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汽车产量赶超广州,今年能否登顶“汽车第一城”

重庆汽车产量赶超广州,今年能否登顶“汽车第一城”
2024年06月26日 07:55 中国青年报

曾经的“汽车第一城”在蛰伏多年后正在王者归来。

继去年汽车产量城市排名回升至全国第二位之后,今年以来,重庆累计汽车产量一直领先广州。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广州汽车产量94.73万辆,重庆汽车产量99.71万辆,重庆力压广州位居全国第一。

重庆今年一路领先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5月,重庆汽车产量仅次于广东省(180.66万辆),其后是安徽(94.91万辆)、山东(73.40万辆)、上海(69.76万辆)、江苏(62.01万辆)、浙江(61.61万辆)、陕西(61.55万辆)、湖北(61.26万辆)和吉林(60.11万辆)。

从这一汽车产量十强省份的排名来看,国内主要几大汽车城市的产量都已经落后于重庆。而根据广州市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1-5月,广州汽车产量为94.73万辆,因此,1-5月,重庆超过广州,位居汽车产量城市排名第一位。

这不是重庆首次成为第一,而是蛰伏多年后的回归。正好10年前,也就是2014年,重庆汽车产量达到262.89万辆,同比增长22%,产量全国占比超过11%,成为全国最大汽车生产基地。2015年,重庆汽车产量突破300万辆,2016年又达到315.62万辆。

但是,在2016年顶峰之后,重庆汽车产量随后却遭遇断崖式下滑。根据重庆统计年鉴,2017年~2019年,重庆汽车产量分别是299.82万、172.07万和138.3万辆。此后,重庆汽车经过调整又逐渐恢复,2020年~2023年产量分别是158万、199.8万、209.18万和232万辆。

火石创造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冯雷向第一财经表示,这几年重庆汽车产量跃升与重庆汽车产业从上至下的“积极谋变、积极求变”关系颇深。

冯雷表示,从产品上来看,重庆车企积极寻求增量市场,品牌形象焕然一新。近年陆续登场的阿维塔、深蓝、问界等品牌主打科技、年轻、豪华,逐步取代了合资车的市场需求,品牌调性逐渐深入人心,强大的产品矩阵拉动了新的增长。

重庆综合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易小光此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也表示,这几年,重庆汽车工业大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过去汽车产业产品结构偏重于中低端车型,现在向中高端车型转型。

冯雷还表示,重庆汽车工业积极投入新技术研发,搭乘新能源快车道。重庆在智能网联方面先行先试、在增程、换电、氢燃料电池等方面技术积累都比较深厚,今年前5月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提升16.7个百分点,产量增加18.55万辆。

在这一过程中,大企业的进入为重庆汽车工业创造新的生态。

冯雷表示,塞力斯与华为的合作,通过华为技术、品牌、流量和渠道的加持、成就了问界系列车型现象级大卖;力帆汽车经过改组重建,随着2022年吉利入主后涅槃重生,主打换电新能源赛道,给重庆汽车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能否取代广州登顶第一?

在最近举行的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广州汽车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关于汽车“内卷”的看法引起热烈讨论,曾庆洪的观点与长安汽车董事长朱荣华在同一活动上的表态在网上被拿来对比,进而作为企业旺衰的反映,而这恰恰就是广州和重庆两大城市的龙头车企。

广州2023年汽车产量达到317.92万辆,增长1.4%,位居全国第一。在此前几年,广州汽车产量保持在300万辆左右的水平,增降幅都不太大。从今年1-5月数据来看,广州汽车产量为94.73万辆,同比下降19.9%,而重庆同比增长16.1%。

冯雷表示,纵览广州汽车工业发展,其成功主要来自合资品牌,广州是丰田、本田、日产在中国最大的生产基地。但是,现在日系汽车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正在全面下降,因此,广州的汽车工业将面临市场的急剧变化。

因此,冯雷认为,传统燃油汽车强大的生产惯性可能拖累广州汽车产业发展,另外广州虽有埃安、小鹏等新能源车企,但在市场策略,品牌调性方面与其他热门车企均有差距,体现在新车型选择较少,推新节奏较慢,在智驾方面也略显普通。

而重庆代表性车企引领新能源转型持续发力,成为重庆汽车产量保持领先的助推器。以长安汽车为例,近两年发力转型新能源,长安、UNI、欧尚、深蓝、启源、阿维塔等新能源品牌矩阵日趋成熟,热销单品持续涌现。

与此同时,重庆汽车产业基础的优势也逐渐显现。冯雷表示,重庆有整车生产企业20余家,规模以上零部件配套企业1200多家,具备西部地区最为完善的汽车产业链。产能方面,拥有接近500万乘用车产能,高于武汉(234万)、广州(335万)等汽车强市。在存量竞争时代,规划产能的保障成为冲击“汽车第一城”的入场券。

不过,虽然重庆今年的增长势头正劲,但是,广州仍然保持强大的规模,在产量上与重庆相差并不大,也有能力继续捍卫第一的位置;不仅如此,背后的追兵也给重庆制造压力,今年重庆能否重新登顶汽车第一城尚未可知。

冯雷表示,今年重庆登顶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但也面临着上海、深圳甚至西安、合肥的压力。尤其是合肥的增长势头很猛,比亚迪、大众、江淮等几个新工厂达产后实力不可小觑。(李秀中)

来源:第一财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