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医政对峙4个月,患者怒了

韩国医政对峙4个月,患者怒了
2024年06月27日 22:57 中国青年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梓

韩国医政对峙已持续了4个多月,双方仍然剑拔弩张。在这场“拉锯战”中,民众的态度逐渐强硬。

韩国患者团体联合会、韩国乳癌患友总联合会等多个患者团体近日宣布,将于7月4日在首尔举行大规模集会,敦促医生“复工”。据韩联社、韩国《中央日报》等媒体报道,这是此次医疗危机中患者团体首次进行大规模集会。在2014年、2020年的医疗界抵制医疗改革行动中没有发生过类似的集会,患者团体的行动“实属罕见”。

韩国患者团体联合会强调,医学院扩招、对罢工医生进行行政处罚等并非由患者主导,不应让“无辜的患者”承担后果;大韩医师协会为实现自身利益鼓励医生罢工,支持该协会或参与罢工的医生未履行社会责任。

联合会表示,此前他们“尽量克制”,以发表声明、与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面谈、召开记者会等方式表达诉求,但没有效果。这一次,患者团体将“坚决应对”,要求医生团体“不要再将患者的恐惧当作向政府施压的工具”。

“如果是在不伤害患者的情况下与政府斗争,谁会反对呢?”联合会代表安基宗(音)说。

“政府要是真的关心人民,我希望政府退一步,医生也退一步,这样患者就不会受到伤害了。”一名34岁的韩国上班族告诉英国路透社,不久前,他被3家医院拒之门外,最后在首尔一所医疗中心接受了治疗。“以前我出过一次事故,做了腹部手术。如果是在医生纷纷罢工的时候(出这种事故),我会死的。”

韩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加剧。到2050年,该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预计将超过人口总数的40%。政府担心医疗能力无法满足急剧增长的医疗需求,认为扩充医生队伍迫在眉睫。韩国多个医生团体反驳称,部分基本医疗领域人力紧缺的症结在于工作条件恶劣,而非医生总数不足。这些团体认为,扩招将拉低医学院的招生水准、影响教育质量。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告诉韩国《韩民族日报》:“有人说,能进入医学院的是韩国高考考得最好的3058人。如果扩招至5058人,就会有比我成绩更差的孩子考进来。”

质疑医改的一些人称,韩国医疗系统的问题是系统性的。扩招生很可能像以往的医学生一样,选择进入薪酬更高的整形外科、皮肤科等热门科室。扩招无法改变儿科、产科和急诊科等重要但低薪的领域缺少人手的现状。

“10年后,首尔得到的将是2000家新建的皮肤科医院。”美联社援引一位有医学背景的政治人士的话说。

《中央日报》称,并非所有医生团体都支持罢工。韩国人道主义医生协会近日发表声明称,该协会“反对将停诊作为与政府斗争的工具,反对使患者和公众陷入恐惧、焦虑的一切行为”,其成员严重关切罢工的负面影响,认为这将损害医生与患者、公众之间的信任。

由韩国18家大学医院癫痫专科的教授组成的团体“据点癫痫支援医院协议体”拒绝参与罢工。“没有哪个国家会因为医生太多而导致患者死亡,导致死亡的是医生不够。”该团体委员长洪承奉告诉《韩民族日报》,为了防止10年后医生过多,就“危及数十万重症患者的生命,这是绝对不能做的事。我们要履行作为医生的责任和使命”。

癫痫是一种会突然发作的疾病,可能导致患者瞬间丧失意识。一些癫痫患者发作时无法控制自己,可能将手指泡进沸水,从楼梯跌落导致骨折。“每天都目睹这些伤患”的洪承奉认为,“医疗真空”不能继续下去。如今,罢工导致医院人力不足,原定的癫痫手术连40%都无法进行。

“癫痫患者的猝死率比普通人高30倍左右。”洪承奉说,“对癫痫患者而言,取消手术无异于宣判死刑。”

支持罢工的首尔大学医院紧急对策委员会表示,罢工是为了让政府倾听医疗界的呼声而打出的“最后一张牌”。政府无视医学教授的警告,蒙蔽了公众,医疗系统的“崩溃已经开始”。该委员会成员方在成(音)说,政府应对“崩溃”的后果负责。

在韩国的大型综合医院里,处于救治第一线的医生中有37.8%是实习医生和住院医生,他们经常每周工作80个小时至100个小时。医院对实习医生和住院医生依赖度过高,造就了医疗界的畸形结构,一旦后者发起集体行动,医院就无法正常运转。

《韩民族日报》称,政府和医生都认同“应将医生分配到需要的地方”。仅凭向儿科等关键领域的实习医生和住院医生提供补贴等“随机应变式的政策”,无法改变大环境。

大韩医师协会向政府提出了“三大要求”:重新研讨医学院扩招计划、消除基本医疗政策的弊端,以及取消针对实习医生、住院医生和医学生的所有行政命令和措施。大韩医师协会发言人崔安娜(音)表示,政府要先承认政策错误,集体行动才有可能停止。未来该协会是否再发起集体停诊,取决于政府的立场。

韩联社指出,明年的医学院扩招工作已于5月结束,这意味着大韩医师协会的愿望“难以实现”。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