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7%受访青年表示对父母的生活参与得多

58.7%受访青年表示对父母的生活参与得多
2024年06月16日 12:43 中国青年报

中青报· 中青网记者 王品芝

如今,很多年轻人都很忙,忙着学习、工作,有时会很长时间顾不上与父母联系,更不用说了解父母的需求,参与他们的生活。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3名18~35岁的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生活琐事(74.3%)、工作(56.5%)等是大家跟父母聊天的主要话题,58.7%的受访青年对父母的生活参与的多。

在北京一所高校上学的黄瑶会跟父母聊生活琐事,“比如今天吃了什么或者又去哪儿玩了,每次说起这些他们就会问我零花钱够不够,这是他们关心我的方式”。

调查中,生活琐事(74.3%)、工作(56.5%)等是受访青年跟父母聊天时的主要话题,其他还有:养生健康(49.5%)、恋爱婚姻(43.0%)、兴趣爱好(26.5%)、社会时政(24.8%)等。

四川的00后苏沫与父母之间聊生活和学习比较多。苏沫表示,父母比较关心自己的生活,比如有没有按时吃饭。

“对于我未来的计划,我们都有各自的想法也都有各自的理由,一说起来难免产生矛盾。比如他们希望我能拥有稳定的工作和生活,但我个人不是很喜欢一眼就能看到头的日子。”黄瑶坦言,她和父母之间偶尔会因为这个话题吵架。

上高中以前,苏沫一直保持着和父母很高的聊天频率。“我周末放两天假,作业也不是很多,有很多时间和他们聊天、出去吃饭、散步。我还很爱和他们一起看电视,一起聊电视剧的情节。但上大学以后经常不在他们身边,手机也越来越智能,我很多的时间都花在手机上了,加上学习压力和维系自己的社交圈,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变少,常常不知道他们每天在做什么”。

调查显示,对父母的生活,58.7%的受访青年表示参与得多,33.9%的青年觉得一般,7.4%的青年参与不多。

“对于学业,我只会说些细枝末节的事情,比如没选到心仪的课程,学业上的真正压力基本上避而不谈,因为说出来他们也帮不上忙,不过是徒增他们的烦恼”。黄瑶表示,自己会避免跟父母聊自己的真正压力,父母也一样,几乎不会谈起他们的压力。“我小时候不在父母身边长大,对他们的生活了解很少。上大学又离家甚远,很少参与父母的生活”。

苏沫建议年轻人多与父母聊天,和他们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大小事,不然就会越来越不知道聊什么。“保持聊天的习惯和分享的热情很重要”。

“爸妈退休后喜欢上了画画和拉二胡,我会画画,也懂一些乐器,就时不时与他们交流一下,给他们提些建议,帮助他们买些相关的物品”。在北京工作的90后牛芊芊常常为父母张罗这些事,“这让我感觉很开心。父母上年纪后,要更加关注他们的生活,为了不给我们添麻烦,他们一般不会提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尽量多找机会跟他们待一待,从生活小事中观察到他们的需求并及时满足他们,让他们生活得更舒适“。

受访青年中,00后占10.8%,90后占61.4%,80后占27.8%。

(黄子涵对此文亦有贡献,应受访者要求,黄瑶、苏沫为化名)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