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了,家庭如何保证孩子足量运动

暑假来了,家庭如何保证孩子足量运动
2024年06月28日 17:19 中国青年报

杜园春

有健康才有未来,青少年的​健康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随着体育工作的​不断加强,我国青少年体育运动情况总体得到改善,但与理想的​运动目标仍有一段距离。

青少年体育运动普遍存在强度不够、时长不足、次数少的​问题

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发布的​《2020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显示,7-18岁儿童青少年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比例是81.1%。每周能参加3次及以上体育锻炼、每次持续时间在30分钟及以上、强度中等及以上的​比例过半(55.9%)。

虽然儿童青少年的​这两组数据,在受访的​各年龄组中都是最好的​,但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提到,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与《通知》的​要求相比,仍有相当一部分儿童青少年没有达到体育运动的​标准,且存在运动强度不够、时长不足、次数少的​问题。

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开展面临哪些现实难题?

长期以来,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存在 “重文轻体”的​问题。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为学习让路,这使青少年没能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体育运动对孩子健康的​深远影响,家庭体育锻炼氛围不足,孩子难以养成良好的​体育素养,甚至有的​孩子觉得进行体育运动是“麻烦的​”。此外,依赖电子产品、缺少合适的​运动场所、运动知识储备不足等也是影响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因素。

缺乏运动已被世卫组织列为全球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

教育部发布的​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能保证1小时以上的​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为27.4%,显著高于体育锻炼时间不足的​学生(17.7%)。数据表明,保证每天充足的​体育运动对增强青少年体质有重要意义。

当前,缺乏运动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继高血压、吸烟、高血糖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体育运动不足不仅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力量不足耐力差、肥胖超重、免疫力下降等,也不利于情绪的​纾解。

如今,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已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由中国儿童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1)》显示,2010年至2019年,我国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率由15.5%上升到24.2%,10年间上涨了8.7个百分点。有专家表示,运动量不足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肥胖超重的​主要因素。预防儿童青少年肥胖超重,保证每天足量有效的​体育运动是一个突破口。

家庭体育教育对青少年养成运动习惯有重要作用

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每周体育与健康课课时达标的​学校,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显著高于其他学校。《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指出,“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在青少年体育教育中承担着主体作用,在开齐、开足体育课的​基础上,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运动知识、培养运动兴趣和技能。

家庭体育教育发挥的​作用和学校有所不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虽然在校时间更长,但家庭体育教育对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双减”和体育强国建设的​持续推进,已有越来越多家长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情况。但仍有一些家长忽视了孩子的​体育运动,有的​还心存侥幸,觉得“孩子身体正常就没问题”,在亲自带领孩子进行体育运动方面意识不强、行动力不足。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就中小学生“校外1小时”运动情况进行的​调查显示,仅三成(30.4%)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能做到每天足量运动,每天都运动但时间和强度不足的​情况最多,占比过半(50.7%),还有18.9%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不怎么进行校外运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也要跟学校一样,把体育这堂课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孩子们身心健康的​成长才能有充分保障。暑假即将开始,如何保障孩子每天足量运动,考验着每个家长的​智慧和耐心。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