍需要在新当选的欧洲议会中获得 361 名欧洲议会议员的支持。这将涉及到欧洲人民党党团与其他中间派、左翼甚至更右翼的政党结盟。

冯德莱恩无疑是新一任欧委会主席的最有力竞争者。如她连任,预计将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并突出地缘政治。美联社分析称,冯德莱恩所在的欧洲人民党党团近来已经完全偏离了中间路线,在竞选中提出了一些传统的极右议题,例如更多的安全保障、更严厉的移民法,以及关注商业而非社会福利问题等。

欧洲多国政局受冲击

欧洲议会选举素有“欧洲大选”之称,但选举并非统一进行,而是由欧盟27个成员国单独组织。选举虽然不会对各国国内政局造成直接影响,但却是各国未来选举的“风向标”和“试金石”。

6月9日,欧洲议会选举法国选区投票结果揭晓后,国民联盟获得了超过30% 的选票,是马克龙领导的复兴党得票率的两倍多。总统马克龙当晚宣布解散法国国民议会,提前举行选举。马克龙称,欧洲议会选举结果“对于捍卫欧洲的政党来说不是好消息”,他不能接受极右翼势力“在欧洲大陆的任何地方”发展壮大。马克龙表示:“我不能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所以决定让选民自己作出选择。”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目前是马克龙总统第二任期的第二年,他显然认为,在没有新一轮全民协商的情况下继续执政将给他带来太大压力。”

德国也于6月 9 日举行了欧洲议会选举。前总理默克尔所在的基民盟/基社盟联盟党在选举中获得最大党地位,得票约30%。对欧洲一体化进程持怀疑态度的极右翼德国选择党得票超过 16%,由此成为第二大党。目前执政的红绿黄执政联盟沦为此次选举最大的输家,这给总理朔尔茨的执政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未来德国政府在制定移民、环境保护、对外政策时将不得不更多地考虑此次选举所反映出的民意。

同日,比利时举行联邦、地区、欧洲议会“三合一”选举,首相亚历山大·德克罗所在的荷语开放自民党在选举中失利,得票率仅位列第九。右翼民族主义政党新弗拉芒联盟党得票率处于首位,有望在该国议会保持第一大党的地位,极右翼反移民政党弗拉芒利益党位居第二。德克罗将继续担任看守首相,直到新执政联盟成立为止。“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特别艰难的夜晚,选民发出的信号很明确,”德克罗已于6月9 日宣布辞职,他在对支持者讲话时用手拭去了眼角的泪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比利时官员向本报记者表达了担忧:“由于历史原因,比利时南北方在文化、经济、政治理念等方面差距较大,此次选举过后,比利时国内反欧洲、反移民浪潮将更加高涨,这对比利时和整个欧洲的未来发展都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