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认识后的博士生退学并不算失败

清醒认识后的博士生退学并不算失败
2024年07月05日 21:01 中国青年报

又到毕业季,有关博士毕业难的话题引发社会关注。据教育部数据显示,我国博士生的延毕率持续上升,2012年就已经突破60% ,2018年超过64%——每年,都有超过六成的博士无法如期毕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毕业无望,选择退学。在豆瓣“博士,退学了嘛?”小组,就集结了超过34000名小组成员。近期《人物》杂志发表的《那些选择退学的博士生们》一文,从更加个体化的角度,讲述了退学选择背后的复杂心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其中不少困扰都有较强的代表性。比如,一些学生的选择读博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盲目性,有的是因就业困难决定读博,有的是为了满足家长对高学历光环的期待,有的则是因为求学惯性向“象牙塔尖”进发。真正读博后,他们却遇到了未曾预期的压力:年龄增长却收入微薄的窘迫,课题推进和论文发表的无力,导学关系的紧张,同辈比较带来的落差,亲密关系的难以为继等,都会将他们推向纠结之中。一些学生在徘徊和思考后,最终无奈选择退学。

对于上述困境,有必要分情境讨论。首先要看到,读博士毕业难,从侧面说明了博士评价考核标准的严格化趋势。攻读博士本身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学术选择,是对学生学术兴趣、科研素养、时间投入等多方面的考验。近些年,我国严把学生毕业关,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都已开展针对硕博研究生的清退工作。

这也提醒学生,读博并不是“不努力学习就能轻松毕业”的“镀金”选择,在决定投入长达几年时间的攻读博士前,不妨先对自身能力和兴趣进行理性评估,提前了解博士阶段的生活状态和学习节奏,不要为了满足外界期待,或是纯粹为了提升学历、推迟就业而仓促决定。

导生关系的淡薄化和矛盾化,也是导致一些博士生陷入无助情绪的重要因素。有退学博士生表示,自己和导师的沟通并不顺畅,导师动辄全盘否定的反馈,使其逐渐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最终对学术失去信心;有学生遇到问题时,却面临找不到导师的尴尬,只能自己看文献解决,堪称“孤儿式读博”;还有学生因导生关系紧张想换导师,却面临重重困难。这种客观性的导师缺位现象,的确值得重视。

对此,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导师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增强责任意识,将更多精力、以更恰当的沟通方式,投入到对博士生的耐心培养中,避免“导师消失”、打压式教育等情况。另一方面,也要承认,一些导师和学生在彼此磨合后,确实存在沟通困难、研究方向差异较大等现实问题。高校探索更加人性化的更换导师、转换课题组机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一些博士研究停滞、难以为继的困境。

从这些退学博士生的心路历程中不难看出,发现自己不适合读博后,外界的看法、年龄上的“尴尬”、已经投入数年的沉没成本,都会成为他们难以跨越的“心坎”。其实,正如一位退学博士所说的:“这个世界的容错性特别大,千万不要被眼前的事情给绊住了,尤其是上学这件事。”理性决定后的退学选择并非“半途而废”,而是以及时止损的态度积极重启人生,与止步不前的纠结挫败相比,这份勇敢才是真正对自己负责。

2020年,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大分流力度,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分流”“畅通分流选择渠道,分流退出的博士研究生,符合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的可授予硕士学位”。落实这些制度规范,有助于减少博士生选择退学时的顾虑、降低沉没成本,及早转向更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

总之,对博士退学现象不可一概而论,通过合理的培养制度安排,为想继续追求学术梦想的学生提供帮助,给不适合科研的博士畅通分流渠道,既是严把人才质量和学术风气的体现,也是对每位学生的负责。

撰文/任冠青

编辑/黄帅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