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条举报仅7起基本属实?别让教师困于“投诉内耗”

128条举报仅7起基本属实?别让教师困于“投诉内耗”
2024年10月22日 20:59 中国青年报

管教学生、作业布置得太多或太少、对学生太温柔或太严格、回复信息太晚、没经验带不好班……近日,《半月谈》记者在多地调研发现,由于成本小、门槛低、渠道广,少数学生或家长随意举报老师的情况逐渐多发、频发,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以及教师要耗费大量精力回复、应对各种举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西南某基层教育局提供的台账显示,今年1至8月,该局共收到128条举报教师的信息,经调查,仅7起举报基本属实。其余不属实的举报中,不乏恶意举报行为。比如,今年4月,当地一名学生犯错被老师批评后,拨打市民服务热线举报相关教师“体罚殴打学生”“用棍棒打学生的手”“辱骂女生”,经核查均不属实。但“即便失实,举报者也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不实举报的危害显而易见。一方面,被举报的教师为了自证清白,不仅需要经历繁琐的自证、回应流程,还要承受自身工作被质疑、不被认可的心理压力。而且,他们用于开展正常教学教研的时间和精力也必然会减少。

当负面情绪逐渐累积,不少教师也会开启“被动的自我保护模式”,将“不出错”而非“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工作的首要原则。一些教师就表示,自己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越来越束手束脚,首先要权衡利弊,“先保护好自己,再去管教学生”,还有一些老师则逐渐陷入“不敢管、不想管”的消极心态。部分一线教师动辄得咎、困在不实举报中的尴尬处境,本身就是教育领域的一种内耗。

如何才能让教师走出“投诉内耗”呢?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能对投诉“来者不拒”地接纳,一股脑儿地开启对教师的调查问责。正如某地“128条举报信息中仅7起基本属实”的情况所展现的,一些凭借常识就可断定毫无道理、甚至堪称离谱的举报,在最开始就应当被筛选出去,避免进一步烦扰涉事教师。

同时,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以公开、公允的态度处理举报,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权责划分,不能因为想尽快息事宁人、避免舆情发酵,就草草了事,一味让教师退让。如果涉事教师的确存在师德师风问题,或是在教学方式上欠妥,固然应当该处理的处理,该整改的整改。但若是举报不实,甚至是恶意诽谤抹黑,就应当在及时为教师正名澄清的同时,对恶意举报者严肃问责。

值得注意的是,在恶意举报者中,除了家长,也有一部分是中小学生。一些学生出于被老师批评后的不忿、报复、恶作剧等心理,有意编造不实信息,给老师制造麻烦。如果类似行为被轻轻放过,不仅会使不实举报之风继续蔓延,也无助于学生树立实事求是、尊师重道的观念,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此,不妨通过案例讲解、课堂讨论等方式,及时矫正不当行为,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行使权利,通过合理的方式反映自身诉求。

与此同时,增进家校间的日常沟通,推动实现家校互信,也是减少不实举报的重要方式。现实中,一些家长因为对教育场景、教学思路不够了解,就很容易对老师产生误解与隔阂。于是,摸起手机直接投诉便成为最简单直接的表达不满的方式。

对此,学校可以尝试构建更多元的家校沟通渠道,让家长有机会充分表达内心的疑惑和顾虑,老师也可以基于这些问题,敞开心扉进行回应。比如,针对“老师回信息不及时”的问题,一些家长或许根本不清楚教师的日程安排,当自己较长时间没有被回应时,就会产生“不被重视”等负面感受。如果家长能知晓老师备课、教研、上课等时间安排,相关误会就很容易被解开。至于“作业布置得太多或太少”“对学生太温柔或太严格”等问题,双方也可以心平气和地展开探讨,从而达成教育理念上的共识,促进家校互信。

总之,不管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学生,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主体应当携手共进,而非陷入充满对立情绪的内耗局面。遏制不实举报多发、频发的势头,确保教师有充分的教学自主权,走出动辄得咎的尴尬境况,才能回归教育的本义。

撰文/任冠青

编辑/黄帅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