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丑闻频发,走下“神坛”的日本制造怎么了

造假丑闻频发,走下“神坛”的日本制造怎么了
2024年06月26日 20:17 中国青年报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蒋继璇 记者 赵安琪

据日媒报道,5家日本头部车企集体涉嫌数据造假,在量产认证申请过程中存在篡改测试数据等舞弊行为,部分车型被暂停交货或停产。此前,知名品牌松下旗下子公司被曝数据造假,三菱电机存在违规操作行为,小林制药保健品存在健康安全隐患……相继曝光的造假丑闻,不仅使日本相关产业遭受强烈冲击,也严重打击了消费者信心。曾以“工匠精神”闻名的日本制造业为何逐渐“失灵”?走下坡路的制造业会给日本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

6月10日,日本东京,日本国土交通省官员进入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东京港务局总部大楼对车辆性能测试中的违规行为进行现场检查。视觉中国供图

褪去光环的“日本制造”

据日本媒体报道,在6月初对丰田汽车、雅马哈发动机和铃木发布调查通报之后,日本国土交通省于6月10日对本田汽车总部及马自达汽车总部进行了突击检查。调查通报指出,涉事5家车企的38种车型存在认证欺诈问题,波及范围广泛。其中,马自达汽车篡改发动机控制软件;雅马哈在测试报告中有虚假陈述;本田汽车在噪音测试报告中造假;铃木汽车伪造某车型测试结果。

目前,日本国土交通省已对涉事企业作出处理,要求相关公司暂停部分车辆出货,并对消费者作出详细说明。此后将结合现场检查以及结果,基于相关法规进行吊销量产认证、罚款、行政处罚等严肃处理。

深陷诚信泥潭的远不止日本车企,仅在今年上半年,就有多家日本知名制造业企业被曝光长期造假:日本大型重工业公司IHI旗下子公司被指已连续21年篡改船舶和陆地用发动机的燃油数据,数据造假的机器占比高达79%;日本知名肠胃药“正露丸”的生产商日本极东公司被曝已连续30年篡改该药品的试验数据;小林制药公司含红曲成分保健品已导致5名患者死亡,1600多人就医。

日本《京都新闻》对此评论称,相继发生的造假丑闻,凸显日本制造业企业不重视顾客安全和产品质量的问题,这些问题由来已久、根深蒂固。

“工匠精神”为何沦为“躬匠精神”

道歉从未停止,造假却屡禁不止,是什么让日本的“工匠精神”逐步沦为“躬匠精神”?

首先,日本企业管理或存在制度性漏洞。丰田汽车会长丰田章男6月3日公开道歉并承认,商品交货期短,又被迫多次返工,给最后认证测试阶段的员工造成过大压力。此外,生产周期和程序漫长复杂、没有人能掌握全部流程等可能也是造假原因。

对此,日经×TECH网站编委木村岳史发表评论文章称,丰田汽车的情况表明企业管理懈怠,给造假行为间接开了绿灯。企业应该强化管控、把握认证业务全局。

与此同时,往昔辉煌带来的自负心理也让一些日本企业管理者习惯性对问题“视而不见”。日本瑞穗银行商务解决方案部主任研究员汤进指出,近年来,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日本车企在燃油车时代打造的“皮实、省油、耐操控”等优势正在消失。光环下的自大和新能源汽车崛起引起的焦虑是此次日本车企集体造假的诱因之一,或许会为日本汽车制造业走下坡路埋下伏笔。

此外,内外部监督力度不足也可能是导致造假的原因之一。本次深陷造假风波的丰田汽车,其内部两个监察机构的负责人由同一位高管担任,这样的内部监督机制在监督力度方面难以服众。在外部监督方面,日本共同社指出,政府机构对丰田这样具有代表性的大企业进行入内检查十分罕见。由此可见,政府机构对知名企业的监督或许长期缺位,突击检查难免“爆雷”。

制造业丑闻让日本经济雪上加霜

据日本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在日本全部制造业中,汽车业约占行业出货量的20%,包括零部件在内的研发支出占比近 30%,两者都是制造业中占比最高的。同时,日本汽车行业从业总人口超过550 万。野村综合研究所经济学家木内登英在《汽车制造商认证欺诈问题的经济影响》一文中预估了相关车型暂停销售导致的经济损失。他称,按此前数据推算,此次车企认证欺诈事件将导致销售额损失983.7 亿日元(约合 44.71亿元人民币)。

日本青山学院大学名誉教授八田进二说,此前东芝财务造假事件招致海外投资者对日本企业界的普遍质疑。此次日本多家知名车企曝出认证造假,负面影响将不局限于汽车业。

产品质量尚能补救,消费者信任流失在短期内则难以挽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杨立强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国际市场开拓中,出口国产品的‘质量口碑’尤其是‘安全口碑’通常需要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经营和耕耘才能建立起来,这些‘口碑’却往往会因为几次安全事件而彻底崩塌。现在的日本制造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造假丑闻对于正在寻求经济复苏的日本社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日本政府6月10日发布的统计结果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日本国内实际生产总值环比下降0.5%,按年率计算降幅为1.8%,继2023年第四季度转正后,再次出现了负增长。有分析认为,日元持续疲软以及近期日本车企的造假事件给日本今年二季度经济前景蒙上了阴影。

多名分析人士指出,在造假丑闻的背后,是日本“工匠精神”光环逐渐褪色,也是当下日本制造业日薄西山的写照。杨立强分析说:“日本制造业频出的质量监管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其国际竞争力进一步下滑,高质量口碑的重建并非易事,在中国等国制造业迅速崛起的背景下,日本想重建当年的制造业口碑势必更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