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周孟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体重涨了,更‘稳重’了,头发少了,但更扛事儿了。”11月26日,27岁的王秋播结束每天例行的质量检查,摘下安全帽,回到工地,和团支部8名青年聊天谈心。
王秋播是中建五局二公司安徽农业大学繁昌创新港项目团支部书记、质量主管,是项目公认的“大忙人”。今年是他来到建筑工地的第五个年头,他说,“自己好像变了很多,又似乎没怎么变”。
他所在的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前不久刚完成首栋建筑封顶的重大节点。项目建成后,将打造成集农业成果孵化转化及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研究院,满足芜湖市繁昌区和安徽农业大学两方发展需求,为基层输送农业人才。
王秋播的手机是他的通讯工具,更是他的“工作伙伴”。手机相册里,储存了施工现场的“千姿百态”——有需要整改的细节问题,有大干快上的宏大场面,有做工完美的工艺细节,也有需要整改的质量问题。
今年7月,在一次桩基验收时,一向随和的王秋播找到现场施工负责人,严肃地要求对方整改。原来,他在质量巡查时,细心发现并拍下了一些桩芯钢筋和板面绑扎施工中的小失误。“吃一堑长一智,我也曾因工作失误而被批评过。现在我更较真了,干技术质量工作,最重要的是严守规矩不越底线。”他说。
用手机记录现场,随时总结工作经验,发现问题隐患及时纠偏,成了王秋播工作以来不变的习惯。也正是因为这份坚守,他才能在挑战中成长、在历练中蜕变。
这些年有哪些成长?王秋播也经常问自己。他觉得,最直观的还是知识水平的提升。
“建筑规范、公司图集、BIM技术……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多学一点,我们年轻人就多一点解决问题的底气。”王秋播觉得,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适应变化发展的建筑行业。
王秋播刚工作时,在另一个项目担任技术员,他自学了新型保温材料真空绝热板相关知识。在安徽农业大学繁昌创新港项目,他率先引入使用一款新型高强钢筋,提升工作效率。他曾获评中建五局“2023年度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该项目管理团队共计18人,平均年龄30岁,王秋播常和年轻同事们说:“变是成长,是先有浅薄而后才有辽阔;不变是坚守,是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经历教训、成长、释怀、努力,学会坚守、执着和向上突破,工作的魅力正在于此。”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